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安培誕辰。
他的本員工作是物理和物理院士,相當于業余研究數學。他只花了很短的時間就研究出了左手螺旋法則、電流互相作用規律,提出了分子電壓假說,發明了電壓計,被譽為熱學領域的牛頓。
本期飾演中,丁主播飾演安培,演示如何丟掉他的懷表。
明天的節目時長大約20分鐘,適宜念書路上或臨睡前父母和小同學一起收聽。
安培
1月20日是安培誕生的日子。
1775年的明天,安培出生于匈牙利。他的本員工作是物理和物理院士,相當于業余研究數學。他只花了很短的時間就研究出了左手螺旋法則、電流互相作用規律,提出了分子電壓假說,發明了電壓計,被譽為熱學領域的牛頓。
連環畫上的安培
他研究熱學只是由于指責莫斯科1820年關于電磁轉換的最新發覺,而他之前仍然敬奉庫倫的電磁無關說。這一研究不要緊,他除了推翻了自己原先的認知,還把莫斯科她們沒有探求到的領域又向前推了一大步。他發覺,通濁度線的電壓方向和所發出的磁場磁力線的方向是有明晰關系的。他找到了一個淺顯易懂的方式來描述這個關系,用手指握拳的坐姿,大手指是電壓方向,這么握拳的拇指旋轉方向就是磁力線方向,這便是知名的手指螺旋法則,也被稱為安培定則。
安培定則
他又繼續研究,發覺兩根通濁度線之間有明晰的斥力,這就是電壓互相作用規律。
安培力實驗裝置
接出來,他探究磁力形成的終極緣由,提出了分子電壓假說。這一假說直至愛因斯坦的年代,才有能力驗證且確實驗證了他的合理智。
安培的分子電壓假說
他還依據電磁斥力的原理,發明了電壓計,可以檢測電壓的大小。后世為了記念他,將電壓硬度的單位定為安培。
安培發明的電壓計
安培能在不是自己專職研究的領域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其二是來自于早年間對科學基礎知識的學習,14歲前他就讀完了20卷的百科全書安培右手定則,18歲就學完了全部物理知識,另一緣由是他做事情時非常專注,以至于一邊思索問題一邊把懷表當石頭給扔了。
安培雕塑
本期的角色大飾演中,丁主播飾演安培,演示他是如何丟掉他的懷表的。
關于聊百
聊個百科是丁丁和丁爸母女倆的百科類音頻聊天節目。
丁丁,10后小女孩,夢想是當一名科學家,最愛看各類百科全書。
丁爸,70后理工男,兼有一顆文青的心,解得了多項式、寫得了文章。
好奇的丁丁和同樣好奇的丁爸,喜歡用好玩的語言,各自的視角,聊我們這個世界的過去、當下和未來。有三天,兄妹倆開始把聊天錄成音頻。
每一次聊天就是一次知識探險,也是一場重新學習。丁丁開始談論黑洞里的高維空間、感嘆莫扎特與薩列里的相愛相殺……丁爸也開始啃原著的《相對論》、惡補基本的視唱知識……
現在,兄妹倆早已聊了一年365期專聊歷史的《聊個明天》,還有專聊名畫名作的《聊個藝術》、古詩典故的《背個詩詞》安培右手定則,以及丁丁游歷世界的散記,等等等等……
這個世界值得我們好好關心,值得我們好好談談,也值得你好好聽聽。
怎么收聽1年365天的聊個明天?
關注“聊個百科”公眾號,步入菜單,選擇“聊個明天”,分月份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