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課時
3磨擦力小學數學人教2003課標版
1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認識靜磨擦、滑動磨擦力,和它們的形成條作及其作用療效,會判定它們的方向。
2.按照物體的平衡條件簡單地估算靜磨擦力的大小。
3.能運用滑動磨擦力公式來估算滑動磨擦力
(二)過程與技巧
1.培養中學生借助數學語言剖析、思考、描述磨擦力概念和規律的能力。
2.培養中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
3.讓中學生參與和親身感受在實驗中控制變量和實驗條件。
(三)情感心態與價值觀
1.借助演示實驗和中學生參與實驗迸發中學生學習興趣。
2.培養中學生實踐——認識(規律)——實踐(解決實際問題)的思想。
2學情剖析
中學生中學已學過磨擦力的相關知識,而初二中學生好奇心強,有較強的觀察能力,知識總結歸納水平較高,對生活中的磨擦力現象有所了解,但對其緣由及其規律卻還不清楚,借助中學生認知上的好奇心,本節課可以更好的探究與學習磨擦力。
3重點難點
重點:
1.靜磨擦力形成的條件及規律以及靜磨擦力方向的判別。
2.正確理解最大靜磨擦力的概念。
3.滑動磨擦力大小的估算以及方向的判別。
難點:
1.靜磨擦力有無的判定青河磨擦力方向的判別。
2.靜磨擦力大小的簡單估算。
4教學過程4.1第一學時教學活動活動1【活動】舊識回顧
彈力形成的條件?(直接接觸,發生形變)
活動2【導入】新課導出
小游戲:兩位中學生大賽用牙簽夾瓶子里的彈珠,看誰在規定時間里夾得多。
說明用牙簽捉住彈珠時由于牙簽和彈珠之間有磨擦力的存在,所以才會把彈珠夾上去。讓其中一位朋友用一雙鐵制的比較光滑的牙簽夾,另外一個朋友用木制的牙簽夾,讓他說明不同的牙簽夾東西時難易程度。
引入磨擦力的定義。
活動3【講授】新課教學
一、靜磨擦力
1.靜磨擦力的定義
通過對生活中的兩張圖片和課本57頁中圖3.1.1剖析說明哪些是靜磨擦力,并給出定義。
剖析:①.袋子在推力作用下相對地面靜止,但在沿這個力的方向上有相對運動趨勢,就是由于袋子跟地板之間發生了磨擦。這個磨擦力和推力都作用在袋子上,她們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彼此平衡,因而袋子保持不動摩擦力教案高中物理,這時發生的磨擦叫靜磨擦力。②.繼續減小推力直至袋子開始運動摩擦力教案高中物理,一旦物體之間發生了相對運動物體就受滑動磨擦力。
推論:①.兩個物體之間只有相對運動的趨勢,而沒有相對運動的磨擦力是靜磨擦力。②.兩個物體之間發生了相對運動的磨擦力是滑動磨擦力。
2.靜磨擦力的形成條件
①相互接觸并擠壓
②接觸面粗糙
③發生相對運動趨勢
3.靜磨擦力的方向
有了前面的剖析,順理成章引導中學生直接得出靜磨擦力的方向。
推論:①與接觸面平行,而且跟物體的相對運動趨勢方向相反。
4.靜磨擦力的大小
推論:0≤F≤Fmax,Fmax為最大靜磨擦力。
二、滑動磨擦力
1.滑動磨擦力的定義
讓中學生追憶演示實驗,當我們的拉力小于物體間的最大靜磨擦力后,物體如何樣了?
為何物體運動了?
那物體運動后,還遭到磨擦力嗎?
那這個磨擦力還是靜磨擦力嗎?
通過以上幾個小問引出滑動磨擦力的定義。
2.滑動磨擦力形成的條件
①相互接觸并擠壓
②接觸面粗糙
③發生相對運動
3.滑動磨擦力的方向
有了前面的剖析,順理成章引導中學生直接得出靜磨擦力的方向:與接觸面平行,而且跟物體的相對運動方向相反。
這么我們在中學也討論過了,關于滑動磨擦力的大小,要求中學生猜一猜,滑動磨擦力的大小和什么誘因有關?
