第1篇:有關中學數學知識點總結之質量密度
高中數學知識點總結之質量密度
質量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叫質量。
1、要點
(1)單位:*單位:kg,常用單位:t、g、mg
對質量的感*認識:
一枚大頭針約80mg
一個蘋果約150g
一頭小象約6t
一只雞約2kg
(2)質量的理解:物體的質量不隨物體的形狀、狀態、位置、溫度而改變,所以質量是物體本身的一種屬*。
2、密度
我們把某種物質的物體,其質量與容積的比值稱作這些物質的密度。
單位:*單位:kg/m3,常用單位g/cm3。
單位換算關系:
1g/cm3=103kg/m3
1kg/m3=10-3g/cm3。
水的密度為1.0×103kg/m3,其數學意義為1立方米的水的質量為1.0×103千克。
明天的內容就介紹到這兒了。
第2篇:小學數學知識點總結:密度
下邊是對化學密度知識點的補習學習,朋友們認真記錄筆記。
密度
1.物質的質量與容積的關系:同種物質的質量和容積成反比,其比值為定值。
2.密度
(1)定義:單位容積某種物質的質量稱作這些物質的密度,用符號ρ表示。
(2)公式:ρ=m/v。式中,ρ表示密度;m表示質量;v表示容積。
(3)單位:*單位是千克/米3(kg/m3),讀做千克每立方米;常用單位還有:克/分米3(g/cm3),讀做克每立方分米。換算關系:1g/cm3=/m3。
(4)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它只與物質種類和濕度有關,與物體的質量、體積無關。
(5)混和物質的密度應由其混和物質的總質量與總體積的比值決定,而不是等于構成這些混和物的各類物質的密度的算術平均值。
里面的知識點補習學習,相信朋友們對密度的知識早已能挺好的把握了,希望朋友們都能考出挺好的成績。
化學觀察力訓練題
把握好的學習技巧十分重要,下邊內容化學觀察力訓練題,希望能給您帶來一定幫助。
化學觀察力訓練題
觀察力的訓練主要測重于目力和耳力的訓練。看你是否能有效地使用自己的眼、耳、鼻、舌、身,獲得確切的感*材料,同時,也看你是否對聽到的、聽到的事物進行了深入理解和確切掌握。所以觀察力的訓練是伴隨著理解思維而進行的,同時也檢測你的記憶力,即你是否見多識廣,你是否一看就清楚,或則一聽就明白。
1、在軌道上滾動的輪子,它的邊緣上的任一點畫出哪些樣的軌跡?
2、游泳者游過寬200米的湖泊,他相對于水的速率是20米/分,而流水速率是12米/分。第一次游泳者力圖與溪水流動的方向垂直地向岸邊游過去,他不留心自己是否被流水帶走;第二次,游泳者與流水成某個角度游過去,正好才能與河堤嚴格保持垂直。問在哪種情況下,游泳者先到岸邊?
3、從前,有一個僧人,他的臥室里收著一個磬,這個磬有時晚上三更或大晚上會忽然發出聲響。僧人以為是鬼在取笑他,非?;艁y,于是得了病。
三天,僧人的同事來看望他,就在探視時,傳來了佛寺里敲鐘的洪亮聲響,這時,僧人房里的磬也跟隨響了上去。僧人嚇得面*蒼白,四肢發冷。那位同學一下就明白了,他找來一把銼,把磬上銼缺幾處地方。自此之后,磬就不再自鳴了,僧人的病也好了。這個磬不敲自鳴的秘密在那兒呢?
4、在早間用穿衣鏡照自己的臉,把燈置于哪里能夠看得最清楚?置于自己后面還是旁邊?
你答對了嗎?
