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五大學術競賽是哪五項?
我們常說的五大學科競賽,就是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和信息學五個學科的奧林匹克競賽。 比賽分為市級、省級、全國總決賽、國際奧林匹克四個級別。 參賽者需要經過層層選拔。 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最終站在世界舞臺上。
數學競賽
數學競賽全稱是“全國中學生數學奧林匹克競賽”,由中國數學會和中國科學技術學會聯合主辦。
①比賽難度:初賽難度維持高考中上水平; 復賽和全國總決賽的內容范圍和深度遠高于高考的難度。
②競賽內容:初賽不超出現行高中數學教學大綱; 復賽補充課程外的知識; 決賽按照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的要求進行。
③報名及考試:個人參賽,由中學統一報名; 均為筆試,預賽由各省市組織獨立命題; 其余考試環節均為全國統一命題。
物理競賽
物理競賽全稱是“全國中學生物理奧林匹克競賽”,由中國物理學會和中國科學技術學會聯合主辦。
①比賽難度:初試題大部分相當于高考的微難或困難級別。
②競賽內容:競賽內容包括高中物理和大學物理部分,以競賽大綱為準。
③報名及考試:個人參賽,由中學統一報名; 考試形式為筆試。
化學競賽
化學競賽全稱是“全國中學生化學奧林匹克競賽”,由中國化學會和中國科學技術學會聯合主辦。
① 比賽難度:比賽內容涉及面廣。 初賽需要40單元的課外活動; 最后一輪需要額外 30 單元的課外活動。
②競賽內容:包括高中數學、物理、生物、地理和環境科學的基礎內容。 詳情請參閱競賽大綱。 決賽將在預賽的基本要求的基礎上進行適當的補充和完善。
③報名及考試:個人參賽,由中學統一報名; 考試形式均為筆試,全國總決賽有兩次筆試。
生物競賽
生物競賽全稱是“全國中學生生物奧林匹克競賽”,由中國動物學會、中國植物學會和中國科學技術學會聯合主辦。
①競賽難度:參加人數較少,聯賽試題比高考題難,比全國競賽試題容易。
②競賽內容:根據現行中學教學大綱進行完善和拓展。 包含高中生物和大學生物的部分內容。 競賽內容主要以競賽大綱為主。
③報名及考試:個人參賽,由中學統一報名; 全國總決賽采取筆試+實驗的方式。
信息學競賽
信息學競賽全稱是“全國中學生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由中國計算機學會主辦。
①比賽難度:比賽分為普通組和高級組。 小學生、初中生、高中生均可參加。
②比賽內容:題目范圍、比賽形式和評分標準由科學委員會制定的聯賽大綱確定。 初賽以計算機通用知識和實用知識為測試內容,注重基礎知識和實踐知識,以筆試為主。
③報名及考試:個人參賽,由中學統一報名。 初賽為筆試,復賽為編程。
第2部分
五項重大科學競賽賽程表
目前,五大科學競賽正處于復賽階段(2021年信息學競賽已結束)。 以下是2021年五項重大科學競賽賽程表:
數學競賽
(一)預賽:預賽一般由各省組織,時間各異。 一般安排在5月或6月左右。
(2)聯賽:每年9月舉行。 2021年全國高中數學聯賽將于9月12日(周日)舉行。 第一次測試時間為上午8:00-9:20; 第二次考試時間為上午9:40-12:30。 聯賽公布了省一、省二、省三等獎獲得者名單。 省第一名的選手有資格進入省隊名單,省隊成員有資格參加決賽。
(三)期末考試(冬令營) 2021年數學期末考試計劃于11月舉行。 頒發全國一等獎(金獎)、全國二等獎(銀獎)、全國三等獎(銅獎)。 其中,來自中國的前60名將進入國家集訓隊并獲得保送生資格。
物理競賽
(一)預賽:9月4日上午進行。 考試采取筆試形式物理競賽預賽難度,全國統一試題、統一時間。
(2)復賽:2021年第38屆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理論考試安排在9月18日或19日(筆試,滿分320分); 實驗測試(筆試,滿分80分)為9月25日(周六)上午。 復賽將產生省一等獎、省二等獎、省三等獎,其中省隊成員有資格參加決賽。
(3) 決賽:10月23日至28日。 頒發全國一等獎(金獎)、全國二等獎(銀獎)、全國三等獎(銅獎)。 其中,全國第一名前50名的學員將進入國家集訓隊,并獲得推薦學員資格。
