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3.5
0.2
85.7%
0.1
4.5
0.2
88.9%
(1)請你強調表格中不合理的地方,并說出你覺得不合理的理由.
(2)聰明的小明仔細分析了實驗表格,他發覺了一個欣慰的推論,使用此滑輻條時拉力一定大于物重。請你對此推論進行評價.
8、在探究"滑車架機械效率與物重關系"的實驗中,用同一滑車架裝置做了三次實驗,檢測的數據如下表:
實驗
次數
鉤碼重G/N
鉤碼上升高度h/m
拉力
F/N
繩端聯通距離s/m
機械效率
η/%
0.1
0.6
0.3
55.6
0.1
0.9
0.3
74.1
0.1
1.1
0.3
90.9
下圖是某公司的一幅廣告宣傳畫:一個巨大的滑輪提起一個小皮箱,宣傳文字寫著"事無大小,必盡竭力"。
(1)請你剖析上述實驗數據,得出機械效率與物重的定性關系;
(2)借助這個關系對這幅宣傳畫發表自己的評介
9、將重物從樓下遷往樓上是很辛苦的。一位朋友想運用所學的知識設計了一個升降裝置,用電動機提供動力將物體拉上樓,經過班內同事交流確定以下兩套方案,如甲乙兩圖,請你對兩套方案進行對比,做出評價.
10、(2007上海)小強在測滑車架的機械效率時,記錄了如下的實驗數據:(不計繩重和磨擦)
(1)依照下表的數據可以估算出滑車架的機械效率為。
(2)請幫助小強畫出該滑車架的繞線形式。
(3)當動滑輪重為N時,使用該滑車架提起2N重的鉤碼恰好不省力。
11、(2007貴陽)小明對"斜面的機械效率與哪些誘因有關?"這一課題,提出了如下一些值得探究的推測:
①斜面的機械效率與斜面的傾斜程度有關;
②斜面的機械效率與斜面的粗糙程度有關;
③斜面的機械效率與斜面的寬度有關;
④斜面的機械效率與物體的重力有關。
給你如圖所示的裝置,請你選擇上述猜測中的一項,并解答下述問題:
(1)你選擇的推測是(填寫序號)
(2)要用圖中的器材完成你選擇的探究,還要補充的器材是:(起碼寫出兩種)
(3)在實驗探究的過程中,須要控制不變的誘因有:
①;②;③。
12、(2005蘇州)在做"測滑車架機械效率"的實驗中,小強和朋友們組裝了如圖所示的甲、乙兩個滑車架(每只滑輪重都相同,不計磨擦和繩重)。
(1)對于甲圖所示的滑車架,假如沒有刻度尺,只要測出鉤碼重G,之后豎直向下勻速帶動彈簧秤使鉤碼下降,從彈簧秤上讀出拉力值F,即可算出該滑車架的機械效率η=。
(2)比較甲、乙兩滑車架的機械效率,可知η甲η乙(選填:>、<或
=)。
(3)實驗后小強猜測,對于同一滑車架(比如圖乙),它的機械效率也可能不是固定的,于是他用實驗進行了探究,并證明自己的猜測是正確的。你認
為小強應采用的正確方式是哪些?答:。
13、在"測滑車架機械效率"的實驗中,用同一滑車架進行了兩次實驗,
實驗數據如下表所示.
序號
鉤碼重
G/N
鉤碼上升的高度h/cm
彈簧測力計
的示數F/N
彈簧測力計聯通的距離S/cm
0.6
25
1.1
在表格的空格處,填上合適的數據.
在圖16中用筆劃線取代細繩組裝滑車架.
(3)第1次實驗測得滑車架的機械效率為.
(4)若果將重為3N的鉤碼掛在同一滑車架下,按照題中已有的信息可以判別出這時滑車架的機械效率應在
范圍內.
