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設計一個聲源定位系統來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與聲音相關的物理概念? 如何通過傳感器的精確測量得到透明液體的溶質和濃度與其電導、電位、電容、光強、重量之間的函數關系? 11月25日,第九屆全國大學生物理實驗競賽(創新組)決賽在重慶大學舉行。 來自全國200多所高校427支代表隊的近1200名學生同臺比拼應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第九屆全國大學生物理實驗競賽(創新組)決賽在重慶大學舉行。記者 李志峰 攝
據悉,每年舉辦的全國大學生物理實驗競賽(創新)是面向全國大學生的高水平物理競賽。 它也是中國最具挑戰性和影響力的物理競賽之一。 競賽設命題創新作品、自選題目創新作品、大學生物理實驗講座競賽三個組別。 命題作品主要是為了測量規定的物理量而設計和實現的。 自選作品是學生自己在物理實驗儀器、物理模擬或模擬實驗等方面的改進和創新的選擇。物理實驗講座比賽是學生以教師的身份進行教學。 大學物理實驗課程。
本次比賽預賽共有603所高校、2340支隊伍、13000余人報名參加。 參賽學生人數創歷史新高。
在很多人看來,一個物體如果不倒下,就一定有一個支點。 支點可以為物體提供支撐初中物理實驗儀器,保證物體不會翻倒。 但在比賽現場,南京理工大學大三學生朱榮波展示了他們團隊的作品——“一種基于電磁吸引力的不落體桿”。 他們的實驗中,磁懸浮的力量和配重盤的調節使支點和重心對齊,使桿子不會在空中掉落,讓觀眾驚嘆不已。
第九屆全國大學生物理實驗競賽(創新組)決賽在重慶大學舉行。記者 李志峰 攝
“本次競賽不僅考驗參賽學生的科學與工程思維能力,更考驗學生的綜合創新能力。旨在進一步激發大學生物理實驗的興趣和潛力,培養大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能力和團隊合作意識。” 重慶大學物理學院黨委書記韓忠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與沿海地區和東部地區相比初中物理實驗儀器,西部地區的一些大學雖然目前開設了物理課程和實驗課程,但還不是很多。擅長物理實驗教學、實驗室建設和人才培養。 ,整體水平還存在較大差距。 今年是該賽事首次在重慶舉辦。 除了同場競技之外,還將幫助西方大學學習其他地區大學培養物理學科尖端人才的經驗。
本次競賽由國家實驗教學示范中心聯合協會物理學科組、全國大學實驗物理教學研究會、教育部大學物理課程教學指導委員會大學物理實驗專委會、中國物理學會物理教學委員會,由重慶大學主辦,《物理實驗》雜志社協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