1、對于地面(路軌),這個點描畫的軌跡是擺線,但對于坐在車箱中的觀察者,或車軸本身,這個點在做圓周運動。
2、第一種情況,他相對于水的速率,方向垂直于河堤,所需時間最短,即t1=10分鐘;第二種情況,需時12.5分鐘,這兩種情況相對河堤的位置也不相同。
3、物體每秒震動的次數稱作“頻率”,假若兩個物體的震動頻度相同,一物體震動時,另一物體也會震動。在這個故事里,由于寺廟的鐘與磬固有的震動頻度相仿,為此,就可以發出共鳴。把磬挫開幾處缺口,改變了磬的震動頻度,也就聽不見磬鳴了。
4、應該把燈置于你的后面,放到你跟穿衣鏡的中間。
聲音的發生與傳播知識點闡述(2)
【--集錦】各位喜愛物理科目的朋友們,5068的小編通過詳盡的剖析和整合為你們帶來了中學數學知識點總匯,有興趣的朋友趕快過來瞧瞧吧。
聲音的發生與傳播
聲音的傳播須要介質,真空不能傳聲。在空氣中,聲音以看不見的聲波來傳播,聲波抵達人耳,導致鼻竇震動,人就看到聲音。
練習:①p14圖1.1-4所示的實驗可得推論真空不能傳聲,地球上沒有空氣,所以登上地球的宇航員們雖然相距很近也要靠無線電話攀談,由于無線電波在真空中也能傳播,無線電波的傳播速率是3×108m/s。
②“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說明:二氧化碳、液體、固體都能發聲,空氣能傳播聲音。
高中數學知識點總結補習筆記之壓強
【—總結補習筆記之壓強】同學們認真學習高中數學,下邊是對化學壓強知識點的總結補習。
壓強
1.當物體浸在液體或二氧化碳中時會遭到一個豎直向下托的力,這個力就是壓強。
2.一切浸在液體或二氧化碳里的物體都遭到豎直向下的壓強。
3.壓強=物體重-物體在液體中的*簧秤讀數,即f浮=g-f′
4.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體里的物體受的壓強,大小等于它排開的液體受的重力。用公式表示為;f浮=g排。
(1)依據阿基米德原理可得出估算壓強大小的物理表達式;f浮=g排=m液g=ρ液gv排。
(2)阿基米德原理既適用于液體也適用于二氧化碳。
通過前面老師對壓強化學知識的總結學習,希望朋友們對此知識能挺好的把握,相信朋友們一定會取得挺好的成績。
初中數學音調的知識點總結
【—初二化學音調的總結】聲音的強弱稱作音調,所以聲壓是覺得判定的聲音強弱。
音調:人耳感遭到的聲音的大小。音調跟發生體的振幅和距發聲距離的遠近有關。物體在震動時,偏離原先位置的最大距離叫振幅。振幅越大音調越大。減小音調的主要方式是:降低聲音的發散。
練習:☆男高音歌手放聲歌唱,女低音為他小聲伴唱:女低音聲調高音調小,男高音音下調音調大。
☆敲鼓時,撒在鼓面上的紙屑會跳動,且戰鼓越響跳動越高;將發聲的音叉接觸海面,能濺起水花,且音叉聲音越響濺起水花越大;音響發聲時紙盆會震動,且聲音響震動越大。按照上述現象可歸納出:⑴聲音是由物體的震動形成的。
雖然聲音的大小跟發聲體的振幅有關,振幅越大聲音就越大。
高中數學光的直線傳播實驗
觀察與思索
1.車輛頭燈*出的光束傳播的路線是直的嗎?
2.春節晚上*向天空的頭燈光束是什么形狀的?它說明光的傳播路線是直線還是曲線?
3.光束在水底傳播的路線是什么形狀?
4.光束在空氣中傳播的路線是什么形狀?
5.光束在水和空氣的界面處傳播方向發生了變化嗎?其中是否有傳播路線不發生變化的光束呢?如有,找一找是哪條?
實驗原理
1.光在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
實驗推論
光在同一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
實驗考點
1、現象判定,時會給我們一組圖片或則一些生活中的場景,讓我們去判定什么是光的直線傳播。
2、根據光的直線傳播特性,讓我們畫一些光路圖
3、現象解釋,給我們一些生活中的場景,讓我們去解釋為何、或者實驗、現象中涉及到的點
精典試題
1、用步*進行瞄準練習時,當耳朵看見瞄準點、準星和標尺缺口兩者重合時,就覺得三點是在同一條線上了,可以*擊,如圖所示,這是依據_____道理。
2、拿一個空易拉罐,在頂部用鐵釘釘一個小孔,將易拉罐的底部剪去,之后蒙上一層半透明的塑膠膜,就制成了一個針眼拍照機,把小孔對著窗前的景物,在塑膠膜上可以看見一個_____(填“正”或“倒”)立的_____(填“實”或“虛”)像,它是依據原理產生的。
3、“坐井觀天所見頗多”,這個詞語是指在井底能聽到的范圍很小,你能依照光的直線傳播的知識畫出對應的光路圖嗎?
