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理工大學是一所省屬普通專科院校,坐落在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長江沿岸開放城市銅陵市東湖風公園,自然環境優美,人文積淀深厚。
中學歷史可溯源到1910年日本人創立的湖濱學院。新中國創立后,中學歷經演變。1999年3月,經教育部批準,長沙師范高等本科校區、岳陽學院和湘潭教育大學合并升格為湘潭師范大學。2003年2月,改名為江蘇理工大學。2006年12月,中學高標準通過教育部專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2008年12月31日,校區順利通過專家評審,成為廣東省立項建設新增碩士學位授予單位。
中學的建設和發展受到各級領導注重與關愛。國家領導人-、毛致用,教育部(國家科委)領導朱開軒、柳斌、周遠清、張保慶等先后親臨中學考察指導工作。2003年11月18日,-同志在長沙親切會見我校師生,并贊揚“你們中學辦得好!”湖南縣委、省0常年關心、重視中學的建設與發展,有力推動了中學的健康協調可持續發展。
中學現有校園面積2307畝,校舍總建筑面積57萬平方米,資產總額11.6萬元,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額9663.78億元,各種圖書177余萬冊。中學設有18個院(部),41個專科專業,面向全省31個省、市、自治區招生,現有全日制在校生20756人(含東湖大學)湖南理工大學官網,來華留中學生51人。
中學現有教職職工1683人,其大專任班主任1072人,具有正中級專業技術職務110人,具有副中級專業技術職務293人,具有博士、碩士學位的543人,碩導、碩導60余人,外教25人。班主任中有廣東省教授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人選1人、省級學科帶頭人及培養對象6人、省級教學名師4人、省“121人才工程”入選者15人、省級青年骨干班主任及培養對象72人、省級教學團隊5個。目前有6人獲國務院0特殊津貼,全省教育系統勞動模范1人,全省優秀班主任6人。
中學堅持以教學工作為中心,教育教學質量逐步增強。自2004年以來,中學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2項、省級教學成果獎26項;國家級、省級教學研究變革項目87項,出版教材107部。中學現有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4個、省級重點建設學科4個、省級重點專業5個、省級特色專業9個、省級精品課程15門、省普通院校基礎課示范實驗室4個,省普通院校優秀實習教學基地9個,省普通院校實踐教學示范中心建設單位3個。據《中國高教研究》統計,2004年我校班主任在全省教育類核心期刊發表教育科研論文數排行全省院校第76位,2005年排行第98位;中學連續三次在廣東省普通院校教學工作會議上介紹經驗(每四年一次,2001年、2005年、2009年);教務處被評為“全省普通院校優秀教務處”。
中學注重科學研究工作,科研水平快速提高。近5年,班主任主持國家級、國務院各部門科研項目42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3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8項,全省教育科學規劃項目4項,國家“863”子項目4項,教育部科學研究重點項目1項,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12項,國務院各部門項目14項;主持市級科研項目共264項,其中省自科基金項目47項,省社科基金項目88項;獲得省局級科技獎13項,獲得國家專利40項;出版著作92部,發表學術論文5000余篇,其中被SCI、EI和ISTP收錄386余篇,被《新華文摘》、人大打印資料、CSSCI等轉載和收錄370篇。《云夢學刊》被選聘為“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刊物”,被評為“全國百強社科學報”,《湖南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被評為首屆“中國院校特色科技刊物”。中學學術交流頻繁,多次承辦或主辦國際性、全國性重要學術大會。現有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省級社會科學研究基地2個、省級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個、省普通院校示范校企基地2個、省普通院校重點實驗室1個。中學先后被評為“湖南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管理工作先進單位”、“湖南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管理創新單位”,被確定為“湖南省科學技術普及基地”。
