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接線必須是平滑曲線,不能繪制為折線。 4.誤差分析(1)。 測量電路存在系統誤差。 沒有考慮電壓表的分流,導致測量的I值比真實值大; (2)繪制IU線時由于繪制不準確而導致的意外錯誤。 錯誤。 5.知識延伸AUURUAIIRARRUURVV(1)內接法:如圖所示,待測電阻的測量值:顯然,所以我測量RxUUIRxUR(2)外接法:如圖所示,被測電阻的測量值待測: 顯然有: 那么此時,,,系統的相對誤差被忽略,所以外部法適合測量低阻值電阻。 (3)測試接觸方式選擇內部或外部連接方式:具體方法是將電路中電表的連接方式改變如圖所示,將電壓表的一個端子接觸到M、N兩點分別觀察電壓表和電流表。 如果電流表變化較大,說明電壓表內阻對電路影響較大,應采用內接法; 如果電壓表變化較大,說明電流表內阻對電路影響較大,應采用外接法。 滑動變阻器的限流連接方法和分壓連接方法: 電路負載上的電壓調節范圍 負載上的電流調節范圍 觸電前閉合開關之前位置相同條件下消耗的總功率 分壓器的比較電路,調節范圍大。 分壓電路的調整范圍主要是為了保護負載電路。 限流電路能耗小。 滑動變阻器的兩種電路連接都可以控制和調節負載的電流和電壓,但在相同條件下調節效果不同。 實際應用應根據具體情況適當選擇限流連接方式和分壓連接方式。
(1)一般情況下(滿足安全條件),由于限流電路消耗能量較少,電路結構簡單,應優先考慮。 (2)下列情況必須采用分壓連接方式。 ①要從零開始連續調節電路某一部分的電壓或電流,只有分壓法才能滿足。 ②如果實驗中提供的儀表量程或其他元件允許的最大電流很小,如果采用限流連接方法,無論如何調整,電路中的實際電流(或電壓)都會超過儀表范圍或元件允許的最大電流(或電壓),為了保護儀表或其他元件,必須采用分壓方法。 ③在伏安電阻測量實驗中,當滑動變阻器的阻值遠小于被測電阻時,如果采用限流連接方法,則被測電阻上的電流(或電壓)變化很小,這不利于對多次測量進行平均。 數值或圖像處理數據不會保護電器,因此應采用分壓方法。 [示例 1] 為了制造傳感器,研究小組需要選擇電氣元件。 圖為某電器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線。 有學生對此提出質疑。 首先需要進一步驗證伏安特性曲線。 實驗室擁有以下設備: 設備(代號)規格 電流表(A1) 電流表(A2) 電壓表(V1) 電壓表(V2) 滑動變阻器(R1) 滑動變阻器(R2) 直流電源(E) 開關(S) 電線若干量程 0~50mA,內阻約 50 量程 0~200mA,內阻約 10 量程 0~3V,內阻約 10k,量程 0~15V,內阻約 25k,阻值范圍為0~15,最大允許電流1A,電阻范圍0~1k,最大允許電流100mA,輸出電壓6V,不含內阻 ①為提高實驗結果的準確性,應配備電流表使用; 應使用電壓表; 應使用滑動變阻器。
