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數學基礎是醫學生掌握和使用醫學檢查儀器或設備應具備的基礎知識,在今后的工作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針對我近年來在《醫學化學基礎》教學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問題,以及中職學生在學習中重技能輕理論的實際情況,本文對醫學領域的一些數學原理在我國當前中等職業教育中的應用進行簡單闡述,以引起讀者在學習中關注。 他還認為,醫學生努力掌握常用醫療器械或設備的操作技能,學好其數學原理,具有現實意義。
關鍵詞: 數學原理 醫學應用
CLC 編號:O41 文檔代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 (2015) 01 (c)-0000-00
隨著現代醫學科技的進步,許多醫學檢查儀器或設備的應用為臨床診斷提供了可靠的診斷結果或依據,極大地方便了醫生的治療工作。 根據我近年來《醫學化學基礎》教學的實際情況,結合中等職業學校醫學生的理論需求,我認為,努力掌握常用醫療器械或設備的操作技能,學好其數學原理,對于醫學生來說是具有現實意義的。
1 具備基礎熱學知識是醫護生工作的基礎
在醫療和護理工作中,熱學知識經常被用來幫助患者發現或治療患者。 學習一點這方面的知識會讓你更勝任你所從事的工作。 比如在醫療護理方面,對于體力較弱的女護士來說,連接病人確實是一項非常辛苦的工作。 常常護士大汗淋漓,病人卻無法移動到想要的位置。 如果掌握了斥力和反斥力知識,在護理時協助病人移至臥室時,讓病人俯臥、弓步,右手握住床桿支撐下半身,將右腳推向床尾,利用手臂的反斥力,使病人更容易移至臥室。 對于了解合力和分力、力合成和分解知識的醫生來說,可以設計或制造一些簡單的熱牽引裝置,幫助醫生完成對需要牽引治療的患者的牽引診斷和治療。
2.了解振動和波的概念有助于掌握聽診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
振動和波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化學現象。 振動是物體在某一平衡位置附近的周期性往復運動,波是這些振動在介質中的傳播。 了解振動和波的概念,知道振動的振幅、周期和頻率,了解聲波的波長、頻率和速度之間的關系,從而了解聲波的形成和傳播,可以更好地幫助我們理解聽診器的工作原理。 這里提到振動,它與聲波什么叫物理原理,即聲音有關。 這樣的聲音是怎么產生的呢? 它是由物體的振動而形成的。 我們一般稱該物體為聲源。 當聲源推動空氣振動時,就會產生聲波。 當人眼感受到空氣的振動時,就會看到聲音。 聽診器是利用人體發出的聲音引起胸件隔膜振動,使振動信號通過導管內的空氣振動傳遞到耳塞,最后傳遞到人耳引起鼓膜振動,從而使醫生看到人體內的聲音。 知道心音和呼吸音是振動的結果,也可以幫助我們更深入地理解振動和聲音的概念,更好地理解聽診器的設計原理和結構組成,對使用和維護非常有幫助。
3 了解超聲的特點對超聲診斷和治療具有積極的指導意義
我們很早就知道聲音是振動的結果,但并非所有聲音都能被人類聽到。 實驗證明,人眼能看到的聲音頻率約為20Hz-,當頻率超過該頻率時,人眼就聽不到了。 我們將這個頻率范圍內的聲波稱為超聲波。 為什么超聲波一經發現就能得到廣泛應用? 這是由超聲波的一些數學特性決定的。 首先,超聲波的頻率高,波長短,接近紅外線的波長,衍射現象不顯著,方向性好,可以定向集中; 其次,超聲波的聲音威力強大,頻率越高,聲音強度越大; 其次,超聲波對固體和液體的穿透能力強,能量衰減小,特別是在人體胸肌和脂肪中。 為此,醫學上借助上述特點,制成了超聲波診斷儀,用于檢測人體組織或內臟是否存在腫瘤。 超聲成像的主要原理是借助超聲診斷設備將超聲波發射到人體組織中,遇到各種化學界面時形成不同的反射、散射、折射和吸收衰減,產生信號差異,并接收和放大信號差異并處理信息,以顯示可分析用于醫學診斷的各種圖像。 了解這些知識對于理清超聲診斷儀的結構、組成和操作帶來很大的幫助。
4、了解壓力的概念有助于掌握血糖儀的設計原理和使用方法
血糖儀是醫務人員檢測人體血脂必備的專用儀器。 對于醫學生來說,掌握其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是他們應該具備的基本技能。 由于一些醫學生不了解化學中大氣壓的概念,常常導致教師在教學血糖儀的操作和使用時,對儀表指示的浮力和實際浮力感到困惑。 如何理解和把握這個概念? 我們不妨利用人溶入水底的經歷來了解大氣浮力的存在。 當人浸入水底時,你會感覺到周圍的水對你的身體產生浮力作用。 同樣,當人處于大氣中時,大氣也會對浸入其中的人形成浮力。 這種浮力稱為大氣壓浮力,簡稱大氣壓。 人們在檢測血糖時什么叫物理原理,由于肱動脈處的血糖低于大氣壓,所以血糖儀刻度上讀出的數值就是低于大氣浮力的部分。 我們稱之為表浮力,也稱為相對浮力。 人體肱動脈處的實際浮力是大氣浮力與表壓浮力之和。 我們將這個總浮力稱為實際浮力或絕對浮力。 有了這些知識,將有助于醫學生更好地理解血壓計的設計原理、結構組成和操作方式,有助于正確檢測人體的血糖值。
5 了解二氧化碳溶栓原因是護理工作的基礎
護士在給病人打針或吃藥時,總是先排除細管內滯留的氣泡,以免空氣進入人體對病人造成傷害。 那么細管中出現的這個氣泡有什么作用呢? 有了二氧化碳溶栓的概念,我們就可以知道它的危害了。 在數學上,我們把滲透液體在細管內流動時,氣泡阻礙液體流動,細管內氣泡過多時液體流動完全受阻的現象,我們稱之為二氧化碳溶栓。 二氧化碳溶栓的原因是氣泡內前后液面的半球直徑不同,兩端附加浮力不同,產生浮力差,因為浮力差的方向與流動方向相反,阻礙了液體的流動。 在臨床診斷和治療中,二氧化碳溶栓是非常忌諱的,因為它會引起一些細胞和組織的壞死,甚至危及人的生命。 因此,對于醫學生來說,應該了解其產生的原因以及如何處理。
6 尾聲
事實上,對于立志從事醫療工作的醫學生來說,在學習專業技能的同時,還應該努力學好化學的基本原理,這將對掌握本專業醫學檢查設備或儀器的正確使用帶來有益的幫助。
參考
[1]趙新軍,醫學化學基礎[M]. 山東: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8:44-61。
[2],吉布斯·大衛·科爾。
主要譯者戴慶,孟華,超聲數學必讀[M]. 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13,1:1-3。
[3]金秀才,陳曉宇,實用《臨床超聲診斷》手冊{M}。 實體工業出版社,2013,9:4-6。
[4]張大昌,《物理學》基礎版{M}. 上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7:183-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