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題回顧
二、考題解析
【教學過程】
環(huán)節(jié)一:課堂導出
提出問題:
①液體浮力的特征?(大小與深度和密度有關)
②液體具有浮力的緣由是哪些?(因為液體具有流動性造成各個方向上存在浮力)
班主任引導:二氧化碳和液體類似,同樣具有流動性大氣壓強實驗說課,空氣中是否也存在著向各個方向上的浮力?引入《大氣浮力》。
環(huán)節(jié)二:新課講授
1.大氣浮力的存在
提出問題:生活中人們無時無刻在與大氣接觸,怎么來否認大氣壓存在?
演示實驗:班主任給出實驗器材,玻璃管、紙片、水,同時向中學生講解實驗步驟:將玻璃管裝滿水,用紙片遮住并倒置過來,中學生觀察發(fā)覺玻璃管中的水不會露出到地面。
班主任總結:結合實驗現象班主任總結,給出大氣浮力的概念。
2.大氣壓的檢測
多媒體展示:班主任多媒體出示視頻:在鐵桶內放少量的水,用火加熱,沸騰然后把開口封住,之后澆上熱水,引導中學生觀察鐵桶的變化。中學生觀察發(fā)覺鐵桶被壓扁了,從而感受到大氣壓的作用大氣壓強實驗說課,以及初步領略大氣壓的大小。
提出問題:大氣浮力到底有多大?怎么檢測?(依據大氣壓所能托起液柱的最大高度因而測出大氣壓的數值)
通過視頻演示實驗:班主任多媒體展示并介紹相關實驗器材:水銀、玻璃管等,同時引導中學生認真觀看托里拆利實驗視頻,并記錄在豎直和傾斜時支持水銀柱高度的變化。
中學生會觀察到管內水銀面增長到一定高度時就不再增長,這時管內外水銀面高度差約760mm,把管子傾斜,豎直高度差也不發(fā)生變化。
班主任組織中學生按照這一現象分小組討論大氣浮力的大小。(大氣壓的數值等于這段水銀柱形成的浮力,按照液體浮力公式推出大氣壓具體數值p0=ρgh=1.36×104kg/m3×9.8N/kg×0.76m=1.013×105Pa。)
班主任總結:結合實驗結果,班主任講解大氣壓的大小:法國科學家托里拆利首次進行實驗,將此時的大氣壓記為標準大氣壓p0。明晰在簡略估算中,標準大氣壓可以取為1×105Pa。
環(huán)節(jié)三:鞏固提高
班主任出示問題,樓頂的面積很大,大氣對樓頂特別大的壓力為何沒有把房頂壓塌呢?(上下表面浮力相同,兩面受力等大反向。)
環(huán)節(jié)四:小結作業(yè)
小結:總結大氣壓檢測方式及數值大小。
作業(yè):大氣壓對于人類生活十分重要,查閱資料找尋大氣浮力大小的影響誘因并思索假如大氣壓不存在,人類生活將會弄成哪些樣子。
【板書設計】
【答辯題目解析】
1.生活中還有什么現象可以證明大氣浮力的存在?
【參考答案】
生活中有好多現象可以證明大氣浮力的存在,例如塑膠吸盤掛鉤可以拿來懸掛重物,我們可以借助吸管喝啤酒,還有茶具的蓋上都有一個眼兒,拿來和空氣連通,借助大氣壓才會倒出水來等等。
2.請問應當怎樣保證證明大氣浮力存在的演示實驗能否在課堂中完美的呈現?
【參考答案】
假如想要在課堂中完美的呈現一個演示實驗,就須要我們在講課之前做好非常的打算。首先我應當把所有的實驗器材打算好,包括玻璃管、紙片、還有帶有一定顏色的液體等等。其次,在講課之前作為老師應自己先多做幾次實驗,保證實驗操作的熟練度,同時檢驗器材的可行性,選購愈發(fā)合適的實驗器材。我相信有了這樣的打算就才能保證演示實驗的完美呈現了。
須要全套筆試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