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擬法”是一種重要的科學方法.它以真實的自然環境或客觀事實為原型,創造出和自然環境或客觀事實相同或相近的實驗環境對具體的問題進行研究的一種方法.
(1)如圖所示是模擬大自然中“雨”的形成的實驗裝置.為了讓實驗效果明顯,,實驗時應在錐形瓶中加入________(填冰、溫水、與室溫相同的水),在在蒸發容器中放入________(填冰、溫水、與室溫相同的水).
(2)實驗中可以觀察到在錐形瓶口內有________出現,其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在蒸發容器的底部出現了水滴這就形成了“雨”.
(3)人們把善于傳熱(或傳熱本領大)的物質叫做熱的良導體,例如金屬就是熱的良導體;人們把不善于傳熱的物質叫做熱的不良導體.你認為如圖中的蒸發容器用________容器為好(選填“金屬”或“玻璃”).
解:
(1)實驗時,應在錐形瓶中加入溫水,這樣瓶中就會有溫度較高的水蒸氣;在蒸發容器中放入冰,這樣蒸發容器溫度就會變低.
故答案為:溫水;冰.
(2)燒瓶中的溫度高的水蒸氣上升時,遇到低溫的蒸發皿,水蒸氣遇冷發生液化現象,變成小水珠,即看到的白氣;自然界中的雨就是大氣中的水蒸氣液化形成的.
故答案為:霧;水蒸氣遇冷液化.
(3)因為金屬的導熱能力強,所以要加快蒸發需要選擇金屬做器皿.
故答案為:金屬.
①物質由氣態變成液態是液化,液化放熱;物質由液態變成氣態是汽化,汽化吸熱;
②不同物質的導熱能力不同,需要加速散熱就要選擇導熱能力強的物質.
點評:此題考查了液化現象和不同物質的導熱性能,要記住六種物態變化,并能解釋生活中相應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