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數學知識點總結15篇
總結是把一定階段內的有關情況剖析研究,作出有指導性的經驗技巧以及推論的書面材料,它可以使我們更有效率,快快來寫一份總結吧。你想曉得總結如何寫嗎?下邊是小編整理的初三數學知識點總結,希望還能幫助到你們。
高二數學知識點總結1
力的圖示
1.力的圖示是用一根帶箭頭的線段(定量)表示力的三要素的技巧。
2.圖示畫法:選取標度(同一物體上標度應該統一),沿力的方向從力的作用點開始按比列畫一線段,在線段末端標上箭頭。
3.力的示意圖:突出方向,不定量。
力的等效/取代
1.假如一個力的作用療效與另外幾個力的共同療效作用相同,這么這個力與另外幾個力可以互相取代,這個力稱為另外幾個力的合力,另外幾個力稱為這個力的分力。
2.按照具體情況進行力的取代,稱為力的合成與分解。求幾個力的合力叫力的合成,求一個力的分力叫力的分解。合力和分力具有等效取代的關系。
3.實驗:平行四邊形定則:P58
第四節力的合成與分解
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
1.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假如用表示兩個共點力的線段為鄰邊作一個平行四邊形,則這兩個鄰邊的對角線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2.一切矢量的運算都遵守平行四邊形定則。
合力的估算
1.方式:公式法,圖解法(平行四邊形/六邊形/△)
2.三角形定則:將兩個分力首尾相接,聯接始末端的有向線段即表示它們的合力。
3.設F為F1、F2的合力,θ為F1、F2的傾角,則:
F=√F12+F22+θtanθ=F2sinθ/(F1+F2cosθ)
當兩分力垂直時,F=F12+F22,當兩分力大小相等時,F=(θ/2)
4.1)|F1—F2|≤F≤|F1+F2|
2)隨F1、F2傾角的減小,合力F逐步降低。
3)當兩個分力同向時θ=0,合力:F=F1+F2
4)當兩個分力反向時θ=180°,合力最小:F=|F1—F2|
5)當兩個分力垂直時θ=90°,F2=F12+F22
分力的估算
1.分解原則:力的實際療效/解題便捷(正交分解)
2.受力剖析次序:G→N→F→電磁力
高二數學知識點總結2
一、質點
1、定義:拿來替代物體而具有質量的點。
2、實際物體看作質點的條件:當物體的大小和形狀相對于所要研究的問題可以忽視不計時,物體可看作質點。
二、描述質點運動的數學量
1、時間:時間在時間軸上對應為一線段,時刻在時間軸上對應于一點。與時間對應的數學量為過程量,與時刻對應的數學量為狀態量。
2、位移:拿來描述物體位置變化的化學量,是矢量,用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線段表示。路程是標量,它是物體實際運動軌跡的寬度。只有當物體作單方向直線運動時,物體位移的大小才與路程相等。
3、速度:拿來描述物體位置變化快慢的化學量,是矢量。
(1)平均速率:運動物體的位移與時間的比值,方向和位移的方向相同。
(2)瞬時速率:運動物體在某時刻或位置的速率。瞬時速率的大小稱作速度。
(3)速率的檢測(實驗)
①原理:當所取的時間間隔越短,物體的平均速率v越接近某點的瞬時速率v。但是時間間隔取得過小,導致兩點距離過小則檢測偏差減小,所以應按照實際情況選定兩個檢測點。
②儀器:電磁式打點計時器(使用4∽6V低壓交流電,紙帶遭到的阻力較大)或則電火花計時器(使用220V交流電,紙帶遭到的阻力較小)。若使用50Hz的交流電,打點的時間間隔為0。02s。還可以借助光電門或閃光拍照來檢測。
4、加速度
(1)意義:拿來描述物體速率變化快慢的化學量,是矢量。
(2)定義:其方向與Δv的方向相同或與物體遭到的合力方向相同。
