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從教育部據悉,日前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委托教育部教育技術與資源發展中心(中央電化教育館)組織研發并發布了《中中學實驗教學基本目錄(2023年版)》(以下簡稱《基本目錄》)。
《基本目錄》的研發以現行課程標準為根據,以各學科教學武器配置標準和教材為參考,梳理了新課程理念下建立學科核心概念、核心規律、核心實驗素質與技能所應舉辦的基礎性實驗及實踐活動,包括高中語文、科學、信息科技人教版初中物理實驗目錄,小學語文、物理、化學、生物學、地理、信息科技,中學物理、物理、化學、生物學、地理、信息技術和通用技術16個學科的900多項實驗與實踐活動人教版初中物理實驗目錄,囊括觀察、測量、探究、模擬、設計、編程、制作、種植、養殖、參觀、調查、測繪、試驗等豐富多樣的實踐活動方式。
《基本目錄》立足中中學實驗教學現況、發展需求與典型問題,兼具滿足區域差別、學段貫通、學科特點、教學多元化的多方實際需求,努力突出基礎性、典型性、系統性、育人性。
從基礎性看,《基本目錄》以課程標準的內容主題為線索,梳理了各學科應舉辦的基礎性實驗與實踐內容,明晰了應開必開的實驗活動。
從典型性看,《基本目錄》充分考慮學科特點和實踐類型,基于規范的科學研究范式、工程技術設計與施行流程,提煉了自然科學典型的科學探究與實踐活動、技術類學科實踐教學的通常流程與方式,促進實現單項技能、技藝等基礎實驗技能的培養向模型建立、推理論證、分析綜合、創新思維等高階實踐素質的培養,促使實踐教學活動化與課程化,著重培養中學生復雜問題解決能力、創新能力與實踐能力。
從系統性看,《基本目錄》遵循實踐能力進階培養的需求,系統甄選提煉各學段適合的實踐活動,減低學段、學科之間重復、碎片化的實驗項目,促進學科、學段之間的實踐融合發展,為跨學科學習、項目式學習的舉辦提供有效的方式與途徑。
從育人性看,《基本目錄》堅持五育并舉,美育為先,充分采納調查研究、展示交流、地圖勾畫、海報制做、應急演習、模擬急救等活動方式,將我國先進科學技術文化、國家安全、經濟戰略、生命安全與健康等重大教育主題融入科學與技術類實踐教學,為將中學生培養成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奠定堅實的素質基礎。
教育部相關負責人強調,用好《基本目錄》對落實在“雙減”中做好科學教育乘法和培養復合型創新型人才具有重要意義。要根據《基本目錄》做好實驗教學規劃,將基本實驗課作為優先保證的重要教學內容,開足開齊開好實驗課與實踐活動,重視根據《基本目錄》深化教學方法變革,將實驗和探究實踐教學作為科學和技術類課程體系的重要內容納入學科教學基本規范。要以《基本目錄》實驗內容為基礎,強化中中學實驗室建設,支持探求建設學科功能課室、綜合實驗室、創新實驗室、教育創客空間等多元化的實踐空間,做好各學科教學武器配置,保障實驗教學條件。要參考《基本目錄》加強實驗教學評價和實驗考查,將中學實驗課開辦情況列入教學視導和日常督查,舉辦教學武器配備達標率、使用率檢測,不斷提高師生實驗能力和實踐創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