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020年物理競賽省隊名額基本穩定在360人左右。 2021年,從上一年的364人猛增到480人,增加了近120人,增幅超過30%。 2022年配額將會增加。 這增加到了 550 人。 短短2年時間,物理競賽省隊人數從原來的360人增加到550人,增加了190人。
從具體分配省份來看,浙江、湖北、江蘇名額最多,各有31人。 湖北作為比賽主辦省,從去年的22人增加到31人,增加了9人,這也符合慣例; 其他增幅最多的兩個省份是江蘇和廣東,分別為5人和4人。 經濟大省的教育實力也較強。 四川、山東、北京、河南、安徽、云南、甘肅、內蒙古等省隊均增加3人。 。
事實上,不僅物理、數學省隊比賽名額也大幅增加。 我們來看看這四年來的情況。 2018年,名額總數為367個,2019年為403個,2020年增加到449個,2021年猛增至544個,幾年間增長率近50%,尤其是增加了近2020年至2021年共100個名額。
早在2018年1月31日,《關于全面加強基礎科學研究的若干意見》就出臺,其中特別強調,要堅持從教育抓起33屆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預賽,集中力量加強基礎科學研究,優先發展數學和物理。 多一些傾斜,通過競賽引導更多有潛力的孩子參與基礎科目,是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
2021年,隨著高校強基招生計劃全面取代實行多年的自主招生,越來越多具有競爭優勢的尖子生將通過強基招生進入39所知名大學。 省隊名額的增加,也將帶來數理競賽金銀牌數量的增加,這意味著更多的考生將獲得強基礎的特殊資格,更多的考生將獲勝在各大名校。 班級自主選型,獲得更大優惠。
2022年實施強基計劃招生的39所高校中,申請者無一例外地分為兩類。 一類是高考成績優秀的考生,另一類是在五項重大學科競賽中表現突出并獲得全國第二名的考生。 只有獲得一等獎及以上獎項的候選人才有資格。 不過33屆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預賽,獲得金銀獎的選手進入清華、北大等名校后,其他大學會適當降低標準,比如獲得國家三等獎的學生。 根據規則,進入省隊的考生一般都可以保證獲得全國三等獎。
以湖北省為例。 2022年,清華大學強基計劃在全省招生40人,其中24人在五項重大科學競賽中獲得省三等獎以上,占比約60%。 北大強基計劃將在湖北招收55人,其中在五項重大科學競賽中獲得省三級以上獎勵的學生有45人,占比約81.8%。 清北兩所高校有69名學生在省三級以上比賽中獲獎,約占72.6%。
您認為數學、物理等五大聯盟的名額還會繼續擴大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