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是課程或教科書提供給學生或讀者練習和練習的已知答案的問題。 接下來小編就為大家帶來初中物理密度練習題及答案解析。 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初中物理密度練習題及答案分析
隨著大數據產業的發展,貴陽市已逐步進入全城免費WiFi(無線局域網)時代,市民可以使用智能手機在全市范圍內免費連接互聯網。手機已通
A。 電磁波傳輸 B. 銅線傳輸 C. 聲波傳輸 D. 高壓線傳輸
測試點:電磁波
難度級別:簡單問題
分析:手機接收的網絡主要是通過無線電電磁波實現通信。 首先,無線排除了A和B。電話通信依靠無線電波而不是聲波排除了C。
答案:A
點評:要掌握這個問題,你需要了解手機生活常識以及手機通訊依靠電磁波而不是聲波。 常識知識,注重理解。
2、糖水煮的時間越長,糖水的味道就越甜。這是因為糖水在煮的過程中發生了以下哪種物理變化?
A。 凝固B. 升華 C. 汽化 D. 熔化
測試點:固體、液體、氣體三種物質狀態的基本特征
難度級別:簡單問題
分析:糖水味道越甜,也就是說單位體積的糖水含有的糖越來越多,水越來越少。 從問題中可以看出,這種變化是通過加熱、蒸發水來實現的。 其結果是水在加熱過程中蒸發并從液體變成氣體。 A.凝固是從液體到固體的變化,所以選項A不正確。 B.升華是固態變成氣態,所以選項B不正確。 C. 汽化是從液體到氣體的變化,所以選項C是正確答案。 D. 熔化是從固體到液體的過程。 本題中,糖水沸騰是由液體汽化為氣體的過程初中物理計算題及答案,故選項D錯誤。
答案:C
點評:本題主要考察凝固、升華、汽化、熔化的概念及其區別,明確它們的狀態轉變,以確定它們屬于哪一種物理狀態變化。
3、中考期間,為給考生創造良好的考試環境,采取以下措施控制噪聲源:
A。 將教室窗戶玻璃更換為隔音玻璃 B. 停止校園周圍建筑工地的施工
C. 在教室安裝噪音監控器 D. 在校園綠化帶種植更多樹木
測試要點:噪聲的危害及噪聲防治方法
難度級別:中等問題
分析:控制噪聲主要有以下三種途徑:控制噪聲源; 控制噪聲沿傳播路徑傳播; 并控制人耳的噪聲接收。 A、在教室窗戶上安裝隔音玻璃屬于控制噪聲傳播路徑,所以選項A是錯誤的。 B、學校周邊建筑工地暫停施工屬于噪聲產生和噪聲源控制,故本題選擇B。 C、在教室安裝噪聲檢測器只能測量噪聲的大小,而不能控制噪聲。 因此選項C不符合題意。 D.校園綠化帶植樹是控制噪聲傳播過程的一部分,故選項D錯誤。
答案:B
點評:本題的重點是掌握控制噪聲傳播的三種方法。 一旦掌握了這個知識點,回答這個問題就會相對簡單了。
4、我們知道,磁鐵之間的相互作用是通過磁場這種看不見摸不著的物質發生的。以下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與此類似:
A.運動場對跑步運動員有摩擦作用
B.可變形跳板對潛水員有彈力作用
C.將空氣吹入垂直放置的兩張白紙的中間。 這兩篇論文將彼此靠得更近。
DA 帶電橡膠棒與靠近它的不帶電泡沫球
測試點:磁場
難度級別:中等問題
分析:A、摩擦力對跑步運動員的作用是通過跑步者之間的接觸摩擦產生的,可以看作是物質的發生,故選項A不符合題意。 B、變形跳板對運動員的彈性作用也是由物體之間的接觸引起的。 由于它是可見物質,所以選項B不符合題意。 C. 吹向垂直的白紙。 由于伯努利原理,大氣壓使紙張向中間靠攏。 這是空氣壓力之間的力,所以選項C也是不正確的。 D. 帶電的橡膠棒對靠近它的不帶電的泡沫球有物理吸引力。 它是一種看不見、摸不著的物質。 所以本題選D。
答案:D
點評:這道題需要充分了解磁鐵、電荷、摩擦力、彈性和大氣壓之間的特性。 只要你明白了這個問題,那就容易多了。
5、定值電阻R和燈泡L的電流隨電壓變化的關系圖如圖2所示。現將它們串聯在恒壓6V的電源兩端。 以下哪個判斷是正確的?
