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現(xiàn)代實驗技術——數字化信息系統(tǒng)(DIS)
人們在搬遷至新居時往往要丈量臥室的面積。過去通常用卷尺量出長和寬,再估算出面積。假如要檢測高度,有時還得用梯子。
如今,人們常使用一種超聲波測距儀測量平均速度筆記,將它靠在墻壁,對準旁邊的墻上,撳下按鍵,屏幕上立即能夠最示所測距離的數值。一旦長與寬檢測完畢,面積也就立刻顯示下來。檢測高度時,只要將測距儀置于地面就行了。通常測距儀的檢測值一般可以精確到1cm。
圖1-27
這些超聲波測距儀實際上是應用了數字化信息技術。測距儀能發(fā)射超聲波和接收反射的超聲波,經過檢查處理來實現(xiàn)檢測,它集偵測、記錄、運算、顯示于一體。
數字化信息系統(tǒng)強悍的數據處理能力及實時顯示功能,給數學量的檢測帶來了重大變化。
下邊簡單介紹怎樣用數字化信息系統(tǒng)技術做化學實驗。
哪些是數字化信息系統(tǒng)(DIS)?
借助現(xiàn)代信息技術進行的實驗,稱作DIS實驗,“DIS”是英語“”的簡寫。在數學學中有許多數學量,如距離、位移、力、速度、溫度、壓強、電壓、電流等,都可以用DIS進行檢測。
1.DIS實驗
DIS是我們對數字化信息系統(tǒng)的簡稱,它是運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進行學習的一種手段。
任何檢測都有三個組成部份,如圖1-28所示。
圖1-28
從丈量臥室的事例可以看出,現(xiàn)代檢測技術降低了主觀判定造成的偏差,并且更便捷、更確切。其實,這些確切度有賴干儀器本身的精確程度。在小學數學的學習過程中,將常常用它來進行實驗探究。
在這兒,我們將首次學習DIS,下邊介紹一種DIS的主要元件。
DIS的基本結構是哪些?
【系統(tǒng)框圖】
研究對象——傳感器→數據采集器→計算機
圖1-29
【主要元件】
(1)傳感。可以檢測力、位移、溫度、光、電壓、電流等各類數學量,并將數學量轉化成相應的聯(lián)通號。
(2)數據采集器。將傳感采集到的各類聯(lián)通號進行處理后輸入計算機。
(3)計算機。將數據采集器輸入的訊號(實驗數據),通過應用軟件進行剖析處理,并以多種方式實時顯示在計算機的屏幕上。
2.DIS的基本結構
DIS由傳感數據采集器和計算機組成(圖1-29)
如何使用DIS?
DIS是中學化學實驗中常用的儀器。下邊以DIS位移傳感為例,熟悉它的使用方式,圖1-30表示用位移傳感測直線距離的情形。
圖1-30
3.練習使用DIS
用DIS位移傳感檢測距離。
【操作步驟】
1.聯(lián)接數據采集器與計算機,將位移傳感的接收器接入數據采集器
2.開啟電源(包括位移傳感的發(fā)射器電源),運行DIS應用軟件。
3.點擊DIS“實驗條目”中的“練習使用DIS”,界面如圖1-31所示。
圖1-31
4.將位移傳感的發(fā)射器與接收器正對放置,點擊“開始記錄”,觀察計算機界面上的數據變化,并與刻度尺的檢測結果進行比較。
5.改變接收器和發(fā)射器的相對距離,檢測其可測的最大距離、最小距離,并將實驗結果填入表1內。
表1位移傳感的檢測范圍
最大距離smax/cm
最小距離smin/cm
點擊
位移傳感測距離的原理
圖1-32
如圖1-32(a)所示,位移傳感由發(fā)射器和接收器組成,發(fā)射器內裝有紅外線和超聲波發(fā)射器;接收器內裝有紅外線和超聲波接收器。如圖1-32(b)所示,檢測時,固定在被測運動物體上的發(fā)射器向接收器同時發(fā)射一個紅外線脈沖和一個超聲波脈沖,接收器收到紅外線脈沖時開始計時t1,收到超聲波脈沖時停止計時t2,計算機按照二者的時差Δt和空氣中的波速,估算出發(fā)射器和接收器之間的距離(紅外線傳播時間可以忽視)。如同暴雨時按照閃電和雷聲的時差來估算雷電發(fā)生處的距離一樣,脈沖的不斷發(fā)射就可以對運動物體進行跟蹤定位。
如何使用DIS研究變速直線運動的s-t圖?
