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來自全國各地的364名高中生齊聚重慶,參加“第34屆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重慶一中杯決賽”。 最終,重慶一中大四學生朱追以總分316分(實驗70分)(理論246分)排名全國第六、重慶第一名,最終獲得考入清華大學錢學森力學學院。
頒獎典禮
本次比賽將于10月27日至11月2日持續(xù)7天。 經(jīng)過各省市的預賽和復賽,共有來自32個省市的364名精英選手參加理論考試和實驗操作考試物理競賽洛神是誰,進入決賽。 最終,100名選手獲得金牌,120名選手獲得銀牌,144名學生獲得銅牌,其中50名學生進入國家集訓隊。
據(jù)了解,第34屆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是我國最高水平的中學生物理競賽。 本次比賽共有全國中學生71.5萬人參加,是歷屆比賽參賽人數(shù)最多的一次。
短暫的慶祝過后,17歲的朱追接受了慢新聞-重慶晚報記者的采訪。 他坦言比賽很累,在參加亞洲區(qū)物理比賽之前他會選擇睡覺。
比賽3小時
考試結束后,我太累了,在樹林里睡著了。
朱追出生于2000年代。 他身材瘦削,聲音洪亮。 接受記者采訪時,他的話很有邏輯。
朱追小時候就讀于渝北一所普通實驗小學,后考入一中。 他的母親在鐵路工作,有機會接觸電路。 從小燈泡自己亮起的那一刻起,年輕人就對電路表現(xiàn)出了極大的興趣。
與現(xiàn)在學生每天要面對的無數(shù)培訓班相比,朱追說,在他五六年級接觸奧數(shù)之前,父母大多是讓他去發(fā)現(xiàn)、尋找興趣愛好。
“智商沒有差別,能進入的,都是非常優(yōu)秀的。” 對于獲得全國第六名的好成績,朱追表示,他最大的特點就是做事非常專注。 “物理比賽持續(xù)三個小時,三個小時我根本無法分心。做完題感覺自己跑了一萬米,累極了。” 我越累,我的考試成績就越好。 這場比賽結束后,走出考場的朱追就累倒在校園里了。 我在樹林里睡著了。 “如果不是蚊子把我咬醒,我可能幾個小時都醒不過來。”
當我解決問題時我最興奮
“我什至有答案的正確措辭。”
喜歡物理也許是巧合,但把這份熱愛轉化為興趣,確實是朱追最大的收獲。
“很多人問我,物理題很難,為什么我能一直做下去?我很享受解決問題的樂趣。” 說到解決問題的時候,年輕人的臉上洋溢著笑容。 他說,他最喜歡解題后逐字比較答案的快感,“你知道,沒關系,我連答案的字都對了,太酷了。”
隨著對物理的興趣加深,朱追想去國內頂尖的大學清華大學。 這一努力使他的夢想成為現(xiàn)實。
有計劃地參與
將歡樂注入你的內心
身高1.8米,性格活潑開朗,相比更多的理科生,朱追的身上折射出陽光。
他喜歡打籃球,他告訴慢新聞-重慶晚報記者,以前遇到特別困難的問題,一旦解決不了,朱追就會選擇打籃球來放松。 “這種流汗后的投入,遠比死里學習要快樂得多。”
是否有偏見? 朱追坦言,自己是一名純理科生,但時代的發(fā)展仍然需要各科的平衡。 在接下來的時間里,他仍然會努力學好中文和英語。 “畢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還需要付出全方位的努力。” 許多。”
朱追說,他從小成績就不錯,但他更知道自己需要什么。
從初三開始,我就計劃參加物理比賽。 競賽題的難度遠遠超出了高考,但記住解題后的喜悅物理競賽洛神是誰,并將那種喜悅注入自己的內心,才是最好的。 “比賽之前,我在全市排名第七,當時我覺得這個成績已經(jīng)沒有希望了,但我很快就調整了心態(tài)參加比賽,我對這個成績還是比較滿意的。”
新聞網(wǎng)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