A。 電路中的電流約為0.24A
B.定值電阻的阻值是燈泡阻值的3倍。
C、定值電阻與燈泡實際消耗功率之比為2:1
D、通電2分鐘,燈泡消耗的電能為180J
測試點:電流、電壓、電阻; 歐姆定律
難度:較難
分析:從圖中可以看出,根據歐姆定理可以得到定值電阻R=U/I=6/0.3=20Ω的阻值; 燈泡的電阻會隨著電壓的變化而變化。 此時串聯后的總電壓為6V。 利用串聯電路中所有用電器的電流相等的規則來確定選項。 通過觀察圖像,很容易得出,當電流I等于0.2A時,電阻R輸出的電壓為4V,燈泡L上的電壓為2V。 符合題意,可以據此判斷以上選項。 A、當電路中的電流約為0.24A時,燈泡處的電壓約為4.8V,電阻R處的電壓為4.8V,所以此時電路的總電壓為9.6V,因此選項A 是錯誤的。 B、串聯恒壓6V。 分析可知,燈泡的電阻為10Ω,定值電阻R為20Ω。 因此,定值電阻的阻值是燈泡阻值的兩倍,因此選項B也被排除。 C、由P=I2可知,R功率之比等于電阻之比。 已知燈泡的電阻等于定值電阻的一半,即10Ω。 從圖中可以看出,燈泡的電壓為2V,電流為0.2A初中物理計算題及答案,定值電阻的電壓為4V。 當定值電阻為4V時,電壓為0.2A,完全相同,因此選項C滿足問題的含義。 D、由分析可知,燈泡電壓為2V,電流為0.2A,故功耗為W=UIt=2×0.2×120=48J。 功耗小于180J,故選項D也不正確。
答案:C
點評:這個問題很難下手。 不過,可以通過消除選項來解決。
6、如圖3所示,材料均勻的弧形軌道固定在垂直平面上。 將球放在軌道頂部的 A 點。 球的機械能為100J。 讓球從A點靜止開始滾動,當它到達B點時,即它在右側所能到達的最高位置,它的機械能為80J。 然后球滾到左邊。 當它滾到左側所能達到的最高位置時,它所具有的機械能可能為(不計空氣阻力)
A。 80J B。70J C。60JD。 50J
測試點:能量守恒定律; 能量轉換和轉移的效率
難度:較難
分析:本題的機械能損失主要是球與軌道之間的摩擦力。 由于摩擦而損失的第一機械能是20J。 第二次向左滾動時,機械能會因摩擦而損失。 滾動高度小于A點高度,摩擦損失小于20J,其機械能應大于80-20=60J且小于80J。 根據本題答案,可以排除A、C、D,應選B。
答案:B
點評:本題主要考慮機械能的損失。 通過考慮最大損失和最小機械損失就很容易解決這個問題。
拓展:物理質量和密度知識點
1.品質
定義:在物理學中,物體所含物質的量稱為質量,用m表示。
單位:千克(kg)。 常用的小于千克的單位是克(g)和毫克(mg)。 大于公斤的單位是噸 (t)t===
理解:質量的大小與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有關,與物體的形狀、狀態、位置、溫度無關。
注:月球上宇航員的質量不會改變,因為所含物質的量沒有改變。
2. 質量測量
工具:天平是實驗室測量質量的常用工具。
闡明:
⑴被測物體的質量不能超過天平的稱量范圍;
⑵ 使用鑷子在天平上添加或減少砝碼。 請勿用手觸摸重物,也不要弄濕或弄臟重物。
⑶ 潮濕的物體和化學品不能直接放置在天平托盤中。
方法:水平、水平、稱重; 把東西留在右邊。
⑴將天平放在水平平臺上,將光標移動到尺左端的零標記處。
⑵調節橫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針指向分度盤中心,橫梁平衡。
⑶ 將被測物體放置在左盤上,用鑷子在右盤上加減砝碼,調整直尺上自由重量的位置,直至橫桿恢復平衡。 此時,盤內砝碼的總質量加上自由重量對應的刻度值,就等于被測物體的質量。
注意:
⑴移動平衡螺母和游標都可以平衡橫梁,但調整時使用平衡螺母,稱重時使用游標,不能混淆。
⑵ 調節平衡螺母時采用反向調節方法,即指針向右,則將平衡螺母向左調節; 如果指針向左,則向右調節平衡螺母。
⑶游戲代碼的顯示數字是與游戲代碼左邊緣對齊的刻度值。
