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知識點總結
總結是指對一定階段的工作、學習或思考中的經驗或情況進行分析和研究,并做出有規律性結論的書面材料。 它幫助我們發現工作和事物發展的規律,從而掌握和運用。 這些法律要求我們寫一份摘要。 那么如何寫新的摘要呢? 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高中物理知識點總結。 歡迎您學習和參考。 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中物理知識點總結1
力和運動學:
力是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 運動學是研究物體位置隨時間變化的學科。
牛頓運動定律是高中物理的核心內容:所有物體始終保持勻速直線運動或靜止的狀態,除非有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變這種狀態。
機械能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
能量守恒定律是指能量既不會憑空產生,也不會憑空消失,只會從一種形式轉化為另一種形式,或者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而能量總量保持不變。
機械能守恒定律意味著在只有保守力(參見保守力和耗散力)做功的物理系統中{(參見牛頓運動定律;也稱為“功率科學”)},動能和勢能相互轉化,但總機械能的數量保持不變。
振動和波動:
振動是指物體沿直線或曲線并通過其平衡位置的往復運動。
波是振動在介質中的傳播。
熱力學定律:
熱力學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指出,世界上所有事物的總能量不會改變,但能量可以從一種形式轉換為另一種形式。
熱力學第二定律(熵增定律)是不可能將熱量從低溫物體傳遞到高溫物體而不引起其他效應; 不可能從單一熱源獲取熱量并完全將其轉化為有用功而不引起其他影響; 不可逆熱力學過程 介質熵的小增量總是大于零。
一般來說,高中物理知識點要求掌握基本的物理概念、原理和數學方法,注重理解和應用,掌握物理實驗技能物理資源網,通過練習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和應用能力。
高中物理知識點
1、氣體狀態參數:
溫度:宏觀上,物體的冷熱程度較高; 從微觀上講,它是物體內部分子不規則運動強度的象征。 熱力學溫度與攝氏溫度的關系:T=t+273 {T:熱力學溫度(K),t:攝氏溫度(℃)}
體積V:氣體分子所能占據的空間,單位換算:1m3=103L=106mL
壓力p:單位面積上,大量氣體分子頻繁撞擊容器壁,產生連續均勻的壓力。 標準大氣壓:1atm=1.013×105Pa=(1Pa=1N/m2)
2、氣體分子運動特點:分子間間隙大; 除碰撞瞬間外,相互作用力較弱; 高分子運動速率
3、理想氣體的狀態方程:p1V1/T1=p2V2/T2 {PV/T=常數,T為熱力學溫度(K)}
筆記:
(1)理想氣體的內能與理想氣體的體積無關,而與溫度和物質的量有關;
(2)式3成立的條件是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 使用公式時要注意溫度的單位。 t 是以攝氏度 (℃) 為單位的溫度,T 是熱力學溫度 (K)。
高中物理重要知識點
一、光本質理論發展簡史
(1)牛頓粒子論:認為光是高速粒子流。 它可以解釋光的直線傳播現象和光的反射現象。
(2)惠更斯波動理論:認為光是某種以波的形式傳播的振動。 它可以解釋光的干涉和衍射現象。
2、光干擾
光干涉的條件是存在兩個振動條件始終相同的波源,即相干波源。 (相干波源必須具有相同的頻率)。 形成相干波源的方法有兩種:(1)使用激光(因為激光發出極其單色的光)。 ⑵ 盡量將同一束光分成兩束(使兩束光來自同一光源,因此頻率必須相等)。 下面四圖是使用雙縫、使用楔形膜、使用空氣膜、使用平面鏡形成相干光源的示意圖。
2. 干涉區產生明暗圖案
⑴ 亮圖案:屏幕上某一點到雙縫的光程差等于波長的整數倍高中物理書內容,即δ=nλ(n=0,1,2,...)
⑵暗紋:屏幕上某一點到雙縫的光程差等于半波長的奇數倍高中物理書內容,即δ=(n=0,1,2,...)