舉一反三
1.你玩過手影游戲?你能解釋影子是如何產生的嗎?影子的產生恰能說明光在空氣中的傳播路線是直的。如光的傳播路線是曲線,想想會有影子嗎?
2.戰士在瞄準*擊時時如何應用光在均勻介質中直線傳播的原理?
3.大夫在做放療時使用的無影燈的構造怎樣?它時如何防止影子出現的?
4.在暗室里燃起一支蠟燭,讓燭焰發出的光穿過硬紙板上的小孔,黑暗的墻壁產生了燭焰的像,你能解釋形成這些現象的緣由嗎?
初中數學公式大全之熱學部份(下)
【—初二化學】各位喜愛物理科目的同學們,的小編為你們帶來的是初中數學公式大全熱學知識的第二部份,請朋友們認真做好筆記。
【力學部份】
11.實際滑輪:f=(g+g動)/n(豎直方向)
12.功:w=fs=gh(把物體舉高)
13.功率:p=w/t=fv
14.功的原理:w手=w機
15.實際機械:w總=w有+w額外
16.機械效率:η=w有/w總
17.滑車架效率:
(1).η=g/nf(豎直方向)
(2).η=g/(g+g動)(豎直方向不計磨擦)
(3).η=f/nf(水平方向)
對于的小編為你們帶來的初中數學公式大全熱學知識的所有部份,諸位高中的朋友們可以輕松的把握了嗎。更多更全資訊盡在。
第3篇:初中密度知識點總結
數學的學習須要的除了是大量的做題,更重要的是數學知識點的累積,這么朋友們對化學中的初中數學密度知識點還熟悉吧,接出來小編收集了初中密度知識點總結,歡迎查看,希望幫助到你們。
一、質量
1、質量的定義:物體富含物質的多少。
2、質量是物體的一種基本屬*。它不隨物體的形狀、狀態和位置的改變而改變。
(你曉得哪些時侯物體的質量會發生變化嗎?請舉例說明)
3、質量的單位:在*單位制中阿基米德原理物體密度公式,質量的單位是千克。其它常用單位還有噸、克、毫克。
4、質量的檢測:常用測質量的工具有秤桿、案秤、臺秤、電子秤、天平等。
實驗室常用托盤天平來檢測質量。
5、托盤天平
(1)原理:借助等臂杠桿的平衡條件制成的。
(2)調節:
1:把托盤天平放到水平臺上,把游碼置于標尺上端零刻線處。
2:調節橫梁上的平衡螺絲,使表針指在分度盤的中線處,這時橫梁平衡。有些天平,只在橫梁右端有一只平衡螺絲。有些天平,在橫左、右兩端各有一只平衡螺絲。它們的使用方式是一樣的。當旋轉平衡螺絲使其向左聯通時,相當于向左盤降低質量,或覺得從右盤中降低質量。當旋轉平衡螺絲使其往右聯通時,情況剛好相反。
(怎樣通過表針來判定調節平衡螺絲的方向和判定是否調平了。)
(3)檢測:將被測物體放到左盤里,用鉗子往右盤里加減砝碼并調節游碼在標尺上的位置,直至橫梁恢復平衡。(哪些次序加砝碼,如何曉得調平了?這時能調節平衡螺絲嗎?調了又會怎樣樣影響檢測的結果呢?)
(4)讀數:被測物體的質量等于右盤中砝碼的總質量加上游碼在標尺上所對的刻度值。
(假如砝碼質量變大了或變小了檢測值又會如何變呢?)
(5)天平的稱量和感量。
稱量表示天平所能檢測的最大質量數。感量表示天平所能檢測的最小質量數。稱量和感量這兩個數可以在天平的標牌中查到。有了這兩個數據就可以曉得這架天平的檢測范圍。
(檢測后能更換地點再測嗎?假如真換了該如何辦呢?)
6、會恐怕生活中物體的質量(閱讀117頁)
二、密度
1、密度的定義:單位容積的某種物質的質量,稱作這些物質的密度。
密度是反映物質的一種固有*質的化學量,是物質的一種特*,
這些*質表現為:在容積相同的情況下,不同物質具有的質量不同;或則在質量相等的情況下,不同物質的容積不同。
2、定義式:ρ=m/v
由于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某種物質的密度跟由這些物質構成的物體的質量和容積均無關,所以上述公式是定義密度的公式,是檢測密度大小的公式,而不是決定密度大小的公式。
3、密度的單位:在*單位制中,密度的單位是千克/米3。
其它常用單位還有克/分米3.1克/分米3=1000千克/米3。
4、物質密度和外界條件的關系
物體一般有熱脹冷縮的*質,即氣溫下降時,容積變大;氣溫增加時,容積變小。而質量與氣溫無關,所以,氣溫下降時,物質的密度一般變小,氣溫增加時,密度變大。
固體、液體質量降低或降低時她們的密度也發生變化嗎?
