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報告是在預習報告的基礎上再加寫部份內容,兩者合二為一構成一份完整的實驗報告。關于波速檢測實驗預習報告如何寫呢?下邊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了波速檢測實驗預習報告,希望對你有幫助。
波速檢測實驗預習報告拍篇一
一:實驗目的
1.用極值法和位相法檢測空氣中的波速
2.把握用電聲換能器進行電聲轉換的檢測方式
3.學會用逐差法處理實驗數據
4.進一步學習示波器的應用
二:實驗儀器
SV6型超聲速檢測組合儀,SV5型波速測定專用訊號源,雙蹤示波器
三:實驗內容及數據記錄
1.確定儀器組最佳工作頻度f
2.將測試方式設置到連續形式,觀察示波器,聯通S2找出接受波形的最大值,記錄幅度為最大值時的距離;記下S2位置x0,調節S2,逐次記下振幅最大的x1,x2??x12共12個點,2xi?1?xi,用逐差法處理12個數據即可得到接受波長?大學物理實驗聲速測定,而波速v??f,得到波速v。
3.相位法:接受波接“CH1”,發射波接“CH2”,設置為“x-y”方式。適當調節示波器,出現李薩茹圖。轉動鼓輪,使波產生一斜線,記下S2位置xi,再向相同方向聯通S2,直到變化成同一斜線,記下S2位置xi?1,則?i?xi?1?xi,多次測定取其平均值即可得到波長?:實驗前t1=℃試驗后t2=℃
波速檢測實驗預習報告拍篇二
實驗原理
聲波的傳播速率v與聲波頻度f和波長的關系為:??fv可見,只要測出聲波的頻度f和波長?,即可求出波速。f可由聲源的震動頻度得到,為此大學物理實驗聲速測定,實驗的關鍵就是怎樣測定聲波波長。
按照超聲波的特性,實驗中可以采用幾種不同的方式測出超聲波的波長:
1.串擾法(共振干涉法)
實驗時將訊號發生器輸出的余弦電流訊號接到發射超聲換能器上,超聲發射換能器通過電聲轉換,將電流訊號變為超聲波,以超聲波方式發射出去。接收換能器通過聲電轉換,將聲波訊號變為電流訊號后,送入示波器觀察。
由聲波傳播理論可知,從發射換能器發出一定頻度的平面聲波,經過空氣傳播,抵達接收換能器。假如接收面和發射面嚴格平行,即入射波在接收面上垂直反射,入射波與反射波互相干涉產生串擾。此時,兩換能器之間的距離剛好等于其聲波半波長的整數倍。在聲串擾中,波腹處信噪比(空氣中因為聲擾動而導致的超出靜態大氣浮力的那部份浮力)最小,而波節處響度最大。當接收換能器的反射界面處為波節時,響度效應最大,經接收器轉換成聯通號后從示波器上觀察到的電流訊號幅值也是極大值,所以可從接收換能器錐面響度的變化來判定超聲波串擾是否產生。
聯通千分尺游標,改變兩只換能器錐面的距離,在一系列特定的距離上,媒質上將出現穩定的串擾共振現象,此時,兩換能器間的距離等于半波長的整數倍,只要我們檢測接收換能器輸出電流幅度的變化,記錄下相鄰兩次出現最大電流數值時(即接收器坐落波節處)千分尺的讀數(兩讀數之差的絕對值等于半波長),則按照公式:??fv就可算出超聲波在空氣中的傳播速率,其中超聲波的頻度可由訊號發生器直接讀得。
實驗儀器
波速測定儀如右圖所示,在支架和螺栓上相向安置兩個固有頻度相同的壓電陶瓷換能器,上端支架上固定的是發射換能器,右端可聯通基座安裝的是接收換能器,當旋轉帶刻度手輪及利用螺旋測微裝置,就可精密地調節并測出兩換能器之間的距離。
中兩換能器的核心器件(壓電片)都是由壓電材料(如石英、鋯錳酸鉛陶瓷等)弄成,壓電材料具有正壓電效應(在撓度作用下兩極形成異號電荷,兩極間形成電位差)和逆壓電效應(壓電材料兩端間加北外加電流時能形成應變)。借助上述可逆效應將壓電材料制成的壓電換能器可以實現聲能與電能的互相轉換。當一側壓電換能器S1處于交變電場中時,借助逆壓電效應可以把電能轉換為聲能作為聲波發生器;而右側壓電換能器S2則是借助正壓電效應,將接收的聲震動轉化成電震動作為聲波接收器。
實驗內容
1.用串擾法(共振法)測波速:
按圖聯接裝置,將訊號源調至壓電陶瓷換能器的固有頻度,示波器疊加形式用“Y2”,內觸發電源亦選“Y2”或“Y1/Y2”,連續改變接收器位置,觀察響度變化與接收器位置的關系,由此測定超聲波波長。2.用相位比較法(李薩如圖形法)測波速:
按圖聯接儀器裝置,示波器疊加形式用“交替”或“斷續”,內觸發電源選“Y2”,按下示波器的“X-Y”鍵,改變接收器位置,通過李薩如圖形測定超聲波波長。
波速檢測實驗預習報告拍篇三
一實驗目的:
(1)加深對串擾及震動合成等理論知識的理解,
(2)把握用串擾法、相位法測定超聲波在媒介中的傳播速率,
(3)了解壓電換能器的工作原理,進一步熟悉示波器的使用方式提升運用示
波器觀測化學參數的綜合運用能力。
二實驗儀器:
GW-680雙蹤示波器一臺,SV8訊號發生器一臺,SV7測試儀一臺,同軸
線纜若干。
三實驗原理
聲波是一種在彈性媒質中傳播的縱波。對超聲波(頻度超過2×10Hz的聲波)傳播速率的檢測在國防工業、工業生產、軍事科學與醫療衛生各領域都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實驗室常用串擾法和相位法進行檢測。
(一)串擾法檢測波速基本原理
如圖所示為兩列同頻度、同振幅、振動方向平行且相向傳波的機械波在媒介中產生的串擾波形,其波腹寬度與波節寬度均為半個波長。通過對波腹(節)寬度X的檢測便可實現對波長λ的間接檢測,結合對串擾諧振頻度f的檢測便可間接求算聲波的傳播速率v。
v=λ×fλ=2Xv=2X×f
原理圖示1(串擾法原理圖)(二)相位法檢測波速基本原理
請朋友們自行完成!要求彰顯以下兩個方面的內容!(1)簡諧震動正交合成的基本原理,
(2)借助李薩如圖形的相位差特征間接檢測波速的基本原理。
四實驗內容與步驟(一)串擾法測波速
實驗連線圖示1(串擾法)
(1)了解測試儀的基本結構,調節兩個換能器的寬度5cm左右。
(2)初始化示波器面板獲得掃描線。
(3)按圖示1正確連線,將示波器的掃描靈敏度與通道1垂直靈敏度旋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