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題點3
平面鏡成像特性及其應用(10年3考)2023年湖北化學「2022版新課標要求」1.探究并了解平面鏡成像時像與物的關系.2.曉得平面鏡成像特性及應用.知識梳理1.
平面鏡成像特性.
.原理光的①特點(1)像的大小與物體的大小②.(2)像和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③.(3)像和物體的連線與鏡面④.(4)平面鏡成的像是⑤____像.【等效敘述】平面鏡所成的實像與物體關于鏡面⑥.【記憶口訣】像物軸對稱(等大、等距)、成實像反射相等相等垂直虛對稱.
.應用(1)成像:梳洗鏡、穿衣鏡、水面等;(2)改變光路:潛望鏡、醫生檢測口腔的反光鏡等注:平面鏡所成像的大小取決于物體的大小,與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無關.續表【知識鏈接】
虛像和實像(1)虛像是由實際光線會聚而成的,能用光屏承接到;(2)平面鏡成的實像是由反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會聚而成的,用光屏承接不到.2.
球面鏡
(1)凸面鏡:反射面是凸面的球面鏡,對光線有⑦作用,能起到擴大視野的作用.如車輛的后視鏡、
街頭路口的反光鏡等.發散(2)凹面鏡:反射面是凹面的球面鏡,對光線有⑧作用.如太陽灶、汽車車燈的反光裝置等.會聚【即時練習】1.(RJ八年級下冊圖4.3-4)如圖所示,藝人對著穿衣鏡畫臉譜,鏡中的像(
)第1題圖A.
是等大虛像B.
是放大實像C.
與藝人關于鏡面對稱D.
是由光的折射產生的√
虛
不變第2題圖
第3題圖
不變3.
平面鏡成像畫圖(2018.3、2013.22)
【教材實驗一遍過】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性(2022版課標必做實驗)【例】
實驗小組的朋友做“探究平面鏡成像特性”的實驗情境如圖1所示.圖11.成像原理:光的;
實驗方式:法.反射等效取代2.實驗器材:帶支架的透明薄玻璃板、兩支完全相同的蠟燭、光屏、白紙、刻度尺、火柴、記號筆.(1)刻度尺的作用:檢測燃起的蠟燭到玻璃板的距離(即物距)和它的像到玻璃板的距離(即像距).(2)帶支架的透明薄玻璃板:①作用是取代平面鏡成像;②玻璃板具有透光性,既能成像,也能透過玻璃板看到旁邊未燃起的蠟燭,以便;③較薄玻璃板的兩個反射面成的像之間的距離很近凸面鏡成像規律示意圖,可以近似地看成一個像,防止形成.
確定像的位置拖影圖1(3)
選用兩支完全相同的蠟燭:在比較像與物的大小關系時,用未燃起的蠟燭確定;在比較像與物的位置關系時,用未燃起蠟燭確定.燃起的蠟燭燃起蠟燭的像的位置
大小位置圖13.實驗環境:本實驗應選擇在(選填“較亮”或“較暗”)的環境中進行,可以使實驗現象較顯著.較暗4.實驗操作及注意事項(1)
先在水平桌面上鋪一張白紙,用記號筆在白紙中間畫一條合適的直線,代表的位置,之后把玻璃板放置在該直線上,這樣放置的目的是確保未燃起的蠟燭能和燃起的蠟燭的像.如圖2所示,若玻璃板沒有豎直放置,蠟燭成的像會偏上或偏下,仍然不能和玻璃板前面未燃起的蠟燭完全重合.圖2平面鏡豎直完全重合(2)
拿一支燃起的蠟燭置于玻璃板前的某一位置,拿另一支(選填“點燃”或“未燃起”)的相同蠟燭在玻璃板前面來回聯通,耳朵從玻璃板____(選填“前”或“后”)面觀察,直到未燃起的蠟燭和燃起的蠟燭的像完全重合,說明像與物的.此時,用記號筆在紙上記下兩支蠟燭相對應的位置,分別作為物體和它的像的位置.未燃起前大小相等(3)
多次改變(選填“點燃”或“未燃起”)的蠟燭的位置,重復以上操作,在紙上獲取多組物與像的位置,這樣操作的目的是(選填“減小實驗偏差”或“得出普遍規律”).若將燃起的蠟燭遠離玻璃板,它的像的大小將(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燃起
得出普遍規律不變(4)
移去未燃起的蠟燭,將光屏置于蠟燭像的位置,(選填“透過”或“不透過”)玻璃板觀察,若光屏上看不到蠟燭的像,則說明平面鏡成的像是____(選填“實”或“虛”)像.不透過虛
相等重合圖35.交流與剖析若測得像到玻璃板的距離和蠟燭到玻璃板的距離不相等,則可能的誘因有:①玻璃板有一定的,測得像和物到反射面的距離存在差值;②用刻度尺檢測距離時存在;③玻璃板后的蠟燭與像沒有.長度偏差完全重合6.實驗推論
平面鏡所成像的大小與物體的大小,像和物體到鏡面的距離,像和物體的連線與鏡面,即像和物體關于鏡面;平面鏡成____(選填“實”或“虛”)像.相等相等垂直對稱虛7.實驗延展(1)
在同樣的實驗環境下,用鍍膜玻璃板實驗比用普通玻璃板實驗成像更清楚,主要緣由是.在白紙上放置玻璃板時,應使玻璃板(選填“有膜”或“無膜”)的那一面的下邊線與之前所畫的直線重合.鍍膜提高了光的反射有膜
不動
圖4
完整圖5
圖6A.
