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熱系數(COP,ance)亦稱制熱性能系數熱機的效率可能等于1嗎,是指單位幀率所能獲得的冷量,是制熱系統(tǒng)(制熱機)的一項重要技術經濟指標。制熱性能系數大,表示制熱系統(tǒng)(制熱機)能源借助效率高
制熱系數
制熱系數(COP,ance)亦稱制熱性能系數,是指單位幀率所能獲得的冷量,是制熱系統(tǒng)(制熱機)的一項重要技術經濟指標。制熱性能系數大,表示制熱系統(tǒng)(制熱機)能源借助效率高。[1]
英文名
制熱系數
這是與制熱劑種類及運行工作條件有關的一個系數,理論上的制熱性能系數可達2.5~5。因為這一參數是用相同單位的輸入和輸出的比值表示,因而為一無量綱數。
在吸收式或蒸氣噴射式制熱機中采用熱力系數(英語對照詞為heatratio)表示這一特點,與制熱性能系數含義是一致的。
在日本還采用EER(ratio),國外技術界稱為能效比或能源借助系數,定義為在規(guī)定條件下制熱量(單位用BTU/h表示)與總的輸入電功率(單位用W表示)的比值,含義上也是一致的。
這兒要說明,因為估算時采用不同單位,因而所得數值也不相同。比如,當制熱量和輸入功率一定的情況下,單位分別采用kcal/h和W表示時熱機的效率可能等于1嗎,COP=1;當采用法定計量單位(即均用W)表示時,COP=1.16;當分別采用英熱單位(BTU/h)和W表示時,EER=3.97。
上述術語名稱,在國外外制熱技術領域都使用,只是使用場合或不同國家習慣有所不同而已。這兒要進一步說明的是,COP或EER是指在標準條件下運行的能源借助系數,實際上制熱機大都是在非標準條件下運行,因而日本還提出SEER(ratio)即季節(jié)性能效比等術語,含義也沒本質上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