相鄰亮線(暗線)之間的距離。 使用此公式可以確定單色光的波長。 使用白光進行雙縫干涉實驗時,由于白光中各種顏色光的波長不同,干涉條紋的間距不同,因此在屏幕中央出現白色亮條紋,兩側有彩色條紋。
3、衍射——當光線穿過小孔、狹縫或障礙物時,屏幕上會出現明暗交替的條紋。 中央條紋非常明亮,向邊緣變暗。
⑴各種形狀的障礙物都會引起光的衍射。
⑵發生顯著衍射的條件是:障礙物(或孔)的大小可以與波長相比,甚至小于波長。 (當障礙物或孔洞尺寸小于0.5mm時,會出現明顯的衍射現象。)
⑶ 在明顯衍射的情況下,當窄縫變窄時,亮點范圍變大,條紋間距變大,亮度變暗。
4、光的偏振現象:通過偏振片的光波只在垂直于傳播方向的平面上沿特定方向振動,稱為偏振光。 光的偏振表明光是橫波。
5.光的電磁理論
⑴光是一種電磁波(麥克斯韋預言了它,赫茲通過實驗證明了它是正確的。)
⑵電磁頻譜。 波長從大到小的順序是:無線電波、紅外線、可見光、紫外線、X射線、伽馬射線。 各種電磁波中,除可見光外,相鄰兩個波段之間存在重疊。
各種電磁波的產生機理是:自由電子在振蕩電路中周期性運動產生無線電波; 原子外層電子受激發時產生紅外線、可見光、紫外線; 當原子的內部電子被激發時會產生倫琴射線。 激發后產生; 原子核受激發后產生γ射線。
⑶紅外線、紫外線、X射線的主要性質及其應用實例。
類型生成主要屬性應用示例
所有具有紅外線的物體都可以發出熱效應。 遙感、遙控、加熱。
凡是有紫外線的高溫物體都能發出化學作用,發出熒光,殺菌,合成VD2
X射線陰極射線發射到固體表面,具有很強的穿透能力,用于人體透視和金屬探傷
高中物理知識點總結
1、同一條直線上的合力方向相同:F=F1+F2,方向相反:F=F1-F2(F1>F2)
2. 相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
F=(F12+F22+α)1/2 (余弦定理) 當F1⊥F2時: F=(F12+F22)1/2
3、合力范圍:|F1-F2|≤F≤|F1+F2|
4、力的正交分解:Fx=Fcosβ,Fy=Fsinβ(β為合力與x軸??的夾角tgβ=Fy/Fx)
筆記:
(1)力(矢量)的合成和分解遵循平行四邊形規則;
(2)合力與分力之間是等價替代關系。 可以用合力代替分力的共同作用,反之亦然;
(3)除公式法外,還可以采用圖解法來求解。 這時,必須選擇尺度,嚴格繪制圖形;
(4)當F1和F2的值一定時,F1和F2之間的夾角(α角)越大,合力越小;
(5)同一直線上的力的合成可以沿直線取正方向,用正負號表示力的方向,并簡化為代數運算。
高中物理知識點總結2
力學:
牛頓運動定律的應用:當合力為零時,加速度為零,速度大小和方向不變; 當合力不為零時,加速度不為零,速度的大小和方向發生變化。
物體運動狀態的變化:速度大小的變化或速度方向的變化或速度大小和方向都變化。
力的作用: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或改變物體的形狀。
沖量和動量:力和時間的乘積是沖量,物體的質量和速度的乘積是動量。
動量守恒定律:當系統不受外力作用或凈外力為零時,系統中各物體的動量相等。
功和能量:物體沿力的方向移動一段距離,力對物體做功; 功是能量轉化的衡量標準。
萬有引力定律:兩個物體之間的引力與其質量的乘積成正比,與距離的平方成反比。
熱的:
物體的內能:物體內所有分子的動能和分子勢能的總和。
熱力學第一定律:外界對物體所做的功與物體吸收的熱量之和等于物體內能的增量。
熱力學第二定律:不可能將熱量從低溫物體傳遞到高溫物體而不產生其他效應; 不可能從單一熱源獲取熱量并將其完全轉化為有用功而不產生其他效應。
電磁學:
電流、電壓、電阻、電容、電感等元件的基本特性及應用。
交流電的產生及應用:交流電機的應用、變壓器的工作原理等。
電磁波的產生和應用:無線電波、微波、紅外線、可見光、紫外線、X射線、伽馬射線等。
光學:
光的線性傳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的干涉等基本概念和應用。
本影和半影的區別以及如何判斷。
光在真空和介質中以不同的速度傳播。
光在介質中傳播時,其強度、顏色、波長等發生變化的原因和規律。
量子物理學:
量子態的概念和描述。
量子力學的基本概念和定律,包括薛定諤方程等。
量子力學的應用領域,如半導體物理、原子分子物理等。
【高中物理知識點匯總】相關文章:
高中物理必考第一個知識點總結03-08
浮力知識點總結02-16
物理知識點總結03-16
高中物理史概要11-13
高中物理教學期末總結12-22
高中物理老師的個人總結04-29
中考化學知識點匯總01-29
生物學第二卷知識點總結03-01
《十進制乘法》知識點總結11-18
初中物理知識點總結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