14、在"檢測滑車架機械效率"的實驗中,小明朋友測的數據如下表所示:
(1)按照表格提供的信息請你幫小明完成滑車架的裝置圖。
鉤碼重/N
彈簧測力計讀數/N
鉤碼聯通的距離/m
彈簧測力計聯通的距離/m
機械效率
1.2
0.1
0.3
(2)在表中空白處寫出機械效率的值。
(3)實驗后小明積極思索假如該滑車架的滑輪個數及繞繩形式不變,改變其
他誘因是否會影響它的機械效率呢?他想可能改變繩子與滑輪之間的磨擦會影
響機械效率。你能夠提出一個推測嗎?并針對你的猜測設計實驗方案。
推測;;
實驗方案:。
15.小明測滑車架機械效率的實驗過程如圖14所示。小明勻速帶動彈簧測力計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如圖丁所示。
(1)按照前面的實驗數據,估算該滑車架做的有用功、總功和機械效率(寫出估算步驟)。
(2)若降低提高鉤碼的個數,該滑車架的機械效率(填"減小"、"不變"或"降低")。影響該滑車架機械效率的誘因還有。
16、某實驗小組在測滑車架機械效率的實驗中得到的數據如表所示,實驗裝置如右圖:
化學量
鉤碼重G(N)
鉤碼上升高度h(
m)
0.1
0.1
0.1
繩端拉力F(N)
1.8
1.4
2.4
繩端聯通距離S(m)
0.3
0.5
0.3
機械效率η
74%
1)通過表中數據可剖析出實驗1是用(填"甲"或"乙")圖做的實驗,實驗2是用(填"甲"或"乙")圖做的實驗。(2分)
(2)請將表中空白處填上恰當的數據。(百分號前保留整數)(2分)
(3)通過實驗1和實驗2的數據剖析可得出推論:使用不同的滑車架,提高相同的重物時,動滑輪的個數越多,滑車架的機械效率。(1分)
(4)比較實驗1和實驗3可得正確推論:使用同一滑車架,____,可以提升滑車架的機械效率。(1分)
17、在探究"滑車架的機械效率與提高物體的重力大小是否有關"的實驗中,所用的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另外提供的實驗器材還有:一把刻度尺、鉤碼(質量未知)若干。
(1)請畫出記錄實驗數據的表格,并寫出用直接檢測的數學量表示的機械效率表達式。
①記錄實驗數據的表格:
②用直接檢測化學量表示的機械效率抒發:。
(2)在實驗中勻速提高物體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如圖(乙)所示,則拉力的大小N。假如拉彈簧測力計時使勁較大,使物體運動的速率越來越大了,則測得的滑車架的機械效率將
(填"偏大"、"偏小"或"不變")。
18、同學們在探究"影響滑車架機械效率高低的誘因"時提出了下述假定:滑車架機械效率高低可能與動滑輪重有關;滑車架機械效率高低可能與被提物重有關;滑車架機械效率高低可能與承重繩子段數有關。
一位朋友設計了如圖5所示的四個滑車架,并將所滑實驗數據填入下表:
實
驗次數
動滑輪重/N
物重/N
拉力/N
繩子的股數n
機械效率η
1.67
2.5
實驗時,應、__
帶動彈簧測力計,使鉤碼上升,并由彈簧
測力計讀出繩子自由端的
的大??;同時用測出鉤碼升
高的高度人。
(2)在表中填上四次實驗的繩子的股數n和
機械效率。
(3)按照實驗和(填①、②、
③、④)可知,滑車架機械效率高低與被提物重有關;圖5
(4)按照實驗②和③可知,滑車架提高相同重物時,動滑輪越重,機械效率越;
(5)通過實驗可以發覺,不同滑車架提高相同重物時,動滑輪越重,機械效率越;
(6)要研究滑車架機械率高低是否與物體提高高度有關,應當選用(填"同一"或"不同")滑車架,提高(填"相同"或"不同")的高度去研究。
19、某實驗小組在"測滑車架機械效率"的實驗中得到的數據如下表所示,第1、2、3次實驗裝置分別如圖27中的甲、乙、丙所示。
次數
鉤碼重G/N
鉤碼上升高度h/m
有用功W有用/J
測力計拉力F/N
測力計聯通距離S/m
總功
W總/J
機械效率η
0.1
0.2
0.9
0.3
0.27
74.1%
0.1
0.4
1.6
0.3
0.48
83.8%
0.1
1.1
0.5
0.55
(1)比較第1次實驗和第2次實驗,可得推論:使用同樣的滑車架,提起的鉤碼越重,滑車架的機械效率越。
(2)第3次實驗中所做的有用功是,機械效率是
(3)第3次實驗中動滑輪個數比第2次實驗多,動滑輪自重減小,使動滑輪所做的額外功(選填"減小"或"降低"),因此.由第2、3次實驗可知:滑車架的機械效率與動滑輪自重大小有關。
(4)綜合上述推論,增強機械效率的方式有減小有用功,額外功(選填"減小"或"降低")。
20、做化學實驗要遵守實事求是的原則。芳芳朋友根據圖6所示裝置對動滑輪特征進行了探究,記錄的數據如下表:
通過剖析數據。她認為與"使用動滑輪能省一半的力"的推論誤差較大。你一定也做過這樣的實驗,回想你的
實驗經歷,回答下述問題:
(1)該實驗中出現這樣結果的主要誘因是哪些?除此之外還應滿足哪些條件時"使用動滑輪能省一半的力"?
