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清華大學
【簡介】:榮獲全國高中化學競賽省賽區一等獎(四川省第一名)、冬令營銀牌。 教學思路清晰、邏輯性強,帶動學生對化學有深刻的理解。 課堂氣氛輕松幽默,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學習能力。
說說“高中五科競賽”
競賽
1. 我們所說的比賽到底是什么?
我們一般所說的競賽是:數學、物理、化學、生物、信息學(計算機)五大學科的競賽。 各學科比賽都有全國統一的比賽,并按照類似的賽制進行。 在某些學科中還有一些官方認可的衍生品競賽。
數學聯賽比賽形式為:
全國高中數學聯賽預賽(各省組織,非必須,每年政策不同,2017年重慶有預賽)全國高中數學聯賽(初試、復試、9月份),獲得的獎項均為省級獎項
中國數學奧林匹克(冬令營,CMO,11月),獎項為國家級獎項,前60名入選國家集訓隊
中國國家集訓隊選拔考試(3-4月),選拔6人進入國家隊
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I??MO,7 月)
數學導數競賽包括
女子數學奧林匹克(CGMO)(八月)
中國西部數學奧林匹克競賽(CWMO)(八月)
中國東南數學奧林匹克競賽(CSMO)(7月至8月)
北方數學奧林匹克(NMO)(七月)
物理競賽形式為:
全國高中物理競賽預賽(9月初)
全國高中物理競賽復賽(9月中下旬),獎項為省級獎項
全國高中物理競賽(CPhO,10月底11月初)全國總決賽,獎項為全國獎,前50名入選國家集訓隊
中國國家集訓隊選拔考試(12月-1月),選拔5人進入國家隊參加IPhO,選拔8人進入國家隊參加APhO
亞洲物理奧林匹克競賽(APhO,第二年4月至5月)
國際物理奧林匹克競賽(I??PhO,每年 7 月 2 日)
其他有意義的物理競賽包括
高中機械比賽
高中應用物理競賽
泛珠物理競賽
化學競賽形式為:
全國高中化學競賽預賽(各省組織,非必須,2017年重慶有預賽)
全國高中化學競賽預賽(8月底或9月初),頒發的獎項為省級獎
全國高中化學競賽全國總決賽(冬令營、CChO、11月底12月初),獎項為全國獎,前50名入選國家集訓隊
中國國家集訓隊選拔考試(3-4月),選拔4人進入國家隊
國際化學奧林匹克競賽(I??ChO,年 7 月 2 日)
信息學競賽的形式是:
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NOIP,包括:初賽、復賽、10月底、11月初),獲得的獎項均為省級獎項
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全國總決賽(NOI,次年7月),獎項為全國獎,前50名入選國家集訓隊
中國國家集訓隊選拔考試(CTSC,第三年5月),選拔4人進入國家隊
國際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I??OI,第三年7月至8月)
其他有意義的計算機競賽
亞太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APIO,5 月)
生物競賽形式為:
全國高中生物聯賽預賽(各省組織,非必須)
全國高中生物聯賽(5月),獲得的獎項均為省級獎項
全國高中生物聯賽全國總決賽(CBO,8月),獎項為國家級獎項,前50名入選國家集訓隊
中國國家集訓隊選拔考試(第二年2月-3月),選拔4人進入國家隊
國際生物奧林匹克競賽(I??BO,第二年7月)
2. 競賽對升學有用嗎? 有什么用呢?
2017年的政策是:國家集訓隊成員可直接推薦到北大、清華大學。 國家級一等獎獲得者可獲得北京大學、清華大學自主招生資格,省級一等獎獲得者可獲得其他名牌大學自主招生資格。
競賽內容為數學>物理>化學>生物與信息。 這里的含金量就是北大、清華大學對這一學科競賽的重視。
對于重慶市來說,如果進入重慶隊,冬令營金牌、銀牌排名靠前,基本可以加60分或者一級成績簽合同(如果能進入北大、清華,就可以了)你超過高考成績一等獎)。
如果僅獲得自主招生資格,則需要參加自主招生考試的筆試和面試。 其中,北大、清華筆試數學難度略低于第一聯考,理化測試達到復賽難度。 其他學校的筆試也介于高考和聯賽之間,即自招筆試的內容可以通過競賽來覆蓋。
3. 比賽的投入和產出是多少? 成功率是多少?
競賽投入巨大,風險較高。 請各位家長慎重選擇學業。 建議有正規學習空間的同學學習競賽,在選擇競賽科目時一定要以自己的興趣為主。 不要偏愛科學競賽。 例如,數學競賽英語不及格的學生就必須避免這種情況。
數學聯賽的難度很大,即使是天賦比較好的學生也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才有希望獲勝。 并且不建議沒有接觸過比賽的初中生為了獲得全省第一而去參加高中數學聯賽學習。 因為它最早、最受歡迎、學生人數最多,所以競爭也是所有比賽中最激烈的。
物理競賽在思維和知識方面也有很大的難度。 但相比數學,對思維能力(天賦)的要求稍低一些。 很多人初三畢業后就開始讀書。 競爭并不像數學那么激烈。
化學比賽對思維的要求比物理略低,但對知識的要求明顯強于物理。 一般來說,在學習過程中要學習大量的大學化學內容。 對記憶力和分析能力有很高的要求。 與物理類似,如果你初中時從未接觸過比賽,仍然可以獲獎,而且競爭相對不那么激烈。
生物競賽和化學競賽類似泛珠物理競賽,也需要學習很多大學內容。 因為學習的人少了,競爭也就不那么激烈了。
信息學競賽需要一定的數學思維能力和實際的計算機語言應用能力。 需要經常對著電腦,學習算法等,比較小眾,圈子也小。 競爭也不是很激烈。
投入產出比和成功率都是很難談論的話題。 取決于你如何定義成功。 一般來說,在以省級以上獎項為目標的學生中,平時訓練量大、達到省級訓練要求、做過大量模擬考試和真題的學生中,約有一半能夠成功獲獎。獎項。 我也可以把當年了解比賽的同學人數分享出來,讓家長和同學們有一個感受。 初中畢業后的暑假,一開始就有200多人來學習化學競賽。 暑假結束后,還剩80人左右,一學期下來,就剩下30人了。 只有14人堅持到大二才參加比賽。 當時的目標是打省一和全國總決賽,因為當時省一隊就有晉級資格。 最后13人中,8人獲得省一等獎,其中7人來自綿陽中學清北班,7人中有2人進入冬令營并被推薦到清華大學(包括我),1人放棄了保送上海交通大學參加高考。 考入清華大學的人中,保送上海交通大學1人,保送浙江大學1人,保送南京大學1人,有軍事理想的保送國防科技大學1人。
重慶目前的競賽水平處于全國最低水平。 以下為2016年各省份進入國家集訓隊的人數。可以看到,巴蜀中學僅有3人進入國家生物集訓隊。 如果有更多的優秀學生愿意參加比賽,有更多的家長支持,我們一定會取得更好的成績。
今天我們就先介紹一下這里的比賽。 接下來的時間,老師們將繼續分享自己的比賽方法,敬請期待!
更多競賽咨詢請加入2020高中競賽交流群
?你可能需要這些內容
回復:“10”,勾選“高半期真題”
回復:“11”,查看《高一第一個月真題真題》
?如果想和更多家長交流,請加入QQ群
重慶市2019年高考①組,請參加
重慶市2018年高考②組,請參加
重慶市2017年高考①組泛珠物理競賽,請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