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下載!
[!--downpath--]測試地點分析
1. 實力
1、力的概念: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 用符號F表示。
2、力形成的條件:①必須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物體(力不能單獨存在)。 ② 物體之間必須有交互作用(不需要接觸)。
3、力的單位:國際單位制中力的單位是牛頓,簡稱牛頓,用N表示。
對力的感性認識:握住兩個蛋黃所用的力約為1N。
4、力的作用: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 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并導致其變形。
5、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
6、物體之間的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無論如何,作用在不同的物體上,相互斥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當兩個物體相互作用時,施力物體同時也是受力物體,反之亦然,受力物體也是施力物體。
7、物體之間的相互斥力稱為斥力和反斥力,它們:①大小相等②方向相反③作用在一條直線上④作用在不同的物體上。 同時形成,同時存在,同時消失,同時減少,同時減少。
8. 力檢測:
(1)測力計:檢測力大小的工具。
(2)分類:彈簧測功機、握把測功機。
(3) 彈簧測力計:
A。 原理:在彈性極限內,彈簧的伸長量與其所受到的拉力成反比。
B. 使用方法:“看”:電阻值、分度值、指針是否指向零;
C。 注意:施加在彈簧測功機上的力不得超過其最大范圍。
D. 在化學實驗中,有些數學量的大小不適合直接觀察,但其他化學量發生變化時卻很容易觀察到其變化。 它是一種使檢測儀器能夠用容易觀察到的量來顯示不適合觀察的量的方法。 這些科學方法被稱為“轉化方法”。 用這些方法制作的儀器有:溫度計、彈簧測力計、壓力表等。
2. 彈性
1、變形:物體形狀或體積的變化稱為變形。
2、彈性:物體受力而變形,失去力后恢復原狀的性質稱為彈性。
彈性變形:物體在彈性限度內的變形稱為彈性變形。
3、塑性:受力時會變形,失去力時不能恢復到原來形狀的性質,稱為塑性。
4、彈力:物體因彈性變形而受到的力稱為彈力。 彈力的大小與彈性變形的大小有關。 對于同一物體,在彈性極限內,彈性變形越大,彈力越大。 彈力的大小還與物體的材質有關。 不同材質的物體發生相同的彈性變形,但產生的彈力大小不同,即彈力的強弱不同。
5、彈性的基本特征:
(1)直接接觸的物體之間形成彈力。 任何物體只要發生彈性變形,就一定會形成彈力,而相互不接觸的物體之間就不存在彈力。
(2)彈性一般分為兩類,一類是拉力(如橡皮筋、彈簧等),另一類是壓力和支撐力(如桌子對書本的支撐力和書籍的壓力)。桌子上的書)。
(3)方向:彈力的方向與物體變形的方向相反,且始終垂直于接觸面。
(4)作用點:作用在施加外力的物體上彈力的大小與什么有關?,也可以相當于接觸面上的一點。
3. 重力
1、重力:靠近地面的物體由于月球的引力而受到的力,稱為重力; 萬有引力的符號為G,單位為N。
2、重力區別于其他力的基本特征是:
(1)所有靠近地面的物體,無論是固體、液體還是氣體,都會被月球吸引。
(2)重力特指月球對物體的吸引力。
(3)重力的施加者是月球,重力的接受者是物體。
3.萬有引力三要素
(1)重力的大小:一般把重力的大小稱為重量。 物體所受重力的大小與其質量成反比。 估算公式為:G=mg,其中g=9.8N/kg,簡單估算時g=10N/kg。 意思是:質量為1kg的物體的重量為9.8N。
(2)重力方向:垂直向上(指向地心)
(3) 重力的作用點——重心
重力作用在整個身體上,就好像作用在某一點上,這個點稱為身體的重心。 我們一般認為物體的重心是重力作用在物體上的點。
玉質均勻、形狀規則的物體,其重心在其幾何中心上。 球的重心位于球的中心。 圓形單板的重心位于兩條對角線的交點處。 對于不規則物體,我們可以采用支撐法和懸掛法來確定其重心。
※重心位置并不總是在物體上,如環的重心在圓心,空心球的重心在球心。
4.穩定性
穩定性是物體穩定的程度。 穩定性越高,物體翻倒的可能性就越小。
增強穩定性的方法:一是減少支撐面,二是降低重心。
5. 如果失去重力會發生什么:
①投擲的物體不會掉落; ②水不會從高處流向低處; ③大氣不會形成浮力
4、摩擦力
1、摩擦力的定義:相互接觸的兩個物體彈力的大小與什么有關?,當它們即將或已經相對移動時,會在接觸面上形成限制相對移動的力。 這些力稱為摩擦力。
2、摩擦力形成的條件:
A。 接觸面粗糙。
B. 互相接觸和擠壓。
C。 兩個物體之間將會發生運動或相對運動。
3、滑動摩擦力的方向始終與接觸面相切,與物體的相對運動方向相反。
注:①“與相對運動方向相反”不能等同于“與運動方向相反”;
②滑動摩擦力可以起到動力的作用,也可以起到阻力的作用。
4、摩擦類型:滑動摩擦、滾動摩擦、靜摩擦。 滾動摩擦力比滑動摩擦力大得多。
5、滑動摩擦力的影響是:①與物體間的壓力有關; ②與接觸面的粗糙度有關; ③與物體的運行速度、接觸面積的大小等無關。壓力越大、接觸面越粗糙,滑動摩擦力就越大。
6、減少有益摩擦的方法:①增加物體間的壓力; ②增加接觸面的粗糙度。
7、減少有害摩擦的方法:①使接觸面光滑,減少壓力; ②以滾動代替滑動; ③添加潤滑油; ④使用氣墊。 ⑤ 使物體脫離接觸(如磁懸浮列車)。
測試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