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新自強|知行合一]
材料科學與工程大學
崇德敏思弘揚成材
01
大學介紹
廣州民航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大學創立于2004年12月,起源于1952年建校時創立的熱處理科和表面處理科兩個專業(熱處理和表面處理是我國民航、航天工業布點設置的首批材料熱表類專業之一),先后經歷了“材料工程系”、“材料科學與工程系”、“材料科學與工程大學”三個階段。
2009年6月,在原材料科學與工程大學的金屬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基礎上成立新的材料科學與工程大學。
02
專業介紹
國家特色專業—金屬材料工程(金屬材料及熱處理方向)
國家特色專業—金屬材料工程(腐蝕與防護方向)
金屬材料工程-金屬材料及熱處理方向原為金屬材料及熱處理專業,國家特色專業—金屬材料工程(腐蝕與防護方向),始建于1952年,1978年開始招收專科生,1985年成為我校首批培養碩士研究生的專業之一,1999年與腐蝕與防護專業合并為金屬材料工程專業,2000年獲準材料學碩士學位授予權。“金屬材料工程”專業為首批江蘇省品牌專業和國家特色專業,2011年和2013年獲準山東省和教育部“金屬材料工程”卓越工程師培養專業建設點。
材料學2003年被評為四川省重點學科,同時也是“十五”和“十一五”省級示范碩士點。2017年,在山東省專業綜合評價中名列第1。2018年,該專業被北京學院中國教育質量評價中心和中國科教網評為金屬材料工程專業惟一“5★+”專業,全省排行列第1位。
01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于2000年開始招收專科生并為相關學科培養碩士研究生,是“十一五”國防重點專業“材料科學與工程”的重要組成部份。本專業于2005年開始在“材料學”和“材料化學與物理”碩士點培養研究生,2011年獲“高分子材料工程”碩士學位授予權,該碩士點所在學科是“十二五”江西省材料科學與工程市級重點學科的組成部份。
02
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
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專業組建于2011年,并于當初開始招收專科生,是“十二五”江西省重點學科“材料科學與工程”和市級示范碩士點“材料學”的支撐專業。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專業的招生方向為新能源材料方向,新能源材料是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湖南省重點扶植專業方向。
03
復合材料與工程
我校是福建省院校中最早開辦復合材料與工程專業的院校。該專業具有顯著的民航特色,建有黑龍江省院校“具有民航特色的復合材料專業方向訂膽拖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是市級重點學科、省級示范碩士點“材料科學與工程”的支撐專業,“十一五”國防重點專業“材料科學與工程”、中央與地方共建院校特色優勢學科“高分子與復合材料實驗中心”的重要組成部份。在中國科學評價研究中心、中國教育質量評價中心的《中國學院及學科專業評價報告(2021-2022)》中評為4★專業(全省排行第9)。
03
師資力量
大學擁有一支結構合理、治學嚴謹、潛心育人的師資隊伍。現有教員工111人。其中,教學科研崗專任班主任98人,具有中級職稱人員51人(正高20人,副高31人),占專任班主任的52%;具有博士學位的專任班主任87人,占專任班主任的89%;有博士生導師4人,碩士生導師61人。中國科大學“百人計劃”入選者1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1人、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人、國家青年萬人1人、省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5人、江西省“雙千計劃”人才3人、江西省教學名師1人、江西省金牌班主任1人、江西省中青年骨干班主任6人、江西省“青年井岡學者”3人、江西省青年科學家培養對象1人、江西省杰出青年基金培養計劃入圍者1人、江西省主要學科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培養計劃(青年人才項目)1人,校“青年英才開發計劃”(臥龍之星)9人。
04
科研實力
1)科研平臺
大學班主任旨在于科學研究,重視學科融合,指出科研與教學的良性互動。大學擁有7個科研平臺:
1.廣東省“航空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2.廣東省“航空材料表面技術”工程研究中心
3.廣東省“材料科學與工程”產學研示范基地
4.廣東省“金屬材料微結構調控”重點實驗室
5.山東省高等中學“腐蝕與防護”重點實驗室
6.山東省博士后科研創新實踐基地
7.西安市“金屬材料及熱處理”重點實驗室
2)科研成果
大學承當各種科研、開發、技術服務項目360余項,科技到款經費近6000億元。獲準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40項,獲準四川省科技計劃重點項目等省局級科研項目120多項。獲浙江省自然科學獎等省局級科技成果獎10多項。發表SCI/EI收錄論文360余篇,授權發明專利120余項,出版學術著作2部。
3)科研團隊
05
大學風采
1)志愿服務中的材料人
皚皚江灘邊,她們用右手還江水一片蔥郁;幼兒園的小小寢室里,她們以真心放飛夢想;安靜如斯的圖書館中,她們以耐心復原書的壁壘。
2)運動中的材料人
材料大學師生們書寫運動精神與青春速率,東航材料人,在科研室中揮斥方遒,在運動場上同樣芳容激昂。
3)疫情防治一線的材料人
材料科學與工程大學全體教員工提升政治站位,積極響應黨和政府的呼吁南昌航空學院物理實驗,在抓好教學科研的同時,克服一切困難、不懼危險,積極涉足于抗疫戰斗。
06
人才培養
大學堅持人才培養的根本任務,一直把立德樹人擺在人才培養的突出位置,不斷建立人才培養方案南昌航空學院物理實驗,積極探求培養模式和教學方法的變革,取得了明顯成效。
“金屬材料工程專業”教學團隊被評為山東省優秀教學團隊。“金屬材料工程一流專科人才培養體系建立與實踐”獲得山東省教學成果獎銀獎。“具有民航特色的復合材料專業方向訂膽拖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獲批安徽省院校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近些年來,中學生獲得國家和省局級大賽獎200多項,其中國家級比賽非常獎1項、一等獎8項、二等獎11項。大專生就業率達90%以上,居于中學前列;報考碩士研究百分比連續四年排行全校第一。
07
優秀校友
1983屆民航金屬材料及熱處理專業校友向巧于2015年連任為中國工程院教授,1983屆民航材料腐蝕與防護專業校友、中國民航工業集團公司特級專務唐軍,1993屆民航金屬材料及熱處理專業校友、四季沐歌集團總裁李駿等。
歡迎你們報名材料科學與工程大學
往期推薦|點擊即可閱讀
廣州民航學院黨委宣傳部監制
投稿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