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最新資料推薦8融化和融化教學設計姬文明融化和融化教學設計教材根據:北工大版八年級數學下冊第一章第三節融化和融化設計思路:1、指導思想:貫徹以中學生發展為本的教學理念熔化和凝固互為什么過程,以新課程標準為指導思想。2、設計理念:基于中學生特征,本節課從融化和融化圖片引入課題,迸發中學生的探究欲望,同時強調探究的課題。中學生分組探究海波和松香融化和融化實驗,各組通過匯報實驗數據總結交流有關融化和融化的知識。中學生借助圖象剖析整理實驗數據,通過觀察比較融化融化的圖象得出推論,在此過程中掌握剖析處理實驗數據的方式。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以中學生為主體,分組合作探究,讓中學生體驗探究的樂趣,合作的樂趣。3、教材剖析:教材內容的地位及
2、作用:本節教材屬于物態變化的基礎章節之一,而融化和融化是物質最基本的特點之一,其物態變化的現象是生活中最常見、最熟悉的。學好本節對學習其他物質的特點有遷移作用。同時,本節課也是小學數學學習過程中第一次接觸到的具有探究內容的課,對中學生的探究能力的培養起到作用是顯而易見的。通過這節課的學習為今后探究性課題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4、學情剖析八年級中學生早已具備一定的觀察、動手能力,形象思維比較好。中學生喜歡動手,并可以提出一些問題,但歸納總結的能力有待進一步提升,對于較為具象的知識理解比較困難。教學目標:1、通過實驗探究曉得物質的固態和液態之間是可以轉換的;2、通過實驗探究曉得融化、凝固的涵義
3、;3、通過比較海波與松香的融化和融化過程,曉得晶體和非晶體融化與融化過程知識與技能:的區別;4、會用圖線描述融化和融化的過程;5、會查物質熔點表。過程與方式:1、通過探究感知固體發生融化都須要放熱;2、通過對海波、松香融化過程的探究,曉得判定固體有沒有固定的融化氣溫是區別晶體與非晶體的一種方式;3、通過探究活動中數據的處理,了解圖象是一種比較直觀的表示化學過程的方法;4、通過探究活動感受一種新的學習方法,并感知探究的過程。情感與評價:1、通過教學活動,產生對自然現象的關心和樂于探究自然現象的情感;2、通過探究實驗過程,提升觀察和實驗能力;在實驗過程中產生實事求是的科學心態;3、在探究過程
4、中提升協作能力和團隊精神;晶體融化和融化的規律,晶體的熔點和融化點用圖象法進行數據處理、分析,區別晶體和非晶態鐵架臺、酒精燈、石棉網、大燒瓶、溫水、大試管、海波、松香、溫度計、攪拌器、火柴、放大鏡,多媒體講義。4、通過記錄交流形成將自己的看法和別人交流的心愿,認識交流的重要性。現代教學手段:多媒體講義展示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教學打算教學過程:教學過程教學環節班主任活動引入新課進行新課一、觀察松香和海波二、分組實驗:海波、松香的融化和融化規律三、匯報實驗數據,總結實驗推論展示融化和融化圖片引導說出融化和融化的概念:1、熔化物質從固態弄成液態的過程。2、凝固一一物質從液態弄成
5、固態的過程。1、引導中學生觀察松香和海波的外型,找出區別2、實驗:探究海波、松香的融化和融化規律A:班主任借助投影展示實驗裝置,強調“水浴法”加熱海波的目的B:投影實驗中應觀察的現象及注意事項班主任督察各組實驗情況,幫助朋友解決實驗中的困難中學生實驗后,班主任強調:表格中記錄的實驗數據較為零亂,怎么直觀形象的彰顯實驗的成果組織各組匯報實驗成果C:說出海波在ABBCCD各個階段所處的狀態AB段:BC段:CD段:固態固液共存態液態總結:海波融化時吸收熱量,但氣溫不變。松香熔化時吸收熱量,氣溫不斷下降中學生活動觀察理解中學生通過放大鏡觀察海波和石蠟,強調區別。海波:有