密度
1.物質的質量與體積的關系
關系:同一物質的質量與體積成正比(比例相同),而不同物質的質量與體積之比一般不同。
2.密度
定義:由某種物質組成的物體的質量與其體積的比值,稱為該物質的密度,用字母ρ表示。
公式:ρ=m/v
單位:kg/m^3,有時為g/cm^3,1g/cm^3=/m^3;
說明: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與物質的種類有關。 不同的材料通常具有不同的密度。 密度與物質狀態有關,與質量和體積無關,但其數值是質量與體積的比值。 例如,一碗水的密度和一桶水的密度是相同的。 密度可用于識別物質。
注:水的密度ρ=/m^3的物理意義為:每立方米水的質量為。
3、密度的應用
求質量:用m=ρV求質量(如質量較大的紀念牌)。
求體積:用v=m/ρ求體積(如不規則的石頭)。
測量物質的密度
1、量筒的使用
理解:量筒主要用來測量液體的體積。 使用量筒前,應觀察其單位、量程和分度值。
使用方法:讀數時,視線應與液面凹底或凸面頂部齊平。 測量不規則固體時,應采用排水法。
注:量筒為玻璃儀器。 測量浸沒在水中的固體的體積時,應用細線將固體綁起來,浸沒在量筒的水中。
引申:對于不沉入水中的物體,可以采用“沉重法”和“針刺法”; 對于易溶于水的物體,可以采用配制飽和溶液的方法,也可以采用互不相溶的液體(如油),或者用面粉代替。
2.測量液體和固體的密度
測量液體:
以鹽水為例。
⑴用天平稱量燒杯和鹽水的m1;
⑵ 將燒杯中適量的鹽水倒入量筒中,記錄量筒中鹽水的體積V;
⑶用天平測量燒杯和剩余鹽水的質量m2;
⑷求鹽水的密度ρ=m/v=(m1-m2)/v;
測量固體:
以蠟燭為例。
⑴用天平測量蠟燭的質量m;
⑵將適量的水倒入量筒中,記錄體積為V1;
⑶用指壓法將蠟燭浸入量筒內的水中,測量量筒內的水和蠟燭的總體積V2,測出蠟燭的體積V=V2-V1;
⑷求蠟燭的密度ρ=m/v=m/(V2-V1);
注意:測量液體密度時,不要先測量空燒杯的質量,因為液體最后不能干凈地倒入測量管中。 這會導致體積測量值太小,密度測量值太大。
引申:如果只有天平,沒有量筒測量密度,我們可以用“溢流法”或“記數法”,通過計算水的體積來得到物體的體積,從而求出密度。
密度和社會生活
1. 密度和溫度
規律:大多數物體的溫度升高時,其體積會膨脹,密度會變小; 當它們的溫度降低時,它們的體積收縮并且密度變大。
特殊情況:水的異常膨脹物理資源網,0-4℃的水遇熱收縮,遇冷膨脹,即溫度升高,體積收縮; 4℃以上就恢復正常,熱脹冷縮,所以4℃時水的密度。
應用:氣體受熱膨脹后,因密度減小而上升。 由于溫度較低的冷空氣從四面八方流動,就形成了風。 冬天,水結冰后體積變大,可能會導致水管爆裂。 “冷凍法”可以使巖石裂開,凍豆腐中間的小孔也是“冷凍法”產生的。
2.利用密度來識別物質
方法:先測量物體的質量和體積,根據ρ=m/v計算出該物質的密度,然后查密度表得知該物質的類型。
注意:使用密度來識別物質并不總是可靠的。 例如,如果一枚獎牌的密度與銅相同,那么它也可能是比銅密度大的物質和比銅密度小的物質的混合物。 因此,鑒定時還應考慮其特征,如顏色、氣味、硬度等。
應用:密度可以用來鑒別物體的材料成分以及是否是空心的。
3.新材料
應用:高強度、低密度復合材料常用于交通運輸和航空領域,低密度泡沫塑料常用于產品包裝中作為填充物。
【初中物理密度練習題及答案解析】相關文章:
物理密度練習題 01-22
中考物理練習題及答案解析06-23
初中物理習題解析07-04
二年級物理質量與密度練習題及答案01-27
初中物理同步練習題有關物質密度07-03
初中物理平面鏡成像習題答案解析06-23
二年級物理密度練習01-27
初二物理密度練習精選06-23
物理密度應用問答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