三、質量和容積的關系圖象
借助mv圖象,可以求物質的密度;
四、密度的檢測
1、測固體的密度
(1)測比水的密度大的固體物質的密度
用天平稱出固體的質量,借助燒杯采用排水法測出固體的容積。
(2)測比水的密度小的固體物質的密度。
用天平稱出固體的質量。借助排水法測固體容積時,有兩種方式。一是用細而長的針或細鐵絲將物體壓沒于水底,通過排沸水的容積,測出固體的容積。二是在固體下邊系上一個密度比水大的物塊,例如石塊。借助石塊使固體浸入于水底。石塊和固體排沸水的總體積再乘以石塊的容積就等于固體的容積。固體的質量、體積測出后,借助密度公式求出固體的密度。
2、測液體的密度
(1)通常方式:用天平測出液體的質量,用燒杯測出液體的容積。借助密度公式求出密度。
(2)液體容積難以檢測時,在這些情況下,常常須要依靠于水,水的密度是已知的,在容積相等時,兩種物質的質量之比等于它們的密度之比。我們可以借助這個原理進行檢測。檢測方式如下:
a、用天平測出空瓶的質量m;
b、將空瓶內裝滿水,用天平稱出它們的總質量m1;
c、將瓶中水倒出,裝滿待測液體,用天平稱出它們的總質量m2;
五、密度的應用
借助密度知識可以分辨物質,可以求物體的質量、體積。借助天平可以間接地檢測厚度、面積、體積。借助刻度尺,滴定管可以間接地檢測質量。
通過對前面這篇初中數學質量與密度知識點歸納總結的講解學習,相信朋友們早已能挺好的把握了吧,希望給朋友們的學習提供挺好的幫助。
六、密度典型估算題
一)理解ρ=m/v
1、一杯水倒掉一半,它的密度變不變,為何?
2、三個相同的瓶子內盛有質量相同的煤油、水和鹽水,則液面最高的是,若三個瓶子中盛有容積相同的這三種液體,則質量最小的是。
3、一鋼塊的質量為35.8千克,切除1/4后,求它的質量、體積和密度分別是多少?
4、10m3的鐵質量為多少?
5、89g的銅容積多大?
二)關于*、水的問題。
1、一杯水當它締結*之后,它的質量將,它的容積將。
2、體積為1m3的*化成水的容積多大?(ρ*=0.9×103kg/m3)
3、體積為9m3的水化成*的容積多大?
三)關于空心、實心的問題。
一鐵塊的質量為158克,容積為30分米3,用三種方式判定它是空心還是實心?一鋁球的質量為81克容積為40分米3,若在其空心部份注滿水銀,求此球的總質量?
四)關于同容積的問題。
1、一個空瓶子裝滿水,水的總質量為500克;用它裝滿酒精,能裝多少克?
2、一個空瓶子裝滿水,水的總質量為1千克;用它裝另一種液體能裝1.2千克,求這些液體的密度是多少?
第4篇:初中上數學知識點總結_質量與密度
質量與密度也作為高考的考點,質量與密度的轉換公式是哪些呢?重要知識點又有什么呢?接出來是小編為你們搜集整理的初一上數學知識點總結_質量與密度,以供你們參閱!
