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數(shù)學上冊《摩擦力》知識點備考匯總
念書的時侯,你們對知識點應當都不陌生吧?知識點就是學習的重點。你曉得什么知識點是真正對我們有幫助的嗎?下邊是小編悉心整理的八年級數(shù)學上冊《摩擦力》知識點備考匯總,歡迎你們借鑒與參考,希望對你們有所幫助。
八年級數(shù)學上冊《摩擦力》知識點備考篇1
1、定義:兩個相互接觸的物體,當它們要發(fā)生或已發(fā)生相對運動時,都會在接觸面上形成一種制約相對運動的力就叫磨擦力。
2、分類:
(1)靜磨擦
(2)動磨擦:滑動磨擦和滾動磨擦
3、摩擦力的方向:磨擦力的方向與物體相對運動的方向相反
4、靜磨擦力大小應通過受力剖析,結合二力平衡求得
5、在相同條件(壓力、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下,滾動磨擦比滑動磨擦小得多。
6、滑動磨擦力:
⑴測量原理:二力平衡條件
⑵測量方式:把鐵塊置于水平長木板上,用彈簧測力計水平拉鐵塊,使鐵塊勻速運動,讀出這時的拉力就等于滑動磨擦力的大小。
7、應用
⑴增大磨擦力的方式:減小壓力、增大接觸面粗糙變滾動為滑動。
⑵理論上減少磨擦的方式有:降低壓力接觸面變光滑、變滑動為滾動(滾動軸承)使接觸面彼此分開(加潤滑油)。
八年級數(shù)學上冊《摩擦力》知識點備考篇2
1、摩擦力定義:
當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的表面上相對運動(或有相對運動的趨勢)時,遭到的制約相對運動(或妨礙相對運動趨勢)的力,叫磨擦力,可分為靜磨擦力和滑動磨擦力。
2、摩擦力形成條件:
①接觸面粗糙;②相互接觸的物體間有彈力;③接觸面間有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
說明:三個條件缺一不可,非常要注意“相對”的理解。
3、摩擦力的方向:
①靜磨擦力的方向總跟接觸面相切,并與相對運動趨勢方向相反。
②滑動磨擦力的方向總跟接觸面相切,并與相對運動方向相反。
說明:(1)“與相對運動方向相反”不能等同于“與運動方向相反”。
滑動磨擦力方向可能與運動方向相同,可能與運動方向相反,可能與運動方向成一傾角。
(2)滑動磨擦力可能起動力作用,也可能起阻力作用。
4、摩擦力的大小:
(1)靜磨擦力的大小:
①與相對運動趨勢的強弱有關,趨勢越強,靜磨擦力越大,但不能超過最大靜磨擦力,即0≤f≤fm但跟接觸面互相擠壓力FN無直接關系。具體大小可由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結合動力學規(guī)律求解。
②最大靜磨擦力略小于滑動磨擦力,在小學階段討論問題時,如無特殊說明,可覺得它們數(shù)值相等。
③效果:妨礙物體的相對運動趨勢,但不一定制約物體的運動,可以是動力,也可以是阻力。
(2)滑動磨擦力的大小:
滑動磨擦力跟壓力成反比,也就是跟一個物體對另一個物體表面的垂直斥力成反比。
公式:F=μFN(F表示滑動磨擦力大小,F(xiàn)N表示正壓力的大小,μ叫動磨擦質(zhì)數(shù))。
說明:
①FN表示兩物體表面間的壓力,性質(zhì)上屬于彈力,不是重力,更多的情況需結合運動情況與平衡條件加以確定。
②μ與接觸面的材料、接觸面的情況有關,無單位。
③滑動磨擦力大小,與相對運動的速率大小無關。
5、摩擦力的療效:
總是制約物體間的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但并不總是制約物體的運動,可能是動力,也可能是阻力。
說明:滑動磨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的大小、物體運動的速率和加速度無關,只由動磨擦質(zhì)數(shù)和正壓力兩個誘因決定,而動磨擦質(zhì)數(shù)由兩接觸面材料的性質(zhì)和粗糙程度有關.
