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回答實驗問題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1、實驗原理決定方向。 正確回答物理實驗問題必須遵循基于實驗原理的操作流程。 實驗原理是整個實驗的指導方向,對實驗原理的理解必須做到:(1)、結合課本上所學的物理知識,加深對實驗原理的理解; (2)、從實驗原理了解實驗建立的條件; (3)了解一種實驗原理可以用來進行不同的類似實驗; (4)理解原理并設計替代實驗。 2、實驗步驟必須科學。 實驗步驟是否合理、完善直接影響物理實驗的質量。 因此,在實驗操作過程中了解、理解和熟悉實驗步驟對于做好實驗問題十分重要:(1)、保證實驗程序的完整性、合理性。 (2)保證實驗程序的必要性。 3、物理量間接測量的等效性。 該方法常用于確定實驗中無法直接測量的物理量的值。 一類是無法在實驗中直接測量的物理量。 通過這個物理量對周圍環境的影響或者它與其他物理量之間的某種關系,可以確定該物理量的大小,然后利用相應的公式可以計算出待測物理量的值。 4.實驗設計該方法是靈活運用物理知識,理論聯系實際,根據1/1初中物理必做20個實驗題目復習題和復習材料,設計一個簡單、易操作的實驗流程到具體情況。 然后應用物理公式和被測物理量來表達被測物理量的表達式。
5、實驗開放性該方法多方位思考,綜合考慮初中物理實驗考試,注重知識的橫向聯系。 考慮每一種可能的方法。 它可以考驗學生靈活掌握和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 三、實驗知識考點類型 1、光學實驗 實驗一、探索光的反射規律的方法和步驟: (1)如下左圖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個平面鏡,然后放一個一塊紙板 ENF 垂直 站在平面鏡上,紙板上的直線 ON 垂直于鏡面。 (2) 讓一束光以一定角度照射到紙板上的 O 點。 經平面鏡反射后,向另一個方向發射。 用筆在紙板上描出入射光 EO 和反射光 OF 的路徑。 (3)改變光束的入射方向,再做一次,用另一種顏色的筆,記錄光的路徑。 (4)取出紙板,用量角器測量NO兩側的角度i和r。 記錄初中物理 第一次和第二次的1/1 20道必做實驗題目復習題和復習材料(5),如上右圖,折疊紙板NOF向前或向后,觀察你還能看到反射光嗎? (6) 歸納分析得出結論:在反射現象中,反射光、入射光和法線均在同一平面內; 反射光和入射光在法線兩側分開;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實驗2、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和方法:如圖所示,在桌子上鋪一張長紙,紙上豎立一塊玻璃板作為平面鏡。 在紙上寫下平面鏡的位置,并將點燃的蠟燭放在玻璃板前面,這樣就可以在玻璃板后面看到它的圖像。 然后取一根相同的未點燃的蠟燭,將其直立移動到玻璃板后面,直到看起來與蠟燭的圖像完全重合。 。
這個位置就是前面蠟燭圖像所在的位置。 將這兩個位置寫在紙上。 實驗時要注意蠟燭的大小和其圖像的大小是否相同。 實驗中用一條直線連接蠟燭及其圖像的位置,觀察連接線與平面鏡是否垂直,并用刻度尺測量其與平面鏡的距離。 移動點燃的蠟燭,重做實驗,并將結果記錄在下表中。 物體到平面鏡像的連線到平面鏡像和物體的大小是否等于鏡子的距離1/1 20道初中必做的實驗復習題和復習資料學校物理 距離比較平面是垂直的。 第一、二歸納分析得出結論:物體在平面鏡中成虛像,像與物體的大小相等,它們的連線垂直于鏡面,它們到鏡面的距離是平等的。 實驗三、探索凸透鏡成像的常規方法和步驟: (1)如圖所示:將蠟燭、凸透鏡、光幕置于水平桌面上,調節使蠟燭火焰中心、凸透鏡中心與光幕中心在同一直線上; (2)將蠟燭放遠初中物理實驗考試,使物距u>2f,調節光屏到凸透鏡的距離,使蠟燭火焰在屏上形成清晰的圖像,觀察真實的大小和倒影。圖像。 (3)蠟燭向凸透鏡移動,使物距在f和2f之間,即f2f實像倒變焦f2F放大F2F倒變焦縮小實像相機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