(填寫上面的設備代號) ②為達到上述目的,請在虛線框中畫出正確的實驗電路原理圖,并注明所用設備的代號名稱。 ③如果發現實驗測得的伏安特性曲線與圖中曲線基本一致,請解釋一下這條伏安特性曲線與小電珠伏安特性曲線的異同? 相似之處:,差異:。 分析:①圖中電流為0~0.14A,電流表選擇A2; 電源電壓為6V,但圖像中只需要在0~3V之間調整電壓即可。 為了測量準確,電壓表選用V1; 由于需要繪制圖像,要求電壓從0~3V,所以滑動變阻器只能采用分壓器連接方式。 為了很好地調節電壓,滑動變阻器應使用阻值較小的R1。 ②該元件約為幾十Ω,電壓表的分流效應可以忽略,故采用電流表外接法; 實驗數據的收集需要從頭開始,因此滑動變阻器采用分壓方式。 ③從圖像的形狀和斜率變化趨勢中尋找異同。 亮點都是“非線性”的。 連接圖像上某一點和原點的直線的斜率是電阻的倒數。 二、電壓表和電流表 1、電流表原理及主要參數 電流表G是根據通電線圈受磁場中磁矩偏轉的原理制成的,偏轉角度θ與電流強度I成正比,即 θ = kI,因此表格的比例尺是統一的。 電流表的主要參數有:表頭內阻Rg:即電流表線圈的電阻; 全偏置電流Ig:即指針達到全偏置時允許通過電流表的最大電流值; 全偏壓U:即指針全偏時,加在表頭兩端的電壓,故Ug=IgRg2,半偏法測量電流表內阻Rg:閉合S1,調節調節R的阻值,使電流達到電流表指針滿刻度,然后閉合開關S2,調節R′阻值(R不能再改變),使電流表指針恰好偏轉到滿刻度的一半,即可可以認為Rg=R′。
條件:當R遠大于R′時。 3.電壓表的改造(1)原理:它很小,不能直接改變刻度來測量電壓。 需要串聯一個如圖所示的分壓電阻。 (2)分壓電阻的計算: 由串聯電路的特點可知:由于電壓擴大了表頭量程的倍數:所以注:同一表頭修改為非量程電壓表串聯,指針偏轉角度相同。 4、電流表的改造 (1)原理:體積很小,不能直接改變刻度來測量電流。 需要并聯一個如圖所示的分流電阻。 (2)分流電阻的計算:從并聯電路的特點來看:因為電流增大了電表量程的倍數:所以注意:同一電表改裝成不同量程的電流表并聯,指針偏轉角度是相同的。 3、測量電源的電動勢和電阻? 1、實驗原理基于閉路歐姆定律。 方法是: (1)如圖A所示,改變變阻器的阻值,從電流表和電壓表上讀取幾組U和電壓。 I 的值可以通過以下方式獲得: (2)為了減少誤差,至少應測量六組U、I值,且變化范圍要大一些。 然后在UI圖上畫點,由圖的垂直截距和斜率求出E,如圖B所示。 2.實驗步驟(1)適當選擇實驗設備,并按圖連接實驗設備,使開關處于斷開狀態,滑動變阻器的滑動觸頭滑動到阻值最大的一端。 (2)閉合開關S,接通電路,記錄此時電壓表和電流表的讀數。 (3)將滑動變阻器的滑動觸頭從一端移至另一端至某一位置,記錄此時電壓表、電流表的指示。
(4)繼續將滑動變阻器的滑動觸頭移動到其他幾個不同的位置,記錄每個位置對應的電壓表和電流表的讀數。 (5) 關閉開關S,拆下電路。 (6) 在方格紙上,以 U 為縱軸,I 為橫軸,繪制 UI 圖像,并利用該圖像求出 E 和 r。 3、實驗誤差分析(1)意外誤差:主要來源于電壓表、電流表的讀數以及制作UI圖像時畫點不準確。 (2)系統誤差:系統誤差來源于電壓表未測量的分流,將電流表的指示近似視為主電路電流。 事實上,電流表指示略小于主電路電流。 如果實驗得到的數據產生圖中實線(a)所示的圖像,那么考慮到電壓表的分流后,得到的UI圖像應該是圖中虛線(b)所示的圖像。 可以看出,根據如圖所示的實驗電路測量了電源的電動勢和電源的內阻。 注:①當外電路短路時,電流表的指示(即主電路電流的測量值)等于主電路電流的真實值,因此圖中(a)和(b)兩行該圖在短路電流處相交。 ②當電路端電壓(即電壓表示數)為 時,由于電流表示數小于主電路電流,因此(a)和(b)兩圖之間出現如圖所示的差異。 4、注意事項(1)電流表應靠近變阻器,即電壓表直接測量電源的電路端電壓。 (2)選擇內阻較大的電壓表。 (3)應選擇合適的兩表測量量程,使測量時偏轉角度較大,以減少讀數的相對誤差。 (4)測試盡可能多的U、I數據(一般不少于6組),數據變化的幅度要大一些。
