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2019年高考還有177天
張首晟走了。
這位曾經被認為最有可能獲得諾貝爾獎的華人科學家、這位斯坦福大學物理學、電子工程和應用物理學終身教授,就這樣離開了這個世界。
2018年12月1日,張首晟教授跳樓身亡,結束了他傳奇的一生,享年55歲。
一名斯坦福大學校友稱:“張教授跳樓事件前一天還在和丹華的律師基金團隊開會。”
他的家人說他生活艱難,并且一直患有抑郁癥。
當地警方認定張首晟系自殺,案件已結案。
但對于斯坦福的學生、對于中國人民、對于他的導師楊振寧、對于物理學界來說,這一切還沒有結束。
在他們心里,張首晟有著不一樣的意義……
寫作主題 1
天才張首晟
書呆子
在大家眼中,張首晟的一生都充滿著“傳奇色彩”,他的人生晉升之路比常人“更快”、更“急”,因為他的成長屬于“連環跳躍”式。
普通人的求學之路都是固定的:小學-初中-高中-大學,即使時代和環境稍有不同,也不會有太大的變化,畢竟基礎要打牢。
但張首晟是個例外。
小學時,張首盛就開始大量閱讀文學作品,但奇怪的是,他幾乎從來沒有從頭到尾讀完過一本書。當被問及原因時,張首盛解釋道:
每個人讀書的目的和方法都不一樣,我認為讀書是一個了解思維模式的過程,是有針對性的篩選對自己有用的東西,而不是全部吸收。
就是從那個時候起,張首晟就被冠上了“書呆子”的稱號。
15 歲的大學生
讀中學的時候,中國恢復高考,張首晟帶著爸爸給的一套數理化自學書,看了一整個暑假,精神抖擻地去了高考現場,結果,他被錄取了!
對于張首晟沒有讀完高中就直接上大學的決定,張首晟的家人有些猶豫貝語網校,張首晟本人也有些擔心。
然而,在和一位比自己大幾歲的高中同學聊天后,張首盛毅然決定進入復旦大學的課堂物理學家談歐洲研究,因為在他看來:“高中生理解的東西太簡單了。”就這樣,15歲的張首盛成為了復旦大學的一名大學生。
32歲的終身教授
“跨越式增長”并未就此止步,張首晟的人生還在繼續“繼續”。
在復旦大學二年級的時候,張首盛得到了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被保送去德國柏林自由大學留學。1983年,20歲的張首盛獲得了柏林自由大學的碩士學位。
同年赴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攻讀博士學位,成為楊振寧教授的得意門生。
1987年,張首盛獲得物理學博士學位,進入美國加州大學圣芭芭拉分校從事博士后研究。之后,張首盛與妻子俞小凡到IBM繼續科研工作。1993年,張首盛被任命為斯坦福大學物理學副教授,兩年后,他被聘為斯坦福大學物理學教授。
1993年,張首晟32歲時,成為斯坦福大學最年輕的終身教授之一。下面是一些美國終身教授的基本信息:
終身教授一經聘任,任期可延長至退休,不受學校各項定期教學、科研工作量考核,無被解聘壓力,同時還可享受學校頒發的終身教授津貼。
斯坦福大學32歲的終身教授非常少。
主題概述
天賦+努力=成功的物理學家
從15歲的少年到24歲的青年,這9年時間里,張首盛完成了從大學到博士的學業物理學家談歐洲研究,就讀名校,師從名師。如此美好的求學經歷,讓張首盛被稱為“天才神童”。
但所謂天才,就是“1%的天賦+99%的汗水”,如果沒有后續的極度努力和研究,就不可能取得張首晟后來的成就。
在學術領域,張首晟貢獻巨大:他開創了一個新的研究領域——拓撲絕緣體;拓撲絕緣體是一種具有獨特量子性質的新型物質形態,是一種內部絕緣、界面導電的材料;2006年,他領導的研究團隊提出“量子自旋霍爾效應”,為芯片產業的未來發展提出了新思路。次年,這一理論預測被德國維爾茨堡大學實驗團隊證實。
不僅如此,2017年7月,張首晟及其團隊在美國《科學》雜志上發表了一項重大發現:經過整個物理學界80年的探索,終于發現了手性費米子的存在。張首晟把這一新發現稱為“天使粒子”。
研究發現“天使粒子”未來或將助力量子計算機變得更加強大。此外,“天使粒子”的發現對于基礎物理學界來說意義重大,因為這意味著或許一個新時代即將開啟……毫無疑問,張首晟是一位非常杰出的物理學家。
寫作主題 2
投資者張首勝
科學家和商人
過去有這樣一句話,當上帝眷顧一個人的時候,就會特別“偏袒”。
這種“獨特優勢”在張首晟身上展現得淋漓盡致。
說到杰出的科學家,人們通常想到的形象是樸實、嚴謹、專心于學術研究、不為世俗煩惱所困擾的學者。
科學家、商人,這兩個身份似乎不太相容。但在張首盛身上,我們看到了這個世界“無數的可能性”。這位優秀的學者、優秀的教授、優秀的物理學家,也是一位成功的投資人。
1999年,張首盛與硅谷創業者共同創辦了華源科技協會,如今華源已發展成為硅谷最大的華人科技創業社區。張首盛還是一位天使投資人,成功投資了華源,后來華源在紐交所上市,如今市值440億美元。這筆投資給他帶來了數百倍的回報。
此外,張首盛還曾擔任斯坦福大學創業導師,幫助不少學生創辦公司。必須承認,除了學術研究,張首盛的投資眼光也讓人欽佩。
作為丹華資本創始人、董事長,張首盛的離世不可避免地對丹華資本產生了一定影響,目前,丹華資本方面回應稱,丹華資本目前仍在正常運營。
“在張教授的領導下,丹華資本建立了一支堅實而有凝聚力的團隊,我們將繼續發揚張教授的遺志和精神。”
最接近諾貝爾獎的華人科學家
張首晟在拓撲絕緣體和量子自旋霍爾效應方面的開創性研究對物理學界具有重要意義,迄今為止他已獲得物理學界所有重要獎項,包括:歐洲物理獎、美國物理學會巴克萊獎、國際理論物理中心狄拉克獎、尤里基礎物理獎和富蘭克林獎章。
他的導師楊振寧曾預言:“我的學生遲早會獲得諾貝爾獎。”
在老師眼中,張首盛無疑是優秀的,他自主學習能力強,有自己的想法,愿意真正鉆研知識。在學生眼中,張首盛是值得尊敬的,他不僅在課堂上傳授知識、答疑解惑,還愿意為年輕有潛力的學生創造機會,支持他們的夢想。在家人心里,張首盛是值得依靠的。2012年,張首盛榮獲“余里物理獎”前沿獎。在領獎時,張首盛說:
2012年12月5日,是我和妻子結婚25周年紀念日,當天我收到了獲獎通知,這是我們銀婚紀念日最好的禮物。
主題概述
人生最高追求是留下自己創造的知識
楊振寧對張首晟寄予厚望,物理界對張首晟寄予厚望,中國人對張首晟寄予厚望。所有人都在等待他踏上諾貝爾領獎臺,但誰也沒有想到,這位偉大的物理學家會以這種方式與世人告別……
張首晟表示:在哥廷根的墓地里,我學到了人生中重要的一課——人生的最高追求應該是留下一些你創造的知識。
現在看來他做到了,張教授留下的知識足以造福全人類。最后想說一句:“希望你們在天堂能繼續過自己熱愛的生活,不再被病痛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