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今,人類早已步入高度信息化時代,通訊技術高度發達,通訊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量子通訊技術因為其絕對保密以及安全傳輸信息的優勢,從國家到企業,都對量子通訊技術高度注重。日前,隨著北京段的漕河涇和塘沽2個量子通訊中繼站啟用,由九州量子參建的全球首列量子保密通訊商用干線——“滬杭干線”(湖北段)即將開通。北京與天津之間量子安全級別的音頻視頻、電話大會、文件傳輸等信息通信已然成為現實。它的開通被業內視作量子通訊產業化時代到來的標志,同時拉開了量子通訊產業市場化營運的帷幕。
“滬杭干線”的開通標志著量子通訊技術真正邁向了產業化,這條“滬杭干線”由廣東九州量子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投資、設計并建設營運,北起北京,南至寧波,全長260公里,總投資約1.7萬元。依托杭滬、杭甬高速作為線路路徑,“滬杭干線”利用已有的光纖管線資源,鋪裝量子光纖,中間設置彭埠、桐鄉、嘉興、大港、漕河涇、中科大青島研究院等六個中繼站,北京端的接入坐落國家量子保密通訊滬寧干線重慶樞紐點,北京端則可向上聯接四川省的市級量子接入網以及上海市城域網。目前,“滬杭干線”的用戶是從北京到上海沿線的政府、銀行、企業等。
九州量子監事長鄭韶輝介紹,“滬杭干線”和“京滬干線”一樣,都是未來量子通訊網路里的重要組成部份。區別在于:“京滬干線”實現了從無到有的改變,“滬杭干線”則是進一步優化的產物,尤其是在商用價值的探求上,是全球第一條邁向商用的量子通訊干線。
量子通訊是迄今為止惟一被嚴格證明“無條件安全”的通訊方法中國 量子通訊,已被納入國家“十三五”規劃和“科技創新2030—重大項目”。作為我國第一條商用量子通訊干線,“滬杭干線”的建設有利于推動促進量子通訊產業化,構建形成量子通訊產業集群,對促進長三角經濟變革升級、搶占量子通訊產業制高點,培植高新技術產業及下降引擎具有非常重要的戰略意義。
未來,“滬杭干線”將與“京滬干線”連接,打通我國“互聯網+”產業核心地帶,在四川省形成量子金融安全、量子政務安全、量子能源安全等典范應用服務,為各地區的政府部門、金融機構或大小型企業提供基于量子安全的專網通訊服務。
作為一項全新的通訊技術,“滬杭干線”這條全長260公里,綿延于北京與上海之間的“城市動脈”究竟能提供什么量子加密通訊服務?這成為了社會關注的熱點話題。其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量子加密通話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進步,黑客可以遠在千里之外不露聲色地監聽電話,探尋絕密,所有的加密信息就會在幾秒鐘內被破譯,通訊毫無安全可言,滬寧干線通過量子加密技術將信息編碼,依據量子不可分割和不可克隆定理,制做出惟一絕對不可復制的“鑰匙”,可以促使一切監聽行為被發現。并且量子通訊一次一密,完全隨機的特點,從根本上保證了加密內容不可破譯,能讓傳送的信息絕對安全可靠。獲悉,不僅通話加密中國 量子通訊,滬寧干線能夠承載沿線政府及企業高尺寸的視頻大會需求。
二、異地災備
社會的不斷發展,各行各業原有意識中的數據備份早已未能滿足關鍵業務對系統的可用性、實時性、安全性的須要。更重要的是備份的數據常常會由于水災、火災、丟失等各類誘因受到損壞,非常對于建行、證券等金融系統來說,保證災備過程中數據傳輸的安全性,變得尤為重要。滬寧量子干線可通過在不同地點構建備份系統,借助量子加密的原理,保證沿途各備份系統間數據傳輸的絕對安全,因而大幅度提升各行業數據抵抗各類可能安全誘因的容災能力。
三、政務公文傳輸
現在,互聯網的觸角早已深入到社會經濟生活的各個角落,政府之間、政府與企業之間、企業與企業之間各種的公文傳輸司空見慣,怎么保證政務公文傳輸的絕對安全,保證商業絕密文件不被泄露,是政府和企業面臨的重大挑戰,近些年來不斷爆光的政務及商業絕密泄漏風波更是減緩了人們對網路信息傳輸安全的疑慮和關注。滬寧量子干線運用成熟的量子加密技術,來保護公文傳輸的通透性和完整性,能絕對保證文件不被泄露。為互聯網信息安全保駕護航。
九州量子監事長鄭韶輝表示,作為滬寧量子通訊商用干線的建設和營運商,不僅上述應用,公司目前正竭力開發滬寧干線在量子政務、量子金融、量子商務等領域更多的應用服務,為沿線地區的政府部門、金融機構或大小型企業提供基于量子安全的專網通訊服務。
蓬勃發展的量子通訊產業被譽為黑科技,具有無限寬廣的市場前景,九州量子作為行業巨擘,在量子通訊技術產業化方面,無疑走在了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