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月:你什么時候開始準備比賽的?
小A:高中物理競賽是一項長期性、參與度高的活動。 如果你決定走競賽路線,當然是越早準備越好。 我從高一就開始準備。 參加比賽需要基礎知識作為基礎。 高一,我們首先要學完基礎課程。 我們都用一年的時間學完高中三年的物理課,不僅要學完,而且還要學透。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需要額外購買一些。 用題目冊復習題,因為課本上基本沒有練習。
小月:聽說數學中的微積分對于解決物理問題也很有幫助? 你研究過嗎? 你學到了什么程度?
小A:我一般是高二開始看競賽書。 了解了競賽題的思路后物理競賽技巧,如果有時間,可以適當學習一下微積分。 然而,微積分只是一種方便計算的工具。 它不能取代出題所需的身體技能和思想。 我讀過科大出版的《高等數學導論》。 這是一本非常優秀的高等數學書。 如果你沒有時間,就不要在數學上花太多時間。
小月:能推薦一些你用過的輔導材料嗎?
小賈:教程我看了舒友生的《高中物理競賽訓練教程》(傳說中的綠皮);
后期分章節讀了程瑪麗安夫的《初中奧物理課力學》和《初中奧物理課電磁學》;
張玉民《熱科學》、趙凱華《新概念物理教程·光學》;
二是金牌之路。 你必須看的是解釋和例子。 這些理論知識和高中課本有很大不同。 如果你能理解其中的80%,就可以做下面的練習。 當你能完成本書最后80%的練習時物理競賽技巧,你就可以同時進行下一本書。
最后推薦:范曉輝的《高中物理奧賽新實用題碼》。 其解題思路與金牌選手有很大不同。 我個人認為比金牌更靈活,理論更廣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