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八年級數學下冊第五章《透鏡及其應用》凸透鏡成像規律課件(新版)新人教版.doc》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教育資源-天天文庫。
1、凸透鏡成像規律一、知識點睛1.凸透鏡成像規律成像特點成像條件倒立、縮小、實像u>2ffv)倒立、等大、實像u=2fv=2f(u=v)倒立、放大、實像f2f(u
2、是。二、精講精練【板塊一】凸透鏡成像規律1.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實驗中,(1)讓凸透鏡正對著太陽,得到圖甲所示的光路圖,由圖可知,凸透鏡對光線有____作用,該凸透鏡的焦距為。(2)借助圖乙裝置進行以下操作:①調節燭焰、凸透鏡和光屏的高度,使它們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其目的是使像能成在。②當燭焰距凸透鏡30cm時,聯通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個清晰的倒立、_____(選填“放大”或“縮小”)的虛像,在照像機和投影儀中,成像情況與此類似的是;③將蠟燭移到距凸透鏡5cm處,無論如何
3、調節光屏,光屏上仍然接收不到清晰的像,這時應從側透過凸透鏡直接觀察(選填“左”或“右”)。(3)下表是小華朋友實驗時記錄的幾組數據:實驗次數物距u/cm像距v/cm物高l/cm像高h/cm552.從表中的數據可以看出:當像距大于物距時,像高與物高的比值;當像距等于物距時,像高與物高的比值;當像距小于物距時,像高與物高的比值。(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第2題圖(4)在研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光屏
4、上呈現了燭焰倒立清晰的像。若果除去光屏,耳朵在A處(選填“能”或“不能”)聽到這個像,緣由是。1.如圖是小偉通過實驗得到的凸透鏡的像距v和物距u關系的圖像。由圖可知凸透鏡的焦距是;當物距為30cm時的成像特性可應用于(填“照相機”、“投影儀”或“放大鏡”)。第5題圖2.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當燭焰、透鏡及光屏的相對位置如圖所示時,恰能在光屏上得到
5、一個清晰的像。下述哪種光學器材的成像原理與其相同()A.放大鏡B.斜視鏡C.投影儀第4題圖D.拍照機3.如圖所示,a、b、c、d是距凸透鏡不同距離的四個點。F為焦點。下述幾種光學儀器的成像原理與物體在不同點時的成像情況相對應,下述說法正確的是()A.幻燈機是依據物體放到c點時的成像特性制成的B.拍照機是依據物體放到d點時的成像特性制成的C.使用放大鏡時的成像情況與物體放到a點時的成像情況相像D.人眼看物體時的成像情況與物體放到F點時的成像情況相像4.如下圖所示是借助民航攝影拍攝到的某城市一角,假如拍攝時所用照相機的鏡頭焦距是50mm,則膠卷到
6、鏡頭的距離應()A.小于.小于50mm大于.大于50mmD.等于50mm1.一個物體在凸透鏡前20cm處時,在透鏡另左側的光屏上成一個倒立、縮小的虛像,則該凸透鏡的焦距f符合()A.10cm<f<20cmB.f>10cmC.f<10cmD.f>20cm2.物體從距凸透鏡12cm移到距凸透鏡18cm的過程中,調整光屏的位置,總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由此可知,此凸透鏡的焦距可能是()A.6cmB.10cmC.16cmD.20cm3.一凸透鏡的焦距是10cm,將燃起的蠟燭從離凸透鏡50cm處移到15cm處的過程中,像的
7、大小和像距的變化情況是()A.像變大,像距變小B.像變大,像距變大C.像變小,像距變小D.像變小,像距變大第9題圖4.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當燭焰、凸透鏡、光屏坐落如圖所示的位置時,燭焰在光屏上呈現一個清晰放大的像。要使燭焰在光屏上呈現一個清晰縮小的像八年級凸透鏡成像規律,調節的方式是()A.透鏡不動,蠟燭遠離透鏡聯通,光屏緊靠透鏡聯通B.透鏡不動八年級凸透鏡成像規律,蠟燭遠離透鏡聯通,光屏遠離透鏡聯通C.透鏡不動,蠟燭緊靠透鏡聯通,光屏遠離透鏡聯通D.透鏡不動,蠟燭緊靠透鏡聯通,光屏緊靠透鏡聯通5.照集體像時,發覺有人沒有步入鏡頭,應當怎樣調節()A.拍照機向人移近,
8、減小黑箱的寬度第11題圖B.拍照機離人遠些,減少黑箱的寬度C.拍照機向人移近,減小黑箱的寬度D.拍照機離人遠些,減小黑箱的寬度6.小明做“研究散光眼的矯治”實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