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電與磁
第一課
1. 審核內容
1、磁現象:
1、磁性:磁鐵吸引鐵、鈷、鎳等物質的性質(鐵吸力)
2.磁鐵: 定義:磁性物質
分類:永磁體分為天然磁體和人造磁體
3、磁極: 定義:磁鐵磁性最強的部分稱為磁極。 (磁鐵兩端最強,中間最弱)
類型:在水平面上自由旋轉的磁鐵。 指向北方的磁極稱為南極(S),指向北方的磁極稱為北極(N)。
作用定律:同名磁極相互排斥,異名磁極相互吸引。
說明:最早的指南針被稱為司南。 永磁體被分成多個部分后,每個部分仍然有兩個磁極。 當兩個物體相互吸引時,需要考慮六種情況;當兩個物體相互排斥時,需要考慮四種情況。
4、磁化: ①定義:使原本無磁性的物體獲得磁性的過程。
磁鐵之所以能吸引鐵釘,是因為鐵釘被磁化后,鐵釘與磁鐵的接觸部分之間形成了不同的磁極初中物理電路,不同的磁極相互吸引。
②鋼、軟鐵的磁化:軟鐵被磁化后,其磁性很容易消失,稱為軟磁材料。 鋼被磁化后,其磁性能長期保持,稱為硬磁材料。 因此,鋼用于制造永磁體,軟鐵用于制造電磁鐵的鐵芯。
5、如何判斷物體是否有磁性:
①根據磁鐵的吸鐵性能來判斷。 ②根據磁鐵的方向性來判斷。
③根據磁鐵相互作用的規則進行判斷。 ④根據最強磁極來判斷。
2、磁場:
1、定義:磁鐵周圍存在的物質是一種看不見、摸不著的特殊物質。
磁場是看不見、摸不著的。 我們可以根據它產生的效果來理解它。 這里使用的是轉換的方法。 這種方法也可用于通過電流的影響來了解電流。
2.基本特性:磁場對放置在其中的磁鐵施加力。 磁極之間的相互作用通過磁場發生。
3、方向調節:在磁場中的某一點,靜止時小磁針北極所指向的方向(作用在小磁針北極上的磁力方向)為該點的磁場方向。
4、磁感應線:
①定義:畫出磁場中的一些方向曲線。 曲線上任意點的方向與放置在該點的磁針的北極相同。
②方向:磁鐵周圍的磁力線從磁鐵的北極出來,回到磁鐵的南極。
③典型磁力線:
④使用說明:
A、磁力線是為了直觀、形象地描述磁場而引入的方向曲線。 它們并不客觀存在。 但磁場是客觀存在的。
B、用磁力線描述磁場的方法稱為理想模型法。
C. 磁場線是閉合曲線。
D. 磁力線在磁鐵周圍呈三維分布,而不是平坦的。
E. 磁力線不相交。
F、磁力線的密度表示磁場的強度。
5、磁極力:在磁場中的某一點,北極磁力的方向與該點磁場的方向一致,南極磁力的方向為與該點的磁場方向相反。
六、分類:
一. 地磁場:
① 定義:存在于地球周圍空間的磁場。 磁針指向北是因為受到地磁場的影響。
②磁極:地磁場的北極靠近地理南極,地磁場的南極靠近地理北極。
③磁偏角:我國宋代沈括首先發現。
第二課
1. 審核內容
電流磁場:
①奧斯特實驗:載流導線周圍存在磁場,稱為電流的磁效應。 這種現象是丹麥物理學家奧斯特于1820年發現的。這種現象說明載流導線周圍存在磁場,而磁場與電流的方向有關。
② 通電螺線管的磁場:通電螺線管的磁場與條形磁鐵的磁場相同。 兩端的極性與電流方向有關,電流方向與磁極的關系可以通過安培定律來判斷。
1.右手螺旋尺——用右手握住螺線管,將四根手指向與螺線管中電流相同的方向彎曲。 那么你的拇指所指的一端就是螺線管的北極。
③用途:電磁鐵
(1)定義——電磁鐵是帶有鐵芯的螺線管。
(2)結構——電磁鐵由線圈和鐵芯兩部分組成。
(3)特點——電磁鐵通電時有磁性,斷電時磁性消失。 通過電磁鐵的電流越大,磁性越強。 當電流一定時,電磁鐵線圈匝數越多,磁性越強。 強大的。 現在,
1. ①通過電源的通斷來控制電磁鐵有磁或無磁。
2. ②電磁鐵的磁力強度可以通過電流的大小和線圈的匝數來控制。
3. ③電磁鐵的極性位置可以通過電流的方向來控制。
D.應用:電磁繼電器、電話
電磁繼電器:主要由電磁體控制的開關。 用途:用低壓弱電控制高壓強電,實現遠距離操作和自動控制。
(1)結構——電磁繼電器的主要部件是電磁鐵、銜鐵、彈簧和觸點。
(2)原理——如圖所示,是利用電磁繼電器控制電機的電路。 電源E1、電磁鐵線圈、開關S1組成控制電路; 電源E2、電機M、開關S2、觸點、開關S組成工作電路。 當S1閉合時,電流流過電磁鐵線圈,電磁鐵將銜鐵吸下,接觸開關接通,電動機轉動; 當S1斷開時,電磁鐵失電,電磁鐵失去磁性,彈簧使銜鐵上升,接觸開關打開,電動機停止運轉。
4.
