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數學中,機械效率問題屬于必考內容,也是不少中學生的難點。下邊通過歸納來深刻理解“機械效率”問題,只要理解好以下這三張圖和“三種功”物理機械效率,這類機械效率問題將再也難不倒同事們。
注意三張圖的共同點:(注意觀察思索三個圖中這四個量——G、F、h、s)
三張圖的目的——————都是要把重力為G的物體提高高度為h(即W=Gh為有用功)
為了達到目的——人手所施加的拉力F都向順著F的方向聯通路程為S(即W=Fs,F做的功為“總功”、也即“有用功和額外功的總和”)
三張圖的不同點:額外功各有不同。
(謹記這一點:要想深刻理解機械效率,訣竅在于對額外功的理解!)
下邊請看三張圖,及其額外功(求機械效率,根據以上朋友們所熟知的公式來求即可):
一、杠桿:
額外功:我們把重物G提高到h高度處的同時不得不把杠桿提高,同時不得不克服磨擦力做功。故此時克服杠桿重力所做的功以及克服磨擦力所做的功就是額外功!(若題意中提及“輕桿”就是忽視杠桿質量,也就是不計重力,則額外功不包括克服杠桿重力所做的功)
二、滑車架:
額外功:我們把G提高到h高度處的同時也不得不把動滑輪提高,同時不得不克服磨擦力做功。即此時克服動滑輪重力所做的功以及克服磨擦力所做的功就是額外功!
三、斜面:
額外功:我們把G推到h高度處的同時也不得不克服磨擦力做功。即此時克服磨擦力所做的功就是額外功!
非常注意以下兩點:
1.杠桿中注意“力臂”;滑車架中注意“n”;斜面中注意“斜面的傾斜程度”
要想使簡單機械最省力:應當使杠桿中的動力臂最長,滑車架中的n最大;斜面的傾斜程度最緩。
省力不意味著省功!相反,現實當中印省力,就越不省功物理機械效率,機械效率也就越小(由于此時所做的額外功更多)!
2.G、h和F、s都具有同體性!G和h都對應物體中心,F和s都對應手作用的點。
3.“理想機械”——意味著不計機械自身重力以及各類磨擦,此時額外功為零,效率為百分之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