八年級數(shù)學上冊《摩擦力》知識點備考篇3
1.磨擦力
兩個互相接觸的物體,當它們要發(fā)生或早已發(fā)生相對運動時在接觸面形成一種制約相對運動的力,叫磨擦力。
2.磨擦力形成的條件
(1)兩物接觸并擠壓。
(2)接觸面粗糙。
(3)即將發(fā)生或早已發(fā)生相對運動。
3.磨擦力的分類
(1)靜磨擦力:即將發(fā)生相對運動時形成的磨擦力叫靜磨擦力。
(2)滑動磨擦力:相對運動屬于滑動,則形成的磨擦力叫滑動磨擦力。
(3)滾動磨擦力:相對運動屬于滾動,則形成的磨擦力叫滾動磨擦力。
4.滑動磨擦力
(1)決定誘因:物體間的壓力大小、粗糙程度。
(2)方向:與相對運動方向相反。
(3)探究方式:控制變量法。
5.減小與減少磨擦的方式
(1)減小磨擦的主要方式:
①增大壓力;
②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
③變滾動為滑動。
(2)減少磨擦的主要方式:
①減少壓力;
②使接觸面光滑些;
③用滾動取代滑動;
④使接觸面分離。
八年級數(shù)學上冊《摩擦力》知識點備考篇4
常用的中學數(shù)學實驗技巧之控制變量法
在中學數(shù)學實驗中,常有多個誘因在變化,導致規(guī)律不易表現(xiàn)下來,這時可以先控制一些數(shù)學量不變,依次研究某一個誘因的影響和借助。控制變量法是科學探究中的重要思想方式,廣泛地運用在各類科學探求和科學實驗研究之中。
常用的`中學數(shù)學實驗方式之等效取代法
等效取代法是在保證某種療效相同的前提下,將實際的、復雜的數(shù)學問題和化學過程轉化為等效的、簡單的、易于研究的化學實驗問題和化學實驗過程來研究和處理的方式。等效取代法是數(shù)學方式既是科學家研究問題的方式,也是小學中學生在學習化學中常用的技巧。
力學知識點
1、實驗室常用濕度計是借助液體熱脹冷縮的性質(zhì)制成的。
2、人的正常溫度約為36、5℃。
3、體溫計使用前要下甩,讀數(shù)時可以離開人體。
4、物質(zhì)由分子組成,分子間有縫隙,分子間存在互相作用的引力和作用力。
5、擴散現(xiàn)象說明分子在不停歇的運動著;氣溫越高,分子運動越劇烈。
6、密度和比熱容是物質(zhì)本身的屬性。
7、沿海地區(qū)早晚、四季溫差較小是由于水的比熱容大(供暖供熱、發(fā)動機的冷卻系統(tǒng))。
8、物體氣溫下降內(nèi)能一定降低(對)。
9、物體內(nèi)能降低體溫一定下降(錯,冰變?yōu)樗?。
10、改變內(nèi)能的兩種方式:做功和熱傳遞(等效的)。
11、熱機的做功沖程是把內(nèi)能轉化為機械能。
八年級數(shù)學上冊《摩擦力》知識點備考篇5
(1)滑動磨擦力: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表面上相當于另一個物體滑動的時侯,要遭到另一個物體制約它相對滑動的力,這些力稱作滑動磨擦力。
說明:
①摩擦力的形成是因為物體表面不光滑導致的。
②摩擦力具有互相性。
ⅰ滑動磨擦力的形成條件:
A.兩個物體互相接觸;
B.兩物體發(fā)生形變;
C.兩物體發(fā)生了相對滑動;
D.接觸面不光滑。
ⅱ滑動磨擦力的方向:總跟接觸面相切,并跟物體的相對運動方向相反。
說明:
①與相對運動方向相反不能等同于與運動方向相反
②滑動磨擦力可能起動力作用,也可能起阻力作用。
ⅲ滑動磨擦力的大小:F=FN
說明:
①FN兩物體表面間的壓力,性質(zhì)上屬于彈力,不是重力。應具體剖析。
②與接觸面的材料、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無單位。
③滑動磨擦力大小,與相對運動的速率大小無關。
ⅳ療效:總是制約物體間的相對運動,但并不總是制約物體的運動。
ⅴ滾動磨擦: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上滾動時形成的磨擦,滾動磨擦比滑動磨擦要小得多。
(2)靜磨擦力:兩相對靜止的相接觸的物體間,因為存在相對運動的趨勢而形成的磨擦力。
說明:靜磨擦力的作用具有互相性。
ⅰ靜磨擦力的形成條件:A.兩物體相接觸;B.相接觸面不光滑;C.兩物體有形變;D.兩物體有相對運動趨勢。
ⅱ靜磨擦力的方向:總跟接觸面相切,并總跟物體的相對運動趨勢相反。
說明:
①運動的物體可以遭到靜磨擦力的作用。
②靜磨擦力的方向可以與運動方向相同初二物理摩擦力公式,可以相反,還可以成任一傾角。
③靜磨擦力可以是阻力也可以是動力。
ⅲ靜磨擦力的大小:兩物體間的靜磨擦力的取值范圍0<FFm,其中Fm為兩個物體間的最大靜磨擦力。靜磨擦力的大小應按照實際運動情況,借助平衡條件或牛頓運動定理進行估算。
說明:
①靜磨擦力是被動力,其作用是與使物體形成運動趨勢的力相平衡,在取值范圍內(nèi)是按照物體的須要取值,所以與正壓力無關。
②最大靜磨擦力大小決定于正壓力與最大靜磨擦質(zhì)數(shù)(選學)Fm=sFN。
ⅳ療效:總是制約物體間的相對運動的趨勢。
對物體進行受力剖析是解決熱學問題的基礎,是研究熱學的重要方式,受力剖析的程序是:
1.按照題意選定適當?shù)难芯繉ο螅x定研究對象的原則是要使對物體的研究處理盡量簡便,研究對象可以是單個物體,也可以是幾個物體組成的系統(tǒng)。
2.把研究對象從周圍的環(huán)境中隔離下來,根據(jù)先場力,再接觸力的次序對物體進行受力剖析,并畫出物體的受力示意圖初二物理摩擦力公式,這些技巧常稱為隔離法。
3.對物體受力剖析時,應注意一下幾點:
(1)不要把研究對象所受的力與它對其它物體的斥力相混淆。
(2)對于作用在物體上的每一個力都必須明晰它的來源,不能無中生有。
(3)剖析的是物體受什么性質(zhì)力,不要把療效力與性質(zhì)力重復剖析。
力分解問題的關鍵是按照力的作用療效畫出力的平行四邊形,接著就轉化為一個按照已知邊角關系求解的幾何問題
【八年級數(shù)學上冊《摩擦力》知識點備考匯總】相關文章:
八年級數(shù)學上冊《摩擦力》知識點的備考11-12
化學上冊初一知識點備考07-30
2018湖南中考化學磨擦力備考資料08-25
中學選修一數(shù)學磨擦力知識點10-28
化學八年級上冊知識點02-23
八年級上冊化學知識點01-20
八年級上冊化學知識點08-18
2018湖南中考化學考試磨擦力備考資料08-25
八年級上冊人教版數(shù)學知識點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