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競賽預賽范圍如下:
1.力學:運動學、動力學、物體平衡、動量、機械能、角量、中心運動、剛體、流體力學、振動和波。
2.熱科學:分子運動論、氣體性質、熱力學第一定律、熱力學第二定律、液體性質、固體性質、物質狀態變化、傳熱方法、熱膨脹
3、電磁學:靜電場、恒定電流、物質導電性、磁場、電磁感應、交流電、電磁振蕩、電磁波。
4.光學:幾何光學、波動光學。
5、現代物理學:光的本質、原子結構、原子核、粒子、狹義相對論、太陽系、星系、宇宙和黑洞的初步知識。
6.單位制:國際單位制和量綱分析。
7. 數學基礎:所有初等數學(包括解析幾何)、初等微積分及其在中學階段的應用。
擴展信息:
全國高中物理競賽分為預賽、復賽和決賽。 預賽由全國競賽委員會統一組織,采取筆試形式。 所有在校中學生均可報名參加。 預賽成績優異的學生,由地、市、縣推薦參加復賽。 半決賽包括理論部分和實驗部分。 理論部分由全國賽委會統一全國高中物理知識競賽,滿分為320分。
實驗部分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競賽委員會設定全國高中物理知識競賽物理資源網,滿分80分。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競賽委員會根據復賽理論和實驗總成績推薦優秀學生參加決賽。 決賽由全國競賽委員會提議并頒發。 每屆決賽將評出一等獎約50名、二等獎約150名、三等獎約200名。 此外,還設有最佳綜合表現獎、最佳理論表現獎、最佳實驗表現獎、最佳女學生表現獎等單項特別獎。
參考來源:百度百科-全國高中物理競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