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屆亞洲物理奧林匹克競賽于5月5日至12日在澳大利亞阿德萊德舉行。來自亞太地區23個國家和地區的170余名優秀中學生參加了這場盛大的比賽。 由于亞洲學生優異的物理水平,亞洲物理奧林匹克競賽是世界上難度最高的物理競賽之一。 比賽由5小時的理論考試和5小時的實驗考試兩部分組成。 經過激烈角逐,選手們最終共產生了9枚金牌、16枚銀牌、33枚銅牌。
“興趣和毅力讓我們走得更遠”
“我一直期待著能夠登上世界舞臺,現在我已經成功到達終點,非常感謝過去充實的三年!” 昨晚載譽歸來的顏若愚面對記者露出輕松的笑容。 在剛剛結束的第20屆亞洲物理奧林匹克競賽中,顏若愚以理論成績第一名、總成績第二名的成績獲得金牌。 被保送至清華大學物理系。
“他不僅學習素質好,組織能力也很強!” 在何潔教練眼中,顏若愚是一名綜合素質較高的學生。 作為競賽組的組長,他不僅定期組織討論,與同學們分享物理感悟,還非常善于研究問題,常常能將疑難問題解決得徹底。
對于物理競賽的學習,顏若愚坦言興趣最重要,“只要我對這件事感興趣,我就會一直堅持下去。” 顏若愚的父親是中南大學地球物理系教師。 家里豐富的科普書籍對他從小就進行了教育。 為科學素養創造有利的環境。 “我從小就喜歡讀書和編程。” 這兩個從小養成的愛好,為他后來學習物理競賽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其實我一開始很喜歡數學,但后來我發現物理比數學更好玩,更能解決實際問題。” 談及競賽學習湖南競賽物理,顏若愚認為堅持也很重要。 “賽后學習階段,不再有新的知識,更多的是鞏固和重復,所以比較枯燥。只有堅持,才能取得更大的突破。”
“一群人為了同一個目標齊心協力的感覺真好!” 顏若愚非常感謝本次比賽團隊的精誠團結。 物理競賽組每周有固定的半天時間進行討論。 大家都會毫無保留地分享自己的學習經驗和思維方法,并且經常互相提問,鞏固彼此的理解和應用。 。 “何潔教練主要會分析形勢,給我們制定目標。” 顏若愚表示,何潔教練定期為比賽組的所有學員制定明確的階段目標,各分組也會根據實際情況制定更具體的分層。 目標是,在整個比賽學習過程中,他非常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心理狀態。
“情景想象讓物理學習變得生動起來”
“雖然還有一些不完美,但我很感激這次經歷!” 王玉琴在本次比賽中獲得銅牌。 他表示,這次國際比賽對他來說是一次非常寶貴的訓練。 現被保送至北京大學物理學院。 “我選了一個自己喜歡的方向,和一群人一起走到了終點,開始又結束,感覺很快,很有收獲。”
談到學習物理的秘訣,王玉琴的回答與顏若愚的回答非常相似。 他們都認為物理問題的定性在一定程度上比定量更重要。 “情境構建可以化抽象為具體,就像在腦海中放電影一樣。清晰地想象物理圖像對于理解問題本身非常有幫助。” 同時,王玉琴認為,有必要掌握新的物理知識中的概念和定義。 ,這些是物理學習的基礎,必須了解來龍去脈。 他還分享了一個有趣的觀點,“在學習過程中,難以理解的事情可能會違背你生活中的直覺,而當你遇到這些不明顯的事情時,你往往會找到突破。” 這就是王玉琴所說的學習“節點”。 過了這個“節點”,你就會豁然開朗,上升到一個更高的層次。 在清華大學參加國家集訓隊訓練期間,他有幸聆聽了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的講座,并從中得到了啟發。
在長郡競技學習的三年里,王玉琴覺得自己最大的收獲就是堅強心態的培養。 “這里高手很多,被‘虐’的次數越多,我的抗壓能力也就越強。 更強。”他還認為,長郡競技精神的傳承對他影響很大。“每班推薦的學長都會來到下一班進行義務訓練,答疑解惑。 他們的可貴品質值得我們學習。”顏若宇還表示,長郡的氛圍可以讓他更有動力,激勵他不斷向優秀靠攏。“也讓我從最初的浮躁中學會了沉淀。”分享了自己的收獲,不僅對物理學習和研究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拓寬了自己的知識面。
“和學生一起努力是一種幸福”
長郡中學本屆物理競賽隊共有28名學生。 其中4人進入國家集訓隊,9人進入省隊。 共獲得國家級金獎6枚、銀牌3枚,20名學生獲得省級比賽一等獎。 比賽教練何杰是長郡中學的一名年輕教師。 這是他承擔的第一批學生的比賽訓練任務。
何杰對自己首場比賽的成績表示基本滿意。 “學習過程中的體會和學習經驗的獲取比成績更重要!” 他表示,無論比賽得失,都是學生人生中寶貴的經歷。 他希望大家能夠學會享受挑戰自我的過程,不斷反思總結,從中學習。 經驗,改進。
“學會透過現象看本質,能夠靜下心來探討核心問題。” 何杰認為,通過物理競賽學習,應該引導學生善于發現生活中的物理現象,利用現有知識探索深層次問題,比如遇到問題,回去深入研究,然后解決問題。 , 等等。 雖然這個挖掘過程不一定有正確的結果,但通過挖掘過程中各種物理場景的討論,學習能力會得到很大的提高。
談到物理競賽學生的素養要求湖南競賽物理,在何杰看來,最重要的是學生的品行。 其次,要注重培養學生優秀的物理思維,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勇于學習。 同時,要特別注重培養學習習慣,建立物理基本功。 最后,要有毅力和吃苦耐勞的精神。
“和學生一起努力是一種幸福,希望孩子們不忘初心,勇敢、快樂地面對生活,做一個對國家、社會有貢獻的人。” 何潔教練在朋友圈寫道:這是三年物理競賽之旅的完美收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