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宇宙正處于加速膨脹的過程中,現在理論物理學家進一步提出,這種膨脹速度可能會達到一個非常極端的程度,甚至可能會導致亞原子粒子被撕裂,形成所謂的“大撕裂”。 (圖片版權:NASA)這是宇宙在暗能量影響下的三種未來命運,即其密度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減小、保持不變或增加。 北京時間7月15日。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站報道,根據現有的宇宙學觀測和理論,我們能夠觀測到的“可見物質”只占宇宙質量的極小部分,而且占據著主導地位。 這是暗能量。 這種神秘物質的許多令人費解的特性之一是它的密度似乎不隨時間變化。 這意味著即使宇宙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膨脹,暗能量也不會被稀釋。 這與普通物質有很大不同。 換句話說,隨著宇宙的膨脹,暗能量似乎不斷地從真空中“創造”出來,填補了宇宙膨脹留下的空隙,并保持暗能量的整體密度不變。所以很明顯,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時間的推移,暗能量將在宇宙中變得更加占主導地位……閱讀更多
宇宙的膨脹可能是由反物質而不是暗能量引起的
進入20世紀初以來,天文學家普遍認為宇宙不僅在膨脹,而且膨脹還在加速。 目前科學界廣泛接受的模型認為,造成這種加速膨脹的驅動力是神秘的暗能量,它占宇宙能量密度的73%。不過,據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站4月報道18日能量物理學家,意大利科學家近日指出,宇宙的膨脹可能源于物質與反物質的關系。
暗能量可能使宇宙的膨脹永不停息
據英國《每日郵報》8月21日報道能量物理學家,美國宇航局研究人員利用被稱為“宇宙放大鏡”的星系團推斷宇宙中神秘暗能量的分布,并得出結論:宇宙有可能會繼續膨脹并膨脹。永不止步,宇宙最終將變成一片無盡的寒冷荒涼之地。 研究結果近日發表在《科學》雜志上。暗能量被認為主宰宇宙
暗能量促進宇宙加速膨脹的理論“不可靠”
目前,英國牛津大學的物理學家根據此前10倍的數據庫信息進行分析,表示暗能量促進宇宙加速膨脹的說法“不可靠”。 騰訊太空訊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近20年來,科學家們普遍認為宇宙是由神秘的“暗能量”驅動,處于加速膨脹的狀態。 這一發現于 20 世紀 90 年代首次提出并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它導致了當前宇宙的形成”
國家天文臺有望發現宇宙暗能量的動態演化
近日,全球最大的星系巡天eBOSS國際科技計劃合作組織在英國皇家天文學會的MNRAS雜志上發表了一組科學目標綜述論文。 其中,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趙公博帶領的研究團隊發表了備受期待的研究報告。 預計eBOSS巡天將能夠首次發現3s置信水平(即99.7% CL)的宇宙暗能量動態。 進化。
天文學家證實暗能量的存在推動宇宙加速膨脹
這項研究使用的方法之一是測量宇宙中星系的大尺度分布。 來自英澳望遠鏡的數據在這項研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這是宇宙處于引力與暗能量平衡狀態的示意圖。 圖中底部的綠色網格線代表重力,頂部的紫色網格代表暗能量。 北京時間5月23日消息,據英國廣播公司(BBC)網站報道,采用最先進的天文觀測技術
全球科學:大腦中的暗能量
關于大腦暗能量的最新研究顛覆了我們對大腦的傳統看法:當我們休息或發呆時,大腦并沒有停止運作,一些神秘的“背景”神經活動始終存在。 大腦的默認模式 ● 神經科學家長期以來認為,當我們休息時,大腦中的神經回路會關閉。 ●然而,腦成像實驗表明,大腦內存在一些持續的“背景活動”。 ●這樣的沉默
“暗能量測量”大型項目啟動
智能暗能量相機將用于對星系進行成像。 一項探索暗能量本質的大型項目已經在利安德斯山脈開始。 暗能量巡天(DES)于 8 月 31 日在托洛洛山美洲天文臺的 4 米布蘭科望遠鏡發射。 這是探索暗能量物理特性的最新研究之一。 暗能量是一種神秘的力量,正在推動宇宙以更快的速度膨脹。在它運行的5年里
新發現質疑愛因斯坦暗能量理論
記者從中科院獲悉,國家天文臺研究員趙公博帶領的國際合作團隊通過對最新天文觀測數據的分析,發現了暗能量隨時間演化的證據。 這一發現表明,暗能量的本質可能不是愛因斯坦一百年前提出的“宇宙學常數”,這對暗能量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該成果在線發表在《自然》雜志天文學特刊上8月底,并于9月5日發表在該雜志的《新聞與觀點》上。
NASA暗能量探測面臨成本危機
NASA 的下一個大型太空天文臺將于 2025 年啟動,其目標是回答天文學中一些最大的問題,包括系外行星是什么樣子以及暗能量如何驅動宇宙膨脹。 但該項目的成本飛漲,NASA 管理人員正在努力控制預算。自近 10 年前提出寬視場紅外巡天望遠鏡(WFI)以來,其視場角已經
暗能量理論首次得到確定性實驗測試
科技日報合肥8月25日電(記者吳長峰)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杜江峰院士團隊與黃璞教授、何副教授組成的聯合研究小組南京大學的建華在實驗室環境下使用了反磁懸浮力學系統。 一個重要的暗能量理論——變色龍理論,已經得到了實驗檢驗。 理論預言的“第五力”沒有找到,排除了暗能量的可能性。這都是暗能量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