中學生實驗:讓中學生自己動手掏出直尺夾在書中合上課本,感受用手抽出尺午時的使勁;之后在合上的課本用另外一只手對課本施加一個壓力,再一次感受用手抽出尺午時的使勁。
實驗推論:通過其它誘因不變情況下只改變壓力,得到磨擦力與壓力有關。
活動4【練習】課堂練習
例1、例2、例3
活動5【活動】小結
?
活動6【作業】課后作業
P61課后習題第2、3題
3磨擦力
課時設計課堂實錄
3磨擦力
1第一學時教學活動活動1【活動】舊識回顧
彈力形成的條件?(直接接觸,發生形變)
活動2【導入】新課導出
小游戲:兩位中學生大賽用牙簽夾瓶子里的彈珠,看誰在規定時間里夾得多。
說明用牙簽捉住彈珠時由于牙簽和彈珠之間有磨擦力的存在,所以才會把彈珠夾上去。讓其中一位朋友用一雙鐵制的比較光滑的牙簽夾,另外一個朋友用木制的牙簽夾,讓他說明不同的牙簽夾東西時難易程度。
引入磨擦力的定義。
活動3【講授】新課教學
一、靜磨擦力
1.靜磨擦力的定義
通過對生活中的兩張圖片和課本57頁中圖3.1.1剖析說明哪些是靜磨擦力,并給出定義。
剖析:①.袋子在推力作用下相對地面靜止,但在沿這個力的方向上有相對運動趨勢,就是由于袋子跟地板之間發生了磨擦。這個磨擦力和推力都作用在袋子上,她們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彼此平衡,因而袋子保持不動,這時發生的磨擦叫靜磨擦力。②.繼續減小推力直至袋子開始運動,一旦物體之間發生了相對運動物體就受滑動磨擦力。
推論:①.兩個物體之間只有相對運動的趨勢,而沒有相對運動的磨擦力是靜磨擦力。②.兩個物體之間發生了相對運動的磨擦力是滑動磨擦力。
2.靜磨擦力的形成條件
①相互接觸并擠壓
②接觸面粗糙
③發生相對運動趨勢
3.靜磨擦力的方向
有了前面的剖析,順理成章引導中學生直接得出靜磨擦力的方向。
推論:①與接觸面平行,而且跟物體的相對運動趨勢方向相反。
4.靜磨擦力的大小
推論:0≤F≤Fmax,Fmax為最大靜磨擦力。
二、滑動磨擦力
1.滑動磨擦力的定義
讓中學生追憶演示實驗,當我們的拉力小于物體間的最大靜磨擦力后,物體如何樣了?
為何物體運動了?
那物體運動后,還遭到磨擦力嗎?
那這個磨擦力還是靜磨擦力嗎?
通過以上幾個小問引出滑動磨擦力的定義。
2.滑動磨擦力形成的條件
①相互接觸并擠壓
②接觸面粗糙
③發生相對運動
3.滑動磨擦力的方向
有了前面的剖析,順理成章引導中學生直接得出靜磨擦力的方向:與接觸面平行,而且跟物體的相對運動方向相反。
這么我們在中學也討論過了,關于滑動磨擦力的大小,要求中學生猜一猜,滑動磨擦力的大小和什么誘因有關?
中學生實驗:讓中學生自己動手掏出直尺夾在書中合上課本,感受用手抽出尺午時的使勁;之后在合上的課本用另外一只手對課本施加一個壓力,再一次感受用手抽出尺午時的使勁。
實驗推論:通過其它誘因不變情況下只改變壓力,得到磨擦力與壓力有關。
活動4【練習】課堂練習
例1、例2、例3
活動5【活動】小結
?
活動6【作業】課后作業
P61課后習題第2、3題
Tags:磨擦力,優秀,開課,學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