6、規則的外觀石蠟:沒有規則的外觀實驗:探究物質溶化的規律。小組分工合作,觀察實驗現象,記錄實驗數據討論:可以借助圖象描述實驗數據,愈發形象直觀。1、海波融化曲線2松香融化曲線/X-上A氣溫疋72曲54時間毎601012ro中學生借助圖象整理實驗數據小組匯報交流14設計意圖激情引趣,引出探究的課題了解常見的晶體、非晶體了解海波、松香融化時的現象,便于總結物質溶化的規律中學生在合作中交流,提升中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觀察能力,使中學生具備一定的實驗數據處理的能力,把握數據處理的方式體驗合作的樂趣,中學生在四、講解4、固體物質分類(1)、晶體:在融化過程中,雖然不斷放熱,但氣溫卻保
7、持不變,即有固定融化體溫的固體。(2)、非晶態:在融化過程中,只要不斷放熱,濕度都會不斷下降,即沒有固定融化體溫的固體。5、熔點一一晶體融化時的氣溫合交流中把握海波、松香的融化規律。6、晶體融化時也有一定的濕度,稱作融化點。7、同種晶體的熔點和凝固點相同,而非晶體同樣也沒有融化點。8師生共同合作,大致勾勒物質融化曲線融化規律晶體非晶體有固定熔點沒有一定的熔點融化過程中處于固液共存狀態融化是漸漸軟化的過程融化過程都須要吸收熱量4.融化規律5、晶體融化的條件:達到熔點繼續放熱7、晶體融化的條件:(1)達到融化點(2)繼續吸熱識記融化和融化的概念,把握晶體融化和融化的條
8、件五、幾種常見的晶體和非晶體觀看講義:認識幾種常見晶體和幾種常見的非晶1、幾種常見晶體:明磯、石膏、水晶、食鹽、銅礦石等2、幾種常見的非晶:玻璃、蜂蠟、瀝青、松香、塑料、橡膠等六、小結組織中學生回顧本節課所學的主要內容七、學因而用1、請朋友解釋“下雪不冷化雪冷”這句諺語中包含的科學道理。2、現在某種物質,在25C時開始融化,但直至75C才融化完全.請問:這些物質是晶體還是非晶體?3、同學們請看下邊這副挽聯,下聯是“杯中冷水,水結冰冰溫未降”;上聯是“盤內水冰,,反映一個共性冰化水溫度不升”。春聯包含的物質變化是4、聯系生活:南方的夏季很冷,為了妥善地保存水果,都在菜窖里放幾桶水
9、,可以借助水結冰時放出熱,窖內氣溫不致太低,保護菜不被凍壞。5、前沿科技:現今人們研發出一種聚乙烯材料,在的范圍內融化或融化,而融化或融化時,氣溫保持不變。把這些材料制成顆粒狀,摻在水泥中制成儲熱地板或墻上,天氣熱時顆粒融化,天氣冷時又融化成顆粒,能調節室外的體溫。第三節融化和融化一、熔化和融化的概念:1、熔化:物質由固態弄成液態的過程。2、凝固:物質由液態弄成固態的過程。二、探究固體融化時氣溫的變化規律:八、板書設計1、海波在融化的過程中繼續吸收熱量,氣溫保持不變。2、松香在融化過程中繼續吸收熱量,氣溫漸漸上升。3、認識固體融化曲線。三、熔點和融化點:1、晶體:有一定融化體溫的
10、固體。2、熔點:晶體融化時的氣溫。3、非晶體:沒有一定融化體溫的固體。4、凝固點:晶體融化時的氣溫。5、同種物質的熔點和融化點相同,不同物質的熔點不同。四、熔化放熱、凝固吸熱:任何物質溶化都要吸收熱量,融化都要放出熱量。教學反省:1本堂課充分彰顯了中學生的主體地位熔化和凝固互為什么過程,從知識學習,交流抒發,到探究實驗都是在班主任的指導下有序的自主完成,在探究的整個過程學生是主角,所有的內容都是由中學生來完成的。將新課程的理念融入教學過程之中。2、條理比較清楚,每一個知識點的提出都能特別的自然,中學生也比較能接受,將探究活動和知識點的把握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在探究的過程中不忽略知識點的講解,即達成了能力目標一一科學技巧的把握,也達成了知識目標一一知識點的把握。3、整堂課著重于科學方式的把握,把中學生的能力目標置于首位,有效地結合多媒體,較好的發揮多媒體的作用。4、為了解決融化吸熱,設計了將海波和松香的融化實驗在空燒瓶中完成,最后燒瓶顯得溫暖,中學生很自然的了解了融化吸熱的特點。5、學生按照實驗數據編曲線圖時較困難,應強化指導;6時間還是變得有些草率,整節課顯的比較倉促。怎樣樣的實驗能夠既節約時間,又能有較好的保證實驗療效有待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