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利用光具座研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
(1)如圖所示檢查凸透鏡的焦距,則凸透鏡的焦距為。
(2) 將蠟燭、凸透鏡、光幕依次放置在光具座上。 點燃蠟燭后,將燭焰、凸透鏡、光幕的中心調整到大致在頂部。
(3)當蠟燭火焰距凸透鏡17cm時,與光幕連接,可在光幕上得到清晰的倒置虛像,這是根據此成像定律(用光學儀器填充) 。
凸透鏡能使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會聚在一點,這個點稱為焦點,焦點到光心的距離稱為焦距。 根據凸透鏡的成像定律,當物距在雙焦距和一焦距之間時,可形成倒立放大的虛像。 【分析】(1)如圖所示,光屏上的點是焦點,所以答案為:9.5(2)為了減少偏差,蠟燭火焰、凸透鏡和光線的中心屏幕必須同時。 線,故答案為:在同一高度(3),當蠟燭火焰距凸透鏡17點時,物距在2倍焦距和1焦距之間,呈現的圖像是放大倒立的虛擬圖像。 幻燈機的光學元件正是借助了這個原理,所以答案是變焦、幻燈機(投影儀)。
測試地點分析:
相關考試題推薦
小敏的朋友在探索“影響壓力的激勵因素”時做了如圖所示的實驗。 請根據肖敏的實驗研究回答下列問題。
(1) 與圖對比可知,浸入液體中的物體感受到液體對物體的壓力。
(2) 比較圖b和圖c可以得到的推論是
(3)為了探究壓力與物體浸入地液中的深度之間的關系,應利用圖形進行研究。
(4) 在圖d和圖e中凸透鏡成像規律知識點總結, 和 之間的關系保持不變,得到的推論是這些技術被稱為 。 在已經學過的數學知識中,還有很多運用這些技巧的實驗。 請舉個例子:.查看答案
一位同事探索了液體的壓力和密度以及物體排開的液體體積之間的關系。 他借助彈簧測力計、燒杯、溢流杯、石塊、水等,按照右圖所示步驟進行實驗操作:
(1)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小鐵塊所受的重力。
(2)用彈簧測力計測量空瓶上的重力。
(3)將鐵塊浸入盛滿水的溢流杯中,用空燒瓶接住從杯中溢出的瀝干的水,此時讀取彈簧測力計的指示。
(4)接水后用彈簧測力計測量燒瓶和水的總重力。
1)請幫助這位朋友完成下表(單位:N)
鐵塊的重力
空燒瓶的重力
鐵塊浸入水底時彈簧測力計的讀數
空燒瓶和水所受到的總重力
鐵塊燃燒時的壓力
重力作用在排開的水上
2)從這個實驗中,可以得出的推論是。
查看答案
幾個朋友在做“確定小燈泡額定功率”的實驗時,電源電流為4.5V,小燈泡額定電流為3.8V,電阻約為12Ω。 圖A是小勇朋友連接的物理電路。
(1)根據題目要求凸透鏡成像規律知識點總結,完成圖A電路。
(2)電路連接正確后,開關必須閉合。 在閉合開關之前,滑動變阻器的滑塊應移至端子處(填寫A或B)。 實驗時,為了使小燈泡正常發光,應調整滑動變阻器,使電流表的讀數為 。 如果電壓表的讀數如圖B所示,則電壓為 。 這種小燈泡的額定功率是。
(3)我的朋友,檢測電路連接正確后,合上開關,發現燈泡不亮,電流表顯示4.5V,電壓顯示0,那么故障原因可能是。
查看答案
圖為同事“探索牛頓第一定理”的實驗裝置。 沿著斜坡向上移動,逐漸減小水平面的粗糙度,觀察鐵塊之間的距離,進而得到力與運動的關系。
(1)實驗操作出現明顯錯誤(不解釋錯誤原因):。
(2)修正錯誤后進行實驗。 實驗觀察到,隨著摩擦力的逐漸減小,鐵塊在水平面上的移動距離逐漸增大,移動時間也越來越長。 但由于實驗中存在摩擦力,無法觀察到鐵塊在水平面上勻速運動。
(3) 根據上述實驗觀察和分析,可以推論,如果摩擦力減小到零且水平面足夠長,鐵塊在水平面上的速度也不會減小也不減少,運動方向也不會改變。 塊將。
查看答案
摩擦是一種常見現象,在運動和生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接下來,我們用實驗來研究摩擦力; 實驗室提供以下設備:A.帶鉤的長方體鐵塊,B.帶鉤的長方體鐵塊,C.一塊表面平坦的長木板。 D. 幾條浴巾。 E、一把尺子。 F. 彈簧測力計。 G. 幾支圓鉛筆。
(1)下表是滑動摩擦研究得到的數據,請分析數據回答下列問題。
實驗次數
接觸面
壓力
彈簧計的讀數
1
木材表面
4N
0.5N
2
木材表面
6N
0.75N
3
浴巾
4N
1.5N
① 對比實驗一和實驗二,得出推論:。
②比較第1次和第3次實驗,得出結論:。
(2)既然物體之間的接觸面積有大小,那么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積的大小有什么關系呢? 請使用以前的設備設計一個探索性實驗進行研究。
實驗設備:(填寫里面設備的字母)
主要研究過程: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