(3)功能——繼電器的使用不僅可以保證操作人員的安全,而且可以幫助人們實現遠程控制和生產自動化。
電話: 組成:麥克風、受話器。 基本工作原理:振動、變化電流、振動。
2、技術指導
5.【右手螺旋定則的應用】
6、應用右手螺旋尺時初中物理電路,要清楚尺中的拇指和四個彎曲的手指分別代表什么意思。 關于螺線管的繞線方向,要求能看圖,并根據圖分析電流的方向。 當圖形畫在紙上時,由于手不能直接握住螺線管,因此很難判斷。 這時,你可以按照以下方法來判斷:
7. ① 為了方便想象,可以拿著??筆或紙管與圖形進行比較。
8. ② 在電磁鐵可見一側標記導線的電流方向; 伸出右手掌,將代表螺線管的筆或紙管握在掌心,使四個彎曲的手指與電流方向一致。
9. ③此時大拇指指向電磁鐵的正北方向。
第三課
1. 審核流程
(1)磁場對電流的影響:
10. 1、載流導體在磁場中受到磁場力的作用,力的方向與磁場方向和電流方向有關。
11. 2.當通電線圈處于磁場中時,當線圈平面不垂直于磁感應線時,磁場力會導致線圈旋轉; 當線圈平面垂直于磁感應線時,也會受到磁場力的影響,但不會旋轉。 這一位置稱為平衡位置。
3、直流電機——由直流電源供電的電機。
(1)原理——電動機是根據通電線圈在磁場中旋轉的基本原理制成的。
(2)結構——直流電機模型主要由磁鐵(定子)、線圈(轉子)、換向器和電刷四部分組成。 其中,最簡單的換向器是兩個相互絕緣的金屬半環。 其作用是當通電線圈由于慣性剛轉過平衡位置時,立即改變線圈中電流的方向,以維持線圈的連續轉動。
(3)直流電機的轉速可以通過電流的大小來控制; 旋轉方向可以通過電流方向和磁極位置來控制。
(2)電磁感應(磁產生電):
1、現象——英國物理學家法拉第在1831年發現了電磁感應現象。當閉合電路中的導體在磁場中運動切割磁感應線時,導體中就會產生電流。 這種現象稱為電磁感應。 。
2.感應電流——電磁感應現象中產生的電流稱為感應電流。 產生感應電流的條件:
(1)電路必須是閉合電路;
(2)導體中必須有一部分移動來切割磁感應線。
12、感應電流的方向與磁場方向和導體切割磁力線的方向有關。
3. 發電機:
(1)原理——發電機是根據電磁感應現象制成的。
(2)結構——交流發電機主要由磁鐵(定子)、線圈(轉子)、滑環和電刷組成。
4、方向不改變的電流稱為直流電。
13.大小和方向周期性變化的電流稱為交流電。
14、交流電的周期——電流發生周期性變化所需要的時間,它的單位是時間單位,秒(s)。
15、交流電頻率——每秒電流循環變化的次數。 它的單位是赫茲,符號是Hz。 頻率和周期的值互為倒數。
2、電壓和電阻
3、電力
老師們每天都會分享優質的學習資料和學習方法。 如果覺得有用的話別忘了支持一下哦~~
如何獲取電子版↓↓↓
/p/
秀學雄數據庫:涵蓋初中所有學科學習資料-初中復習資料-中考總復習等電子學習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