一、質量
1、質量的定義:物體富含物質的多少。
2、質量是物體的一種基本屬*。它不隨物體的形狀、狀態和位置的改變而改變。
3、質量的單位:在*單位制中,質量的單位是千克。其它常用單位還有噸、克、毫克。
4、質量的檢測:常用測質量的工具有秤桿、案秤、臺秤、電子秤、天平等。實驗室常用托盤天平來檢測質量。
5、托盤天平
(1)原理:借助等臂杠桿的平衡條件制成的。
(2)調節:
1:把托盤天平放到水平臺上,把游碼置于標尺上端零刻線處。
2:調節橫梁上的平衡螺絲,使表針指在分度盤的中線處,這時橫梁平衡。有些天平,只在橫梁右端有一只平衡螺絲。有些天平,在橫左、右兩端各有一只平衡螺絲。它們的使用方式是一樣的。當旋轉平衡螺絲使其向左聯通時,相當于向左盤降低質量,或覺得從右盤中降低質量。當旋轉平衡螺絲使其往右聯通時,情況剛好相反。
(3)檢測:將被測物體放到左盤里,用鉗子往右盤里加減砝碼并調節游碼在標尺上的位置,直至橫梁恢復平衡。
(4)讀數:被測物體的質量等于右盤中砝碼的總質量加上游碼在標尺上所對的刻度值。
(5)天平的“稱量”和“感量”。
“稱量”表示天平所能檢測的最大質量數?!案辛俊北硎咎炱剿軝z測的最小質量數。稱量和感量這兩個數可以在天平的標牌中查到。有了這兩個數據就可以曉得這架天平的檢測范圍。
6、會恐怕生活中物體的質量
二、密度
1.密度的定義:單位容積的某種物質的質量,稱作這些物質的密度。
密度是反映物質的一種固有*質的化學量,是物質的一種特*,這些*質表現為:在容積相同的情況下,不同物質具有的質量不同;或則在質量相等的情況下,不同物質的容積不同。
2、定義式:p=m/v
由于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某種物質的密度跟由這些物質構成的物體的質量和容積均無關,所以上述公式是定義密度的公式,是檢測密度大小的公式,而不是決定密度大小的公式。
3.單位:*單位kg/m3;常用單位g/cm3.1g/cm3=1×103kg/m3
4.物質密度和外界條件的關系
物體一般有熱脹冷縮的*質,即氣溫下降時,容積變大;氣溫增加時,容積變小。而質量與氣溫無關,所以,氣溫下降時,物質的密度一般變小,氣溫增加時,密度變大。
三、質量和容積的關系圖象
借助m—v圖象,可以求物質的密度;
初中化學重要知識點總結:質量與密度
四、密度的檢測
1.測固體的密度
(1)測比水的密度大的固體物質的密度
用天平稱出固體的質量,借助燒杯采用排水法測出固體的容積。
(2)測比水的密度小的固體物質的密度。
用天平稱出固體的質量。借助排水法測固體容積時,有兩種方式。一是用細而長的針或細鐵絲將物體壓沒于水底,通過排沸水的容積,測出固體的容積。二是在固體下邊系上一個密度比水大的物塊,例如石塊。借助石塊使固體浸入于水底。石塊和固體排沸水的總體積再乘以石塊的容積就等于固體的容積。固體的質量、體積測出后,借助密度公式求出固體的密度。
2.測液體的密度
(1)通常方式:用天平測出液體的質量,用燒杯測出液體的容積。借助密度公式求出密度。
(2)液體容積難以檢測時,在這些情況下,常常須要依靠于水,水的密度是已知的,在容積相等時,兩種物質的質量之比等于它們的密度之比。我們可以借助這個原理進行檢測。檢測方式如下:
a.用天平測出空瓶的質量m;
b.將空瓶內裝滿水,用天平稱出它們的總質量m1;
c.將瓶中水倒出,裝滿待測液體,用天平稱出它們的總質量?;
五、密度的應用
借助密度知識可以分辨物質,可以求物體的質量、體積。借助天平可以間接地檢測厚度、面積、體積。借助刻度尺,滴定管可以間接地檢測質量。
第5篇:小學數學知識點與總結
力
知識點總結
力能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對于力的知識我們要把握力的概念、力的作用療效、力的單位、力的三要素以及力的示意圖。還要運用實驗儀器進行力的檢測:主要儀器——測力計,使用方式——看、調、測、讀、記。
常見考法
高考對這部份的考查,基本以兩種形式出現,一是綜合*不高的選擇題,注重基礎知識的考查;一是力的示意圖的畫法。而對于力的檢測主要是在實驗探究中出現。
誤區提醒
1、加在*簧測力計上的力不許超過它的最大量程。2、物體的運動狀態是否改變通常指:物體的運動快慢是否改變(速率大小的改變)和物體的運動方向是否改變。
3、詳析力的圖示:沿力的方向畫一條線段,線段的長短表示力的大小,在線段的末端畫個箭頭表示力的方向,用線段的起點或終點表示力的作用點。
【典型例題】
例析:
如圖1,*簧所受重力不計,下端固定在天花板上,上端懸掛一個小球,處于靜止狀態,下述幾種說法中屬于互相平衡的力是()
a.天花板對*簧的拉力和*簧對天花板的拉力
b.球對*簧的拉力和球遭到的重力
c.*簧對球的拉力和球遭到的重力
d.球對*簧的拉力和*簧對球的拉力
解析:
此題從幾個方面考查中學生的知識:(1)互相平衡的兩個力是作用在物體上的;(2)考查了中學生是否會進行受力剖析。在題目中,出現了三個物體:天花板、*簧和小球,要會剖析那個力作用在那個物體上。
a.
