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L與CMOS電路的區別
TTL:雙極型元件,通常電源電流5V,速率快(數ns),幀率大(mA級),負載力大,不用端多數不用處理。
CMOS:單級元件,通常電源電流15V,速率慢(幾百ns),幀率低,節電(uA級),負載力小,不用端必須處理。
CMOS和TTL電平的主要區別在于輸入轉換電平。
CMOS:它的轉換電平是電源電流的1/2,由于CMOS的輸入時互補的,保證了轉換電平是電源電流的1/2。
TTL:因為它的輸入多射箭晶體管的結構,決定了轉換電平是2倍的PN結正向壓降,大概為1.4V。TTL電源只有5V的,但是輸入電壓的方向是向外的!
CMOS電路應用最廣,具有輸入阻抗高、扇出能力強、電源電流寬、靜態幀率低、抗干擾能力強、溫度穩定性好等特征,但多數工作速率高于TTL電路。
假如是TTL驅動CMOS,要考慮電平的插口。TTL可直接驅動74HCT型的CMOS如何判斷ttl門電路的輸出狀態,其余必須考慮邏輯電平的轉換問題。
假如是CMOS驅動TTL,要考慮驅動電壓不能太低。74HC/74HCT型CMOS可直接驅動74/74LS型TTL,除此須要電平轉換。
因為CMOS的輸入阻抗都比較大,通常比較容易捕捉到干擾脈沖,所以NC的腳盡量要接個上拉內阻,但是CMOS具有電壓閂鎖效應如何判斷ttl門電路的輸出狀態,容易燒毀IC,所以輸入端的電壓盡量不要太大,最好加限流內阻。
CMOS:H5VL0V,TTLH:4.3V左右,L0.4V;
TTL雙極元件、電源電流5V、速度快數ns、功耗大mA級、負載力大,負載以mA計,不用端多半可不做處理。
CMOS單級元件、電源電流可到15V、速度慢幾百nS,幀率低節電uA級、負載力小以容性負載計,不用端必須處理。
設計便攜式和電瓶供電的設備多用CMOS芯片,對速率要求較高的最好選用TTL中的系列。
一般用系列的可兼具速率和幀率。是一種改進型的CMOS技術。
CMOS和TTL電平的主要區別是輸入轉換電平.CMOS的轉換電平是電源電流的1/2,從4000系列的電源電流最高可達18V,到74HC的5V,因而3.3V和將來的2.5V,1.8V,0.8V等等.這是由于CMOS的輸入是互補的,保證轉換電平是電源電流的1/2.TTL因為其輸入多射極晶體管的結構所決定,轉換電平是2倍的PN結正向壓降,大概是1.4V左右.TTL電源只有5V的,但是輸入的電壓方向是向外的.
74ls:是低幀率肖特基TTL電平(L電平:大于等于0.8V;H電平:小于等于2V)
74lv:低壓CMOS元件,Vcc為3.3VCOMS電平
74HC:高速CMOS元件,Vcc為5VCMOS電平
74HCT:高速CMOS元件,Vcc為5VTTL電平(可完全取代74LS系列)
:標準的COMS電路,Vcc=5~18V,CMOS電平
:基本上可以完成取代,只是要注意負載的驅動能力
哪些是TTL電平和CMOS電平:
TTL電平(L電平:大于等于0.8V;H電平:小于等于2V)
COMS電平(L電平:大于等于0.3Vcc;H電平:小于等于0.7Vcc)
CMOS元件不用的輸入端必須連到高電平或低電平,這是由于CMOS是高輸入阻抗元件,理想狀態是沒有輸入電壓的.若果不用的輸入引腳懸空,很容易感應到干擾訊號,影響芯片的邏輯運行,甚至靜電積累永久性的擊穿這個輸入端,導致芯片失效.
另外,只有4000系列的CMOS元件可以工作在15伏電源下,74HC,74HCT等都只能工作在5伏電源下,如今早已有工作在3伏和2.5伏電源下的CMOS邏輯電路芯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