(3)當a與v0同向時,物體做加速直線運動;當a與v0反向時,物體做減速直線運動。加速度與速率沒有必然的聯系。
高二數學知識點總結3
1.電容定義:電容器所帶的電荷量Q與電容器兩極板間的電勢U的比值,稱作電容器的電容
C=Q/U,式中Q指每一個極板帶電量的絕對值
①電容是反映電容器本身容納電荷本領大小的化學量,跟電容器是否帶電無關。
②電容的單位:在國際單位制中,電容的單位是法拉,簡稱法,符號是F。
常用單位有微法(μF)物理二力平衡公式,皮法(pF)1μF=10-6F,1pF=10-12F
2.平行板電容器的電容C:跟介電常數成反比,跟正對面積S成反比,跟極板間的距離d成正比。
是電介質的介電常數,k是靜電力常量;空氣的介電常數最小。
3.電容器仍然接在電源上,電流不變;電容器充電后斷掉電源,帶電量不變。
高二數學知識點總結4
研究靜磨擦力
1.當物體具有相對滑動趨勢時,物體間形成的磨擦稱作靜磨擦,這時形成的磨擦力叫靜磨擦力。
2.物體所遭到的靜磨擦力有一個限度,這個值叫靜磨擦力。
3.靜磨擦力的方向總與接觸面相切,與物體相對運動趨勢的方向相反。
4.靜磨擦力的大小由物體的運動狀態以及外部受力情況決定,與正壓力無關,平衡時總與切面外力平衡。0≤F=f0≤fm
5.靜磨擦力的大小與正壓力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fm=μ0?N(μ≤μ0)
6.靜磨擦有無的判定:概念法(相對運動趨勢);二力平衡法;牛頓運動定理法;假定法(假定沒有靜磨擦)。
力的等效/取代
1.假如一個力的作用療效與另外幾個力的共同療效作用相同,這么這個力與另外幾個力可以互相取代,這個力稱為另外幾個力的合力物理二力平衡公式,另外幾個力稱為這個力的分力。
2.按照具體情況進行力的取代,稱為力的合成與分解。求幾個力的合力叫力的合成,求一個力的分力叫力的分解。合力和分力具有等效取代的關系。
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
1.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假如用表示兩個共點力的線段為鄰邊作一個平行四邊形,則這兩個鄰邊的對角線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2.一切矢量的運算都遵守平行四邊形定則。
高二數學知識點總結5
重力
定義:因為遭到月球的吸引而使物體遭到的力叫重力。
說明:
①地球附近的物體都遭到重力作用。
②重力是由月球的吸引而形成的,但不能說重力就是月球的吸引力。
③重力的施力物體是月球。
④在兩極時重力等于物體所受的萬有引力,在其它位置時不相等。
(1)重力的大小:G=mg
說明:
①在月球表面上不同的地方同一物體的重力大小不同的,經度越高,同一物體的重力越大,因此同一物體在兩極比在赤道重力大。
②一個物體的重力不受運動狀態的影響,與是否還受其它力也無關系。
③在處理數學問題時,通常覺得在月球附近的任何地方重力的大小不變。
(2)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上(即垂直于水平面)
說明:
①在兩極與在赤道上的物體,所受重力的方向指向地心。
②重力的方向不受其它斥力的影響,與運動狀態也沒有關系。
(3)重心:物體所受重力的作用點。
重心的確定:
①質量分布均勻。物體的重心只與物體的形狀有關。形狀規則的均勻物體,它的重心就在幾何中心上。
②質量分布不均勻的物體的重心與物體的形狀、質量分布有關。
③薄板形物體的重心,可用懸掛法確定。
說明:
①物體的重心可在物體上,也可在物體外。
②重心的位置與物體所處的位置及放置狀態和運動狀態無關。
③引入重心概念后,研究具體物體時,就可以把整個物體各部份的重力用作用于重心的一個力來表示,于是原先的物體就可以用一個有質量的點來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