(5)制作UI圖像時,讓盡可能多的點落在直線上,不落在直線上的點均勻分布在直線兩側。 5.數據處理方法(1)本實驗中,為了減少實驗誤差,一般采用圖像法對實驗數據進行處理,即根據每次測量的U、I值,繪制一個UI制作圖像,得到的圖形為 延長線與U軸的交點就是電動勢E,圖形的斜率就是電源的內阻r,即。 (2) 需要注意的是,當電池內阻較小時,U的變化較小,圖像中描出的點如圖(A)所示。 下面的大面積不能用,描出的點不是圖形誤差大。 為此,縱軸不能從零開始,如圖(B)所示,可以放大縱軸的刻度,使結果誤差更小。 此時,圖形與縱軸的交點仍然代表電源的電動勢,但圖形與橫軸的交點不再代表短路狀態。 要計算內阻,需要在直線上選擇兩個相距較遠的點,用它們的坐標計算斜率的絕對值,即內阻r。 6、實驗儀器的選擇本實驗的系統誤差來源于電壓表未測量的分流器。 為了減少這個誤差,需要減少電壓表的分流器。 有兩種方法可以減少電壓表的分流。 一是選擇阻值量程較小的滑動變阻器,二是在滿足量程要求的情況下選擇內阻較大的電壓表。 由于選用阻值范圍較小的滑動變阻器,因此電路中的電流較大。 因此,滑動變阻器的額定電流需要較大。 綜上所述,本實驗滑動變阻器的選擇原則是:阻值范圍小、額定電流大; 電壓表的選用原則是:在滿足量程要求的情況下,選擇內阻較大的電壓表; 電流表的選擇需要根據電源電動勢和所選用的滑動變阻器來確定。
【例2】某同學通過查找資料,自己制作了一個電池。 學生想測量電池的電動勢E和內阻,但他只借了一個開關、一個電阻箱(最大阻值為9.999,用作標準電阻)和一個電流表(量程=0.6A,內部電阻)來自實驗室。 電阻)和一些電線。 ① 請根據測量電動勢E內阻的要求,設計圖4中器件的連接方法,并畫線連接。 ②打開開關,逐一改變電阻盒的電阻值,讀取對應的電流表指示I,記錄電阻盒的電阻值,對應的電流表指示如圖5所示。進行實驗時數據。 首先計算各個電流值I的倒數; 然后制作R坐標圖,如圖6所示。圖中已標注了與測量相對應的幾個坐標點。 將實驗數據與圖5進行對比。圖6中也標出了相應的坐標點。 ③將畫出的坐標點練習成圖6上的曲線。 ④根據圖6所示的圖形,該電池的電動勢E=V可以獲得。 內阻分析:根據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測量電源的電動勢和內阻需要獲得電源的端電壓和通過電源的電流。 ,本實驗中沒有電壓表,但可以使用電阻箱和電流表串聯,充當電壓表來測量電源的電路端電壓。 通過電流表的電流也是通過電源的電流,因此只需將電流表和電阻箱串聯到電源即可。 只是兩端。 物理圖的連接如圖4所示。根據閉路歐姆定律:E=I(R+r+rg),解為:,根據R-1/I圖,可得可見電源的電動勢等于曲線圖的斜率,內阻為縱軸負方向的截距。 距離減去電流表的內阻。