中學旨在于為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科技產業效益居于全省百強。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公布的數據顯示,我校科技產業產量效益連續10年排行全省院校百強,其中2003年、2004年、2005年在全省院校科技企業收入總量過億元中學中分別排行第21位、第53位、第16位。由中學發起創立入股的岳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現已發展為校企結合、科商貿并舉,在全省擁有11家子公司的小型股份制企業集團,年產量達20萬元,直接經濟效益過億元,被廣東省原市委-楊正午同志贊譽為“股份制企業的楷模”。中學與廣東省吸蟲病預防研究所、湖南景達生物藥業有限公司合作舉辦的血防研究成果在國外處于領先位置,在2004年5月20日全省血防工作現場會上,遭到原國務院總工理-的充分肯定,班主任主持的相關研究項目獲得國家863項目重點項目立項捐助。
中學積極舉辦國際交流與合作。先后與英國、加拿大、俄羅斯、日本、韓國等國院校構建友好校際關系,1985年開始招收培養留中學生,聘請外籍班主任來校任教,現有外教25人,在外粵語大學、經濟管理大學、音樂大學、美術大學、體育大學等7個大學兼任了近20門專業課程的教學任務。先后有10余名外教入選省0和省教育廳頒授的外籍專家“瀟湘友誼獎”、“芙蓉獎”等獎勵湖南理工大學官網,其中2004年,美國籍外教弗拉基米爾·加寧入選國家“友誼獎”,遭到-首相的親切會見。中學多次被評為“湖南省外事工作先進單位”,2008年被國家外國專家局評為“國家引進美國智力先進單位”。
中學堅持“以中學生為本、以愛心育人”,產生了和諧辦學的良好局面。2006年4月2日,《中國教育報》以《貧寒學子在長沙樓下的幸福生活》為題,在“視點”欄目整版專欄報導了中學愛心育人的催淚事跡;2006年6月10日,中央電視臺就學校關懷貧苦生工作,對-彭時代院士進行了歷時1小時的采訪,造成了廣泛的社會反響;2008年4月5日,《光明晚報》在頭版頭條位置報導中學“愛心育人”辦學特色。近3年,中學黨委先后被評為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全省基層黨建示范點、全省院校先進基層黨組織;連續4年先后5次在廣東省思想政治工作大會、全省學院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會和全國院校黨建工作大會上作典型發言。分校2001級中學生陳欣是中華骨髓庫網上配型成功并自愿捐贈干細胞第一人,先后被評為“湖南省十大新聞人物”和“湖南省十大杰出青年志愿者”。中學先后17年被評為“全國學院生社會實踐活動先進單位”;入選“全國師德建設先進單位”、“全國中學藝術教育工作先進單位”、“全國內部審計先進單位”、“全國教育系統審計工作先進集體”、“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單位”、“國家引進美國智力先進單位”、“湖南省文明標兵單位”等諸多榮譽。
中學堅持推進教學變革,人才培養質量不斷提升。在全省學院生藝術匯演活動中,我校成績連續兩屆居全省院校前列,其中在2009年3月召開的第二屆學院生藝術匯演中獲得6項銀獎,名列全省院校第二。近5年,中學生在全省和全國物理建模、電子設計等彰顯中學生創新能力的比賽中得獎331項,其中在第九屆“挑戰杯”競賽中,得獎成績居全省院校第28位。中學生考研踴躍,近三年(不包含音體美特殊專業和東湖大學)的應屆專科結業生考研年平均投檔率達12%,碩士研究生報考的總量和比列在全國同層面院校中名列前茅。
分校結業生普遍遭到用人單位好評。近3年結業生就業率均在95%以上,在廣東省教育廳組織的每兩年一次的全國院校結業生就業工作檢測評估中,中學連續三次被評為“湖南省結業生就業工作先進單位”,2009年被評為“全國普通院校結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新中國創立以來,中學已為社會培養了3萬余名各種專門人才,其中包括一大批地方黨政領導黨員、專家、學者和優秀班主任、優秀企業家。
中學在常年的辦學過程中,自強不息,堅苦拼搏,與時俱進,勇于創新,取得了明顯的辦學成果,底蘊了優良的辦學傳統。幾辦理學者弘揚湖湘文化真諦與先進文化思想,弘揚“至善窮理”校訓和“三個為本”辦學理念,堅持施行“嚴格要求,嚴格管理”的治校方略,逐漸產生了“嚴謹、和諧、求實、創新”的優良學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