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半年,學校各科目正常安排,但有競賽補課。 晚自習和周末基本都被競賽學習占據了。 除競賽外的所有科目都可以完成日常作業。 根本沒有評論。 時間。 孩子的綜合成績從期中的前50名,到了期末的100分左右。 考慮到學校有1000多人,這是非常可以接受的。
高一上半學期,學校競技班語文、數學、外語三門主課正常排課,但化學、政治、歷史、地理、和生物學。 同時,備戰學習的任務也十分繁重。 我一般都會去競賽組專用的教室自習。 孩子的綜合成績學期中就跌到了200多物理競賽難,學期末就直沖400了。 這跌幅實在是太可怕了。
孩子的父母相對平靜。 主要原因是,孩子的排名雖然下降很快,但語文、數學、外語、物理四科成績一直比較好。 一次性比較的只是化學、政治、歷史、地理、生物五科。 如果你考試成績不好,你就無法取得好成績,因為你根本沒有學習太多。
為了防止部分學生完全放棄學習其他科目,只注重競技性學習,學校各競賽組還專門規定了綜合成績排名的門檻。 如果綜合成績排名過低,將被退出比賽組。 物理競賽組的門檻是總分在400分以內。
高二上半年,孩子完成了物理競賽的學習,恢復了正常的綜合學習,排名立刻迅速反彈。 學期中上升到200多個,學期末上升到100多個。
大二下半年結束時,我的排名又回到了100以內。經過兩年的周折,我的成績又回到了起點。 參加物理競賽學習短期內會對整體成績排名產生很大影響,但從長期來看,影響其實并不大。
其他退出比賽組的孩子也基本是同樣的情況。 就連那些因為沒有進入省隊而從大四開始參加高考的人,一年之內綜合成績就得到了提高。 這些孩子的一個共同點是,在高中之前,他們的語文、數學、外語基礎都非常扎實。
另外,縱觀所有參加競賽學習的孩子們的情況物理競賽難,發現對于競賽學生來說,最難追、最費時間的科目其實是英語。 那些打算在高中走上競爭道路的人必須在高中之前學好英語。
《一只平凡崽的成長》第九十七章。 關注頭條號——《一只平凡崽的成長》,了解孩子成長過程的每一個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