都成完整的像,且兩個像在同一位置B.
各成半個像,合上去成一個完整的像√命題點精準練考向1
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性(2021.18)1.(2021山東18題改編)如圖甲所示,某小組用玻璃板取代平面鏡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性.第1題圖(1)
為了比較像與物到平面鏡的距離,須要的檢測工具是.刻度尺
未燃起(3)
實驗中,在確定玻璃板后的蠟燭和玻璃板前蠟燭的像是否完全重合時,觀察的方式應當是____(填寫字母序號).A.
直接觀察玻璃板后的蠟燭B.
在玻璃板前這兩側不同的位置觀察√(4)
為探究平面鏡所成的像是虛像還是實像,正確的觀察方式是.
直接觀察玻璃板后邊置于像位置的光屏(5)
為否認推論是否可靠,你覺得應采取的操作是保持的位置不變,多次改變的位置,進行觀察.玻璃板燃起的蠟燭(6)
在第(5)問操作過程中,發覺像未能與玻璃板后方的蠟燭重合,導致這個現象最可能的誘因是.蠟燭燃燒變短
√2.(2022四川)小華碰巧間豎直向上見到置于玻璃磚下邊的字發生了錯位.(1)
他想光斜射時才發生偏折,就會出現“池底變淺”的現象.這么,光在垂直入射時,光線不再偏折,就會有“池底變淺”的現象嗎?上述過程,在科學探究中稱作(選填“設計實驗”“提出問題”或“分析論證”).提出問題(2)
①
聯想到“平面鏡成像”找像位置的方式,于是他按如圖甲所示將玻璃磚貼近物體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一張白紙上,標記出物體的位置.根據圖乙的形式沿水平方向觀察物體(觀察盒上的條碼).當看見物體經玻璃磚成的像時,前后聯通小卡片,使小卡片與像在同一個平面上,將小卡片此時的位置標記在白紙上,這樣就找到了放置一塊玻璃磚時__的位置.
物體(條碼)所成像②
隨即,他將玻璃磚離開物體向觀察者聯通一小段距離后進行觀察,發覺像的位置不變,說明玻璃磚與物體的距離_____影響成像位置(選填“會”或“不會”).不會(3)
為了觀察不同長度玻璃的成像情況,他將第二塊相同玻璃磚貼近在第一塊旁邊,如圖丙所示,觀察并記錄像的位置;他再將第三塊相同玻璃磚貼近在前兩塊旁邊,如圖丁所示,觀察并記錄像的位置.記錄數據如圖戊所示.第2題圖戊
2.13②
三次實驗都說明了光在垂直入射時,像的位置會觀察者(選填“靠近”或“遠離”).緊靠(4)
從圖戊的實驗數據還可以得出:玻璃的長度越厚,像與物的距離越____.遠(5)
從以上探究可知,從豎直方向看見的池底比它的實際位置____(選填“淺”或“深”).淺第2題圖戊考向2
平面鏡成像畫圖(2018.3、2013.22)
第3題圖[答案]
如答圖所示
第4題圖[答案]
如答圖所示5.(2022徐州一模)如圖所示,硬幣被桌面封住了,請畫出這名朋友在平面鏡中看見硬幣的光路(只畫一條光線即可).第5題圖[答案]
如答圖所示
第6題圖[答案]
如答圖所示考向3
平面鏡成像特性及其應用7.一游泳運動員站在河邊,見到清亮的水底自己的倒影,當他漸漸蹲下緊靠水時凸面鏡成像規律示意圖,他看見水底自己臉的大小將(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不變8.(2022雙減評估三模)靜謐的海面是天然的平面鏡,水底的“橋”就是海面上橋的像,如圖所示.當湖水水位上漲時,路面的像離海面的距離將_____(
選填“變小”“不變”或“變大”).變大第8題圖
虛等于第9題圖10.小明發覺自己在一面大平面鏡中成了一個完整的像,但一不留神將穿衣鏡打缺了一個角,這么此時小明(
)A.
不能在鏡中成像B.
能成像,但不完整C.
能成一個完整的像,而且比較小D.
成像沒有影響√
第11題圖
√12.(2022揚州一模)如圖為玩具鳥在平面鏡中的成像的示意圖,下述能改變玩具鳥成像位置的是(
)第12題圖A.
豎直上移玩具鳥B.
豎直下移平面鏡C.
改變平面鏡大小D.
像與鏡間放一小木板√
第13題圖A.
&1&
B.
&2&
C.
&3&
D.
&4&
√
12.5
第15題圖
對稱
第16題圖17.(科學思維·批判指責)理發館的墻上上裝有好多平面鏡,客人理發時可以從穿衣鏡里看見自己和周圍景物清晰的像.如圖是酷愛繪畫的某同事畫的一幅理發時的場景圖,圖中出現顯著的錯誤是,你的理論根據是.人面對鏡午時看見自己背后的像平面鏡成的像與物關于鏡面對稱第17題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