答:①見圖4 ②見圖6 ③見圖6 ④1.5(1.46~1.54); 0.3(0.25~0.35) 四、萬用表的使用: 歐姆表的改裝: (1)主要部件:表頭、可調電阻、電源、紅黑表筆等。電路如圖所示。 (2)原理:根據閉路歐姆定律:當 , 時, , , 不與 , 成正比。 (3)表盤特點:①零刻度線在最右端,從右向左讀取; ②鱗片不均勻,前稀疏后密。 中值電阻附近的誤差很小。 注:因為歐姆表示當數字為零時:,當中值為:時,則。 (4)使用方法:①一是機械調零; ②然后進行歐姆調零,即將兩表筆直接短接,調整使指針指向歐姆刻度盤最右端的零刻度; ③ 連接被測電阻,讀取刻度指示。 , ,其中是齒輪倍數。 如果指針向右,則需要減小倍率,選擇較小的檔位; 如果指針向左,則需要放大倍數,選擇較大的檔位。 ④每次換檔時,需將其歸零。 【例3】學生用萬用表測量二極管的反向電阻。 完成以下測量步驟: (1) 檢查萬用表機械零點。 (2)將紅、黑表筆分別插入正、負表筆插孔,將選擇開關拉至合適量程進行電阻測量。 (3) 將紅、黑表筆調至歐姆零位。 (4)測量反向電阻時,將表筆連接到二極管的正極,將表筆連接到二極管的負極,讀取電表值。 (5)為了獲得準確的測量結果,儀表指針應盡量指向刻度盤(填寫“左”、“右”或“中”); 否則,如果可能,應重新選擇范圍并重復步驟。 (3)、(4)。
(6) 測量完成后,將選擇開關拉至 位置。 【典型實例分析】 【例1】某同學想要更準確地測量阻值約為20Ω的電阻Rx的阻值。 ①下列替代設備中,應選擇電流表,應選擇電壓表,應選擇變阻器。 (僅填寫設備對應的字母代碼) 電源 E(電動勢 3V,內阻可忽略) 電流表 A1(量程 50mA,內阻約 12Ω) 電流表 A2(量程 3A,內阻約 0.12Ω)電壓表 V1(量程 3 V,內阻約 3 kΩ) 電壓表 V2(量程 15 V,內阻約 15 kΩ) 滑動變阻器 R1(0 至 10 Ω,最大允許電流 2.0 A) 滑動變阻器 R2(0 至 1000 Ω,最大允許電流 電流 0.5A) 定值電阻 R (30Ω,最大允許電流 1.0A) 開關及若干導線 ② 請在方框內畫出實驗電路圖(要求直接測量量的變化范圍盡可能大)盡可能,所選設備使用相應的符號標記)。 ③若某一次測量中,電壓表讀數為U,電流表讀數為I,則被測電阻阻值的計算表達式為Rx=。 【分析】測量電阻器的阻值一般采用伏安法。 電壓表顯然應該選擇量程為3V的V1,根據歐姆定律很容易找到電路中的最大電流,這顯然超出了電流表A1的50mA量程,但是電流表A2的量程也太小了。較大,因此可將定值電阻R(30Ω)與待測電阻Rx串聯。 此時,可用電流表A1測量電路中的最大電流。
由于要求直接測量量的變化范圍盡可能大,因此只能采用分壓電路,滑動變阻器采用阻值較小的R1。 最后確定電流表的解決方案:由于此時電路的電阻已達到臨界,應采用電流表的外接方法。 得到實驗電路圖如圖所示。 當電壓表讀數為U,電流表讀數為I時高中物理電學教案,則計算出被測電阻的阻值表達式。 【例2】從下表中選擇合適的實驗設備,設計一個電路,用于測量電流表A1的內阻r1,如下圖所示。 該方法要求簡單,具有盡可能高的精度,并且能夠測量多組數據。 設備(代號) 規格 電流表(A1)量程為 10mA,待測內阻 r1(約 40Ω) 電流表(A2)量程為 500μA,內阻 r2 = 750Ω 電壓表(V)量程為10V,內阻r3=10kΩ電阻(R1)阻值約為100Ω,采用滑動變阻器(R2)作為保護電阻。 