(2)剖析表中數據你還發覺該裝置的機械效率隨物重的減小怎
樣變化?
21、在探究滑車架機械效率的實驗課上,朋友們借助老師提供的器材組裝了多種滑車架;
(1)請你在上圖中任選兩圖,推測它們的效率是否相同,假若不同可能是哪些誘因影響了它們的效率?
(2)請你按照你的猜測,設計合理的實驗步驟來驗證它;
(3)按照可能出現的現象寫出實驗推論
參考答案:
1、
(1)同一滑車架,提起的物重越重,滑車架的機械效率越高
(2)不同的滑車架機械效率不同,且在物重相同時,動滑輪越重,滑車架的機械效率越低
2、18cm或5cm、80%、滑車架的機械效率與物體提高的高度無關
(2)滑車架的繞線形式、相同、做的有用功相同,做的額外功也相同、滑車架的機械效率與繞線形式無關、滑車架的機械效率與物體被提高的速率無關
3、0.25、0.21、有用功小于總功、測力計的示數讀錯、92.6%
4、測拉力時沒有使測力計勻速上升,導致檢測的力不確切、滑輪的輪與軸間的磨擦力大小不同
5、不充分滑輪組機械效率實驗,由于他只采用了此滑車架進行了三次實驗,應當換用不同的滑車架再進行實驗,推論都會更可靠。
6、(1)、在靜止時讀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應在勻速運動過程中讀數
(2)、探究機械效率與物重關系時,換用了不同的滑車架,應用同一個滑車架進行實驗
(3)、探究機械效率與什么誘因有關,而得到的推論是只與物重有關
7、(1)平均機械效率一欄不合理,物重發生改變時,機械效率已然發生改變,求平均機械效率無意義。
(2)不正確,他只探究了物重小于1N時的情況,應再探究物重等于1N和物重大于1N時的情況。
8、甲的機械效率比乙的高、物重太大時,甲提不上去、乙比甲省力
9、(1)同一滑車架,物重越重,滑車架的機械效率越高
(2)物重越小,滑車架的機械效率越低
10、不考慮磨擦和繩重時,F=(G+G動)/n,代入η=
,得η=G/(G+G動),代入數據可求得η=80%。由表格中數據可知,s=2h,所以
繞線時,要有2股繩子吊起動滑輪。按照滑車架省力公式F=(G+G動)/2滑輪組機械效率實驗,不省力即F=G物=2N,解得G動=2N。
11、(1)任選其中一個均可(2)(3)見下表
選擇
補充器材
控制誘因
①
彈簧測力計,刻度尺
斜面長、斜面的粗糙程度、物體重
②
彈簧測力計,刻度尺,浴巾
斜面長、斜面高、物體重
③
彈簧測力計,刻度尺
斜面高、斜面的粗糙程度、物體重
④
彈簧測力計,刻度尺,不同重物
斜面長、斜面高、斜面的粗糙程度
12、(1)η=
;(2)>;(3)用相同的滑車架提高不同的數目的鉤碼,分別測出相應的機械效率,之后進行比較,得出推論。
13、()、40(2)略(3)66.7﹪(4)66.7%〈η〈72.7%
14、(1)略(2)83.3%(3)略
15、⑴根據題目的實驗數據獲知:
物體重G=2.0N,彈簧測力計拉力
F=0.8N,物體下降H=0.1m,彈簧測力計聯通的距離L=0.3m
按照W=FS得:W有=GH=2.0N×0.1m=0.2J
W總=FL=0.8N×0.3m=0.24J
η=W有/W總=0.2J/0.24J=83.3﹪
⑵增大動滑輪重繩的重及機械的磨擦
16、(1)甲、乙(2)74%83%(3)越低(4)物重越重,滑車架的機械效率越低
17、
次數
鉤碼重G/N
鉤碼上升高度h/m
有用功W有用/J
測力計拉力F/N
測力計聯通距離S/m
總功
W總/J
機械效率η
(2)Gh/FS×100%(3)0.8N、偏小
18、(1)勻速、向上、拉力大小刻度尺(2)3、3、3、266.7%、80%、66.7%、80%
(3)①、②(4)低(5)低(6)同一、不同
19、(1)、高(2)、0.472.7%(3)減?。?)減少
20、(1)繩與輪間的磨擦、動滑輪重使用輕質的滑輪
(2)、同一滑車架,機械效率隨物重的減小而減小
21、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