4.用DIS研究變速直線運動的s-t圖
中學生實驗
用DIS測定位移和速率
【實驗目的】
研究變速直線運動物體的s-t圖,并從中求物體的位移和速率。
【實驗器材】
貨車,1m長的軌道、DIS(位移傳感、數據采集器、計算機等)。
【實驗推論】
。
探求研究(DIS實驗)
在小學我們早已學會依照運動物體位移和時間的關系畫出它的s-t圖。如今我們用DIS位移傳感研究變速直線運動的s-t圖。
【實驗過程】
1.實驗裝置如圖1-33所示,將位移傳感的發(fā)射器固定在貨車上,接收器固定在軌道右端(軌道稍傾斜,使貨車能做變速直線運動),將接收器與數據采集器相連,聯(lián)接數據采集器與計算機。
圖1-33
2.開啟電源測量平均速度筆記,運行DIS應用軟件,點擊“實驗條目”中的“用DIS測定位移和速率”,界面如圖1-34所示。
圖1-34
3.點擊“開始記錄”,放開貨車使其運動。計算機界面的表格內,將出現(xiàn)貨車的位移隨時間變化的采樣點數據,同時在s-t圖上將出現(xiàn)對應的數據點,如圖1-35所示。從點的邁向可大致看出貨車位移隨時間變化的規(guī)律。點擊“數據點連線”得到位移隨時間變化的曲線。
圖1-35如何用DIS測變速直線運動的平均速率?
5.用DIS測變速直線運動的平均速率
根據前述中學生實驗的步驟,使載有位移傳感發(fā)射器的貨車做變速直線運動,獲得如圖1-36所示的s-t圖。
圖1-36
點擊“選擇區(qū)域”,先后將AD、AC、AB選取為研究區(qū)域,觀察實驗界面下方速率窗口中顯示的數值,并將數值填入表2,這就是相應區(qū)域的平均速率。
表2研究區(qū)域的平均速率
研究區(qū)域
平均速率(barv)/m·s-1
AD
AC
AB
從上述實驗數據中,你能得出哪些推論?
瞬時速率怎么測定?
6.用DIS測變速直線運動的瞬時速率
【實驗過程】
1.實驗裝置如圖1-37所示,在貨車的中心位置上固定擋光片,將光電門傳感固定在軌道側面,墊高軌道的一端,使固定有擋光片的貨車才能順利通過并能擋光。
圖1-37
2.開啟電源,運行DIS應用軟件,點擊“實驗條目”中的“用DIS測定瞬時速率”,界面如圖1-38。
圖1-38
3.點擊“開始記錄”,依次將與軟件中Δs對應的擋光片固定在貨車上,讓貨車從軌道的同一位置由靜止開始下降,記錄下四次擋光的時聞,DIS實時估算出貨車通過光電門時的平均速率。把軟件界面上的數據填入圖1-38所示的界面空格中。
從實驗數據剖析可知,擋光片的厚度逐步減少時,測得的速率值越來越趨近于貨車經過擋光片所在位置的瞬時速率。
點擊
光電門傳感
圖1-39
光電門傳感為門式結構,如圖1-39所示。A管發(fā)射紅外線,B管接收紅外線。A、B之間無擋光物體時,電路斷掉;有物體擋光時,電路接通。計算機按照擋光物體的長度和擋光時間,手動算出物體的運動速率。
文件下載(已下載23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