天花板對*簧的拉力,作用在*簧上,而*簧對天花板的拉力作用在天花板上,這兩個力分別作用于兩個物體,所以不是一對平衡力。a選項不正確。
b.球對*簧的拉力,作用在*簧上,而球遭到的重力作用在球上,雖然這一對力方向相反,但因為是作用在兩個物體上,所以這一對力也不是平衡力。
c.*簧對球的拉力和球遭到的重力,如圖2,且滿足二力平衡條件,c選項正確。
d.通過受力剖析可知,這一對拉力分別作用在球和*簧上,所以這一對力也不是平衡力。
*:c
同仍然線上二力的合成
知識點總結
本知識的難度較大,無法理解。學習合力時要掌握合力的概念,理解同仍然線上二力的合成(非加即減)。同時在學習二力平衡時也要掌握概念、理解條件(一、等、反、一)、熟悉用點。平衡力與互相斥力比較:相同點:①大小相等②方向相反③作用在一條直線上。
不同點:平衡力作用在一個物體上可以是不同*質的力;互相斥力在不同物體上是相同*質的力。
常見考法
高考對本知識的考查,主要以兩種形式出現,一是綜合*不高的選擇題,注重于基礎知識的考查;一是綜合*較高的估算題。須要加深理解的有:合力概念、二力平衡條件與壓強、簡單機械考點相結合,常出困局。
誤區提醒
應用二力平衡條件求相關力,應先明晰物體是否處于平衡狀態,倘若不是處于平衡狀態,就不能借助二力平衡條件求解。假如物體處于平衡狀態,無論物體遭到幾個力作用,這幾個力的合力一定為0,由此可求出相關的未知力。
第6篇:小學數學知識點總結:力
1.哪些是力: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
2.物體間力的作用是互相的。(一個物體對別的物體施力時,也同時遭到前者對它的力)。
3.力的作用療效: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還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物體形狀或容積的改變,稱作形變。)
4.力的單位是:牛頓(簡稱:牛),符合是n。1牛頓大概是你拿起兩個蛋黃所用的力。
5.實驗室測力的工具是:*簧測力計。
6.*簧測力計的原理:在**限度內,*簧的伸長與遭到的拉力成反比。
7.*簧測力計的用法:(1)要檢測表針是否指在零刻度,倘若不是,則要調零;(2)看清最小刻度和檢測范圍;(3)輕拉秤鉤幾次,看每次松手后,表針是否回到零刻度阿基米德原理物體密度公式,(4)檢測時*簧測力計內*簧的軸線與所測力的方向一致;⑸觀察讀數時,視線必須與刻度盤垂直。(6)檢測力時不能超過*簧測力計的阻值。
8.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稱作力的三要素,它們都能影響力的作用療效。
9.力的示意圖就是用一根帶箭頭的線段來表示力。具體的畫法是:
(1)用線段的起點表示力的作用點;
(2)延力的方向畫一條帶箭頭的線段,箭頭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
(3)若在同一個圖中有幾個力,則力越大,線段應越長。有時也可以在力的示意圖標出力的大小,
10.重力:地面附近物體因為月球吸引而遭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上的。
11.重力的估算公式:g=mg,(式中g是重力與質量的比值:g=9.8牛頓/千克,在簡略估算時也可取g=10牛頓/千克);重力跟質量成反比。
12.重垂線是依據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上的原理制成。
13.重心:重力在物體上的作用點叫重心。
14.磨擦力:兩個相互接觸的物體,當它們要發生或早已發生相對運動時,都會在接觸面是形成一種制約相對運動的力,這些力就叫磨擦力。
15.滑動磨擦力的大小跟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和壓力大小有關系。壓力越大、接觸面越粗糙,滑動磨擦力越大。
16.減小有益磨擦的方式:減小壓力和使接觸面粗糙些。
減少有害磨擦的方式:(1)使接觸面光滑和降低壓力;(2)用滾動取代滑動;(3)加潤滑油;(4)借助氣墊。(5)讓物體之間脫離接觸(如磁懸浮火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