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課
學習視頻
第一課
二等
電子教科書
教學設計
移動速度
【教學目標】
科學知識:
1、知道速度可以用來表示物體運動的快慢,速度就是單位時間內所走過的距離。
2.知道運動的物體具有能量。
3.為了檢測和估計物體的運動速度。
4.為了對不同物體的運動速度進行排序,了解不同的運動物體有不同的運動速度。
科學探究:
1.在班主任的指導下,只有選擇合適的工具才能檢測和估計物體的運動速率
2、在班主任的指導下,能運用分析、比較、推理、歸納等有據可依的方法,對結果進行分析、舉一反三。
3、在班主任的指導下,反思自己的探究過程、方法和結果,并做出自我評價和調整。
4、在班主任的指導下,能正確描述自己的探究過程和推論,并能傾聽和交流別人的意見。
科學心態:
1. 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他們能夠表現出探索現象和干擾的條件、過程和原因的興趣。 愿意嘗試用多種材料、想法、方式完成科學研究,感受創新的樂趣。
2、能夠接受別人的觀點,建立自己的研究,能夠分工合作多人進行研究學習運動的快慢教學反思,愿意完成研究活動,分享彼此的觀點,貢獻自己的力量。
科學、技術、社會和環境:
1、認識到科學技術的發展給人們生產生活帶來的便利。
2、結合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壓縮空氣應用實例進行研究,找出原理,思考是否可以改進。
【教學重點】
它可以簡單地檢測和估計物體的運動速率,并了解不同的運動物體具有不同的運動速率。 懂得用速度的大小來描述物體運動的快慢。
【教學難點】知道運動的物體是有能量的。
【教案】
班主任材料:講義和視頻。
中學生材料:米尺、秒表。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流程設計】
1、識別速度
1、課前請觀看一段視頻(老師播放百米慢跑比賽的視頻),問:誰獲得了第一名,你怎么看?
學生:***是第一,因為他是第一個到達終點的……
2.你說的很有道理。 老師,這里還有兩個問題。 請仔細思考并四人一組討論。
PPT演示:①跑步時為什么要設定起點和終點?
②如果聯賽有好幾個小組,每個小組都有第一名,那么我們如何能直接看出這個第一名誰的速度更快呢?
中學生討論、匯報。
摘要:大家都說得對。 設置起點和終點以確保公平。 同樣的距離內,誰到達終點的時間越少,誰的速度就越快。 不同組第一名的速度一定要比較,距離相同的時候一定要比較。
3.明確主題:由此可見,我們用速度來表示物體運動的快慢。 我們可以通過哪兩種方式來比較速度?
學生1:看看他們跑同樣的距離需要多長時間,時間越少的跑得越快。
學生2:看看他們同時跑了多少英里,距離越長,速度越快。
4、老師總結:比較速度有不同的方式,通常在記錄數據的時候,一般都是記錄單位時間內每秒行駛多少距離或者1小時,也就是說速度就是每人通過的距離單位時間 表示單位時間內行駛的距離越長,速度越快。 例如,人一秒行駛1.1米,火車一小時行駛80公里。 常用的速度單位是公里每小時和米每秒。
【設計意圖:用視頻激發中學生的興趣,用“百米慢跑比賽視頻”引出本課要研究的“運動速度”問題,引導中學生不斷思考以澄清速度的概念]
2.體驗測試中的快慢速度
活動一:與伙伴測試彼此的步行速度
1. 我們想知道我們組里誰走得正常,誰走得更快,我們該怎么辦?
2.學生:設定*米的距離,查看團隊中每個成員走這段距離需要多長時間,時間越少速度越快。
老師問:還有別的辦法嗎?
健康:固定*秒時間,檢測群內每個好友在*秒內走了多遠,且行走速度較快。
3.我們就用他們說的兩種方法來測試一下。 請看大屏幕運動的快慢教學反思,展示PPT:
(1)以4人為一組,到操場報名考試。 固定距離5米,時間5秒。
(2)第一次,甲、乙兩人以正常腳步同時行走5米,丙、丁四人分別測量所用時間,并記錄在記錄表上。 第二次,A、B分別檢測出C、D在5秒內正常步態行走的距離,并記錄在記錄表上。
(3) 檢測完成后,通過測量的距離乘以時間來估算速度。 比較A、B、C、D四個朋友的速度?