總電阻約為50Ω。 電池(E)電動勢為1.5V,內阻很小。 電鑰匙(S) 幾根導線 【分析】測量電流表A1的內阻,按常規思路是應用伏安法,將電壓表并聯在待測電流表兩端。 不過,根據本題提供的儀器,我們首先可以確認,本實驗中不可能使用電壓表,因為電源的電動勢只有1.5V,而電壓表的量程為10V,即最多小于全部偏差的 1/6。 其讀數誤差太大,因此本實驗只能使用兩個電流表。 兩個電流表可以串聯也可以并聯,但是問題中電流表A2的內阻r2已知,所以兩個電流表并聯。 根據并聯規則I1r1=I2r2,可求出電流表A1的內阻r1=。
電流表兩端施加的電壓最大值為Um=Imr2=0.375V,而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電阻僅為50Ω。 如果滑動變阻器連接限流器,就會超出電流表的量程而將其燒壞。 如果滑動變阻器只連接分壓器,則滑動變阻器的可調范圍很小,只有總長度的1/4,因此測量次數相對較少。 因此,主電路應接定值電阻R1進行限流。 電路圖如圖所示。 【例3】現有設備:量程10.0mA、內阻約30-40的電流表,定值電阻R1=150,定值電阻R2=100,單刀單擲開關K,和幾根電線。 這些設備需要測量干電池的電動勢(電動勢約為1.5V)。 (1) 按要求連接實物圖上的線路。 (2) 用已知量和直接測量量表示的待測電動勢的表達式為E=。 式中各直接測量量的含義為:。 【分析】根據所提供的設備,選擇一個固定值,將電阻、電流表、干電池、開關串聯成電路,利用歐姆定律建立測量方程組。 但本題中,電流表量程為10.0mA,干電池的電動勢約為1.5V。 若將定值電阻R1接在電流表、干電池上,并切換成串聯電路,則環路總電阻約為180Ω,環路電流約為1.5V/180=8.3mA,若將定值電阻R2接電流表、干電池,切換成串聯電路,則環路總電阻約為130Ω,環路電流約為1.5V/130=11.5mA,顯然,電流超出了電流表的量程。
考慮到實驗的可行性,此時可以串聯定值電阻R2和R1,因此有以下答案: (1)連接圖:左圖中僅使用R1與電路連接; 右圖中,R1和R2串聯在電路中。 (連接如圖) (2) 假設I1為外接電阻為R1時的電流,I2為外接電阻為R1和R2串聯時的電流,則RAR滑動 GRAR滑動G [例4】某同學在實驗室測量干電池的電動勢和內阻,實驗室有如下設備: A. 待測干電池 B. 電流表 G(0~3mA,內阻 r1= 20Ω) C. 電流表 A(0~0.6A,內阻 r2=0.20) D. 滑動變阻器 A(最大阻值 10Ω) E. 滑動變阻器 B(最大阻值 100Ω) F. 定值電阻 R1=100ΩG. 定值電阻R2=500ΩH. 定值電阻R3=1.5kΩ開關及接線。 由于沒有電壓表,他設計了如圖所示的電路來完成實驗所需的測量。 ① 為了測量方便、更準確,應選用滑動變阻器,并選用定值電阻。 (定值電阻前填序號) ②若某一次測量中,電流表G的指示為I1,電流表A的指示為I2; 改變滑動變阻器的位置后,電流表G的指示為I1',電流表A的指示為I1'。 示值為I2′。 可以看出,測得該電源的內阻值為r=,測得的電動勢值為E=。 【分析】測量干電池的電動勢和內阻,一般需要電流表和電壓表。 