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平均速率的檢測講義實驗:檢測物體運動的平均速率實驗原理:實驗器材:貨車、斜面、停表、刻度尺知識學習實驗:檢測平均速率2.實驗原理:1.實驗目的:檢測物體運動的平均速率3.實驗器材:斜面、小車、停表、刻度尺、金屬片(鐵質小書立)知識學習①將一端墊高第四章測量平均速度,略微傾斜,使貨車能主動運動上去,但又不至于太快。②在貨車釋放處,車后端做標記作為起點;在斜面上端卡上金屬片作為終點,用刻度尺量出起點到終點距離就是路程s。(如圖所示)③釋放貨車時,用停表開始計時,車撞擊金屬片時停止計時,得到時間t。④由算出速率。平均速率的檢測注意事項:(1)調整斜面高度時,使貨車正好從斜面上自由滑下,不能太快。(2)練習秒表的操作:啟動、停表、回表。(3)貨車的后端要對齊起始線,由靜止自由釋放。(4)計時與貨車運動要同時,實驗前練習幾次。法(2)上半段路程的時間如何測?方式:t1=tB(3)下半段路程的5檢測單車的平均速率實驗原理:實驗器材:單車、卷尺、停表或腕表實驗步驟:①用尺子繞后輪一周測出輪子的邊長l;②在單車后輪某處拴一紅碎布做記號第四章測量平均速度,騎單車在操場上行駛,從紅繃帶著地開始計時,邊騎邊數單車后輪轉動的圈數,當數到n圈時停止計時,讀出車輪轉n圈所用的時間t;知識點現代測速方式1.時速表在車輛駕駛座位前,有幾個功能各異的儀表,其中有一個就是時速表(如下圖)。
時速表是通過復雜的傳動機構并應用電磁感應原理進行工作的,它可以顯示車輛行駛的瞬時速率。2.雷達測速隨著社會的發展,各類汽車隨之降低,交通狀況顯得越來越嚴峻,這就須要對時速進行適當的控制。這么交通警員是采用哪些方法來發覺超速并及時提醒司機的呢?知識學習(1)實驗的過程中,斜面的斜度大一點好,還是小一點好?斜面的坡渡過小,貨車達不到頂部;斜面的坡渡過大,記錄時間不確切,造成實驗偏差大。(2)金屬片在實驗中有哪些作用?以便檢測時間和讓貨車停止運動。知識學習(3)你的數據和其他同事相同嗎?為何?不相同。由于斜面的斜度、選取路程等不同。(4)偏差主要來自哪幾個方面?一是受工具精度所限;二是檢測者反應速率和讀數偏差;三是裝置光滑度不均勻帶來偏差。知識學習(5)要減少偏差,應注意哪些?安裝時,斜面夾角適中,起止點距離適當大一點好。檢測過程中不要改變斜面的斜度。測同一組數據時保證起止點相同。貨車從斜面頂端靜止釋放。測時間時釋放貨車與開始計時要盡量同步,發生碰撞時馬上停表。對刻度尺和停表讀數要規范確切。1.在一次百米賽跑中,一名運動員前10m的平均速率為8m/s,中間有一段距離的平均速率為12m/s,最后10m的平均速率為9m/s。
假如他的成績是10s,則他全程的平均速率是/s=/h。10362.小明步行的速率為4.5km/h,他家距離校區1.5km。為了不遲到,小明每晚起碼應提早_____min從家里出發。203.小宇家到中學有一條500m長的平直馬路。一次他從中學回去,開始以1m/s的速率行走,當走了一半路程時忽然下起了大雪,他馬上以5m/s的速率跑回去。小宇在前一半路程中所用的時間是,他從中學到家整個過程的平均速率是/s。250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