4.測試前,我們會學習如何使用測試工具,老師會在演示的同時講解如何使用秒表。
5、中學生分組進行測試,報告小組測試數據。 通過分析這些數據,您發現了什么?
學生:我們組里每個人走路的速度都不一樣,有的快,有的慢。
6、老師總結:每個人的行走速度因凈高、性格、運動習慣的影響而不同,通常的速度在1.1m/s左右。
【設計意圖:通過一系列的檢測活動,讓中學生對速度有一個直觀的感受,同時體驗科學的探究方法,即通過兩種不同檢測方法的檢測,估算出速度并進行了比較。 中學生可以潛移默化地感受到這些學習技能的魅力。 ]
3. 分揀時的移動速度比較
1、師:同學們,通過昨天的測試和估算,我們知道不同的人走路的速度是不同的。 我們來了解一下不同的動物,它們的奔跑速度是多少? 老師展示:工廠運行的圖片。
健康:不同的植物以不同的速度運行,有些非???。
2.老師: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各種交通工具不斷更新,速度不斷提高。 例如,客機的速度是……復興號列車的速度是……汽車的速度是……輪船的速度是……最快的速度是……
3、知道了各種物體的運動速度,現在請朋友們把書上的運動速度按照從快到慢的順序進行排序,并用1、2、3……表示下來。
4. 學生完成排序并報告結果。
5. 老師:我的朋友們非常喜歡騎自行車。 當我們以較快的速度行駛或者以相對較慢的速度行駛時,哪種情況在倒地后會造成更大的傷害。
老師問:這說明什么?
師生共同總結:同一物體運動速度越快,影響越大。
4. 移動物體的秘密
1、誰能告訴我:為什么我不能快速跑出過道? 如果你很快用完會發生什么?
學生:因為人跑出過道的速度很快,速度很快,沖擊力也很大。 快速耗盡可能會導致受傷或咬傷。
2、教師總結:運動的物體是有能量的,速度越快,能量就越大。 我們慢跑走出過道的速度比正常步伐走出的速度快 5 倍。 在過道上快速奔跑能量很大,所以你無法停下腳步,很容易撞到別人造成傷害。
3、我們來看一個案例。 PPT展示:一起因高處墜落引發車禍的案例。 讀完后請想一想:為什么被高處墜落的物體擊中會造成這么大的傷害呢?
健康:由于高空墜落物體下落速度快,沖擊力大。
師生共同得出,物體從高空墜落的速度一般可達15 m/s-20 m/s。 這個速度非常快,相當于我們正常行走速度的20倍。 速度越快,能量越大,沖擊力也越大,因此造成的損害也越大。
4.請朋友兩人一組討論:為什么高速公路上汽車要限速? 為什么我不能將垃圾扔出車外?
學生:因為高速公路上車速太快,容易發生事故……
老師總結:汽車的速度越快,受到的沖擊力就越大,碰撞造成的傷害也就越大。
【設計意圖:用生活中的小例子,引導中學生用科學課堂上學到的知識解釋生活中的現象。 ]
5. 應用與擴展
1、師:讀完課文后,誰能告訴我這篇課文主要介紹了什么?
盛:這一段材料主要介紹了自然界中有些物體運動得很快,而另一些物體運動得很慢。
2、圖中的月亮、樹木、釘子,這些物體也在動嗎? 我們可以通過什么方式來判斷月亮的聯系、行道樹和指甲的生長情況?
健康1:根據生長的腳趾甲的長度可以看到生長的運動
學生2:你可以用行道樹:作為參考來觀察月亮是否在移動。
...
3、教師總結:通過本課的學習,我們知道速度是用單位時間通過的距離來表示的,速度代表了物體運動的快慢。 運動的物體具有能量,速度越快,能量越大。 探索科學奧秘的道路是漫長而坎坷的。 希望我們每個中學生都能在不斷探索的過程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設計意圖:日常生活中物體的速度有一些例外,有的極快,有的極慢。 在生活中尋找這樣的例子,可以讓中學生體驗觀察、思考和結論,對物體運動的速度有進一步的認識。 ]
【版式設計】
7.移動速度
速度以單位時間行駛的距離來表示。
速度表示物體移動的速度。
運動的物體具有能量,速度越快,能量越大
資源下載方法1
01
1.長按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