由于題中沒有電壓表,需要將電流表G修改為電壓表,修改后的電壓表量程要達到1.5V,那么總電阻為,所以定值電阻應使用編號為G的電阻,應選擇阻值較小的滑動變阻器D; ② 兩次測量過程中,通過電源的電流為兩表頭電流之和。 根據整個電路的歐姆定律,求解可得,。 [例5] 小燈泡 燈絲的電阻會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增大。 為了研究這種現象高中物理電學教案,學生使用實驗來獲取以下數據(i和u分別代表小燈泡上的電流和電壓):(1)在左下方盒子中繪制實驗電路圖。 可用的設備是:電壓表,電流表,滑動電線變電器(變化范圍0-10Ω),電源,小燈泡,電鑰匙和幾根電線。 (2)在右側圖片中繪制小燈泡的UI曲線。 (3)特定電池的電動力為1.5V,內部電阻為2.0Ω。 如果此問題中的燈泡連接到電池的兩端,那么小燈泡的實際功率是什么? [分析](1)為了使小燈泡的UI曲線,必須使用電壓劃分方法; 而且,由于小燈泡的電阻相對較小,因此使用了外部儀表方法。 實驗電路圖如下圖所示。 (2)首先使用小燈泡的UI,使用點繪圖方法繪制曲線的每個點,然后使用平滑曲線將其連接到下面的圖片。
(3)繪制圖并發現小燈泡的工作電流為0.35 A,工作電壓為0.80伏,因此小燈泡的實際功率為0.28瓦。 [示例6]在“確定金屬的電阻率”的實驗中,在測量金屬線直徑時使用千分尺的尺度位置如圖所示。 使用儀表標尺測量金屬線L = 0的長度。 810 m。 金屬線的電阻約為4Ω。 首先,使用伏安法測量金屬線的電阻,然后根據電阻定律計算金屬材料的電阻率。 (1)讀取以mm為單位的金屬線的直徑。 (2)當使用伏安法測量金屬線的電阻時,除了測量電阻線外,還有以下可選的實驗設備:A。DC電源:電動力:電動力約為4.5 V,內部電阻很小。 ; B. A1:范圍0?0.6 A,內部電阻0.125Ω; C. A2:范圍0?3。 0 a,內部電阻0。025Ω; D.電壓表V:范圍0?3 V,內部電阻3kΩ; E.滑動 R1:最大電阻10Ω; F.滑動 R2:最大電阻50Ω; G.開關,電線等。在可以選擇的設備中,應選擇電流表,并應選擇滑動的擋板。 (3)根據所選設備,如圖所示,在框中繪制實驗電路圖。 (4)如果根據伏安法測量的電阻電線的電阻為Rx =4.1Ω,則該金屬材料的電阻率為ω·m。 (保留兩個重要的數字)[分析](1)從螺旋測量中,微型計算機的主尺度讀取0.5 mm,然后量表讀出,因此金屬線的直徑為0.522mm。 (2)電路中的最大電流顯然超過了0.6 A范圍的 A1,但是 A2的范圍太大,因此應將A1用作電流表。 由于滑動阻尼斯特R1的最大電阻為10Ω,它比正在測試的電阻線的電阻大,因此可以易于調節,因此可以使用電流限制電路。
由于此時電路的關鍵電阻,因此電流表采用了外部解決方案方法。 (3)實驗電路如圖所示。 (4)使用電阻定律,然后使用1.1×10-6Ω·m。 [示例7]當測量具有內部電阻的實驗中干電池的電動力時,可用以下設備:A。要測試的干電池(電動力約為1.5V,內部電阻小于1.0Ω)b 。 ?200Ω,l a)F。固定值電阻R0(990Ω)g.區域開關和電線(1)同學發現,盡管上述設備中沒有電壓表,但提供了兩個,但他設計了兩個(A A )(A )和(b)如圖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