化學競賽
(一)預賽:各省時間有所不同,但一般在8月初舉行。
(二)預賽:2021年第35屆中國化學奧林匹克競賽(預賽)延期舉行,暫定推遲至2021年9月18日下午14:00-17:00。省一等獎、省二等獎、省三等獎抽出其中,省隊隊員有資格參加決賽。
(三)期末考試(冬令營):一般在11月底舉行,考試采取筆試形式,確定全國一等獎、全國二等獎、全國三等獎。 其中50人將進入國家集訓隊并獲得保送生資格。
生物競賽
(一)預賽:各省時間有所不同,但一般在5月份之前舉行。
(2)聯賽:考試將于7月18日結束,目前名單已公布。
(三)決賽:2021年第30屆全國中學生及全省生物競賽決賽于8月23日至27日舉行,考試形式為筆試和實驗考試。 頒發國家一、二、三等獎,其中50名進入國家級。 強化培訓團隊,獲得推薦學員資格。
信息學競賽
2021年信息學競賽已結束,入圍名單已公布。 下表顯示了相關事件日歷:
第三部分
進入名校
申請各級競賽獎項的優勢
國家集訓隊
每年五大學科競賽國家集訓隊員260人,其中物理、化學、生物、信息學各50人,數學60人。 不用說物理競賽預賽難度,獲得國基名額的學生——保送生也是我們常說的進入清北的一個重要招生方式。
此外,對于低年級考生,很多獨立選拔方式也認可國家集訓隊的獎項,比如清華數學領軍人才計劃。 如果您通過這些招生渠道被錄取,您可以在高一和高二期間提前進入學院和大學。 但此類招生方式的培養模式與普通學生不同,考生需要多了解。
下圖為清華大學2022年丘成桐數學科學領軍人才培養計劃招生流程
金/銀/銅獎
金銀牌一直是清北的目標,銅牌還可以沖擊復旦大學等重點名校。 金、銀牌獲得者可以獲得進入36所名校“強基計劃”的特殊資格,銅牌獲得者在考入強基學校考試時也有一定的優勢;
下圖為2021年南開大學預科強化計劃招生簡章
此外,北大數學英才班、清華大學數學英才班及數學領袖計劃、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青年創業班等低年級自主招生方式均有利比賽方。
下圖是北京大學2021級數學才藝班招生簡章。
以下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21年青年創業班招生簡章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青年創業班招生簡章中明確規定了各競賽獎項可獲得的相應加分:
省一、二、三等獎
一、二、三省的參賽者,如果學習成績優秀,還可以嘗試報考“清華數學領軍計劃”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西安交大、西安交通大學“青少年班”。東南大學. 此外,獲得省級競賽獲獎的考生申請“強基計劃”和“高校綜合評價招生”。 參賽者的知識儲備和學科思維在學校考試中具有很大優勢。
以下為2022年清華數學領軍人才招生報名辦法中“補充信息”的填寫。 從明確的內容來看,五項重大省級獎項在初審過程中發揮了一定的作用。
第四部分
五大比賽如何選擇備戰
五個大賽的難度基本上和他們的認可度成正比。 那么考生應該如何選擇比賽來準備有效的考試呢?
1.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狀況和興趣進行選擇。 數學競賽是難度最高、歷史最悠久的競賽。 當然,競爭也非常激烈。 物理比賽也很困難,主要是思維困難。 生物競賽與化學競賽類似,不需要太多的競賽基礎和思維能力。 ,但是需要學習很多內容,記憶很多知識點。 近年來,信息學競賽變得非常流行。 除了高中生之外,中小學生也有資格報名,這樣他們就可以早點開始學習和嘗試。
2、關于比賽開始時間,越早準備,機會越多,獲勝的機會就越大。 打算參加比賽的學生一定要早開始、早準備,尤其是高一、二年級,壓力沒有高三那么大。 正是備戰學習的黃金時期; 高一、高二就開始接觸比賽,高三就可以把精力投入到沖刺,爭取更多的獎項。 。
3、學科競賽對升學有先天的好處,但大家需要辯證地看待學科競賽。 提醒家長和考生,學科競賽比高考更難。 因此,學生應該根據自己學習文化課程的能力,花費精力,參加比賽。 他們不應該盲目追求學科競賽。 家長和考生需要辯證地看待學科競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