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2012年中考物理電復習分專題、突出重點、分析難點---------淺談初中物理電復習1.學習《初中物理電復習》熟悉《高中輔導》和《初中輔導》對用電的要求。 3.能夠閱讀,能畫簡單的電路圖。 能夠連接簡單的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 能夠舉例說明生活和生產中使用的簡單串聯或并聯電路。 5.了解電功率、電流、電壓之間的關系,并能進行簡單的計算。 能夠區分電器的額定功率和實際功率。 6、通過實驗研究,知道當電流一定時,導體消耗的電功率與導體的電阻成正比。 復習的目的是鞏固和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 復習不僅僅是為了簡單地重現過去的內容,也不僅僅是為了防止遺忘。 復習應該從更高的起點,回顧所學各部分知識之間的聯系和差異,整合各節、各章的知識。 融合的。 這使學生能夠更全面、更深入地理解熟悉的概念,深入到事物的本質,從而獲得更簡潔、更扎實、可靠的結論,做到“溫故知新”,打下堅實的基礎。為學習新知識打下基礎。 初中生學習電時,常常覺得它比較抽象、難以理解。 電路圖看起來縱橫交錯,學生常常感到困惑,不知道從哪里開始。 初中階段,最常見的是電的物理概念、定律以及相應的計算公式。 為了突出各個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幫助學生突破難點。 在學生全面掌握電學知識的基礎上,按主題進行復習。 它可以分為五個主題。 主題一: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的識別電路圖是電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許多電氣問題通常以“如圖所示的電路”這句話開頭。 如果電路圖識別錯誤,電路中的電流強度、電壓、電阻等物理量的計算也會不正確,造成“全軍覆沒”的情況。 因此,分析電路是學好電的第一步。 1、識別電路的主要方法:定義法、電流路徑法、拆解法、點法 2、引起電路變化的主要因素:開關的開合、滑動變阻器的動作 3、電路中是否有電表如圖所示,電度表可以這樣處理:即電流表視為連接線,電壓表視為開路。 但計算時應保持電表值不變。 [2010南京]10、如圖所示,電源電壓恒定。 閉合開關S的電阻為A。6Ω 題目2 電流表和電壓指示數的變化分析 1、類型:一是滑動壓敏電阻滑塊的運動引起電氣指示數的變化。 其次,電路中開關的開閉變化引起電氣指示數的變化。 2、判斷方法(1)、明確電路的連接方法(2)、明確電路中各電器儀表的測量對象(3)、了解滑動變阻器滑塊的動作或開合的影響(4)電路電阻上的開關,先看電流表示,再看電壓表示。 3、分析原理:局部電阻變化、總電流變化、局部電流電壓變化(先分析定值電阻的電流電壓變化,再分析電路中引起局部電阻變化的部分變化)的動作滑動變阻器滑片P的移動引起電表值的變化 【例】在圖4所示電路中,當電鑰匙閉合時,當滑動變阻器的滑板P向右(A)移動時,安培指示數字變大,燈光變暗。
(B) 安培指示變小,燈光變亮。 (C) 伏特表示保持不變,光線變得更亮。 (D) 以伏特表示的數字保持不變,燈變暗。 電路中開關的開閉變化引起電表值改變的方法:首先根據題意畫出開關狀態變化后的等效電路圖。 確定各電器的串并聯后,根據串并聯的電流、電壓、電阻等特性,利用歐姆定律進行分析。 【例】如圖所示電路中,將按鍵K改為“大”、“小”或“不變”)。 題目三 電路故障診斷 1、故障類型:短路、斷路、電表、變阻器連接錯誤等。 2、運用電表分析的思路:(1)明確電路的連接方法(2)明確電路中各電器儀表的測量對象(3)方法:首先根據題意或電流表是否有指示來判斷短路。 電路故障類型:[2010南京]12、如圖所示電路中,電源電壓保持不變,開關點亮。 一段時間后,燈突然熄滅,但電流表和電壓表上的讀數保持不變。 出現這種情況。 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可能是短路【2010揚州】12、如圖所示電路中,當開關S閉合時,發現兩個燈都不亮初中物理電學復習,電流表指針幾乎在零刻度線上,電壓表指針為 。 有明顯的偏轉。 該電路故障可能是A、燈泡L短路。 C. 燈泡 L 開路。 主題4.實際功率與額定功率的區別。 電力。 額定電壓是電器正常工作時的電壓。 額定功率和額定電壓是在設計時指定的,并反映在銘牌上。 如果燈泡上標有“”,則表示該燈的額定電壓為220V。 額定功率為100W。 額定電壓是唯一的,因此額定功率也是唯一的。 與電器是否工作無關。 (2)實際功率是指電器在實際電壓下的電功率。 實際電壓是指電器工作時的電壓。 兩端施加的電壓可以大于額定電壓,也可以等于額定電壓,也可以小于額定電壓。 事實上,額定電壓是實際電壓的一個特例。 實際功率隨兩端施加的實際電壓而變化。 可能會有無數的變化。 實際功率決定了燈泡的亮度,即實際功率越大,燈就會亮。 計算實際功率的幾種方法2、如果知道用電器的額定電壓和額定功率,就知道用電器的額定電壓和功率。 當知道用電器兩端的實際電壓時,可以根據公式R=U2U2求解。 3、如果已知用電器的額定電壓和額定功率,并且已知流過用電器的實際電流,則根據公式R=U24。 當電阻R1和R2串聯(或并聯)時,電阻P1和P2消耗的功率與其阻值成正比(或反比),即P1/P2=R1/R2(或P1/ P2=R2/R1)。 5、無論串聯還是并聯,用電器(或電阻)消耗的總功率等于每個用電器(或電阻)消耗的功率之和,即PP1+P2++Pn解決了。 主題 5 如何進行電路計算: 1.根據問題畫出電路圖(或分解圖) 2.識別電路 (1)分析電路連接方法 (2)確定電壓表和電流指示數字的變化,分析開關的斷開和閉合,以及滑動壓敏電阻滑塊的運動引起的電路變化。 3、挖掘出問題中隱藏的條件,利用串并聯電路的特點、歐姆定律、電功、電功率和焦耳定律的概念來建立方程。 4、注意各個物理量的單位,解方程,找出符合題意的解。 (隱含條件如:告訴你家用電路要了解220V的電壓,告訴你串并聯要掌握電流、電壓等特性,告訴你小燈泡的規格,并能夠找到小燈泡的電阻(電阻不隨溫度變化而變化)。
主題 6 電氣實驗。 初中電要求學生掌握根據實物圖繪制電路圖,或根據電路圖連接實物圖,以及簡單的電路設計。 學生必須使用電流表和電壓表來測量電流和電壓、電阻和電功率。 在復習中,我們需要引導學生對我們做過的實驗進行實驗操作的流程回顧,比如實驗操作的步驟、設備的擺放順序、實驗操作的注意事項等,以便汲取過去的教訓并學習新的東西。 初中物理課本中有五個學生小組實驗,包括組成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用電流表測量電流、用電壓表測量電壓、用伏安法測量電阻、測量小燈的電功率。電燈泡。 前三個實驗是為后兩個實驗準備知識和技能,所以復習重點應該放在伏安法測量電阻和測量小燈泡電功率這兩個實驗上。 下面根據各個知識點與實驗設計的聯系進行回顧。 根據各個知識點之間的聯系,電學實驗的復習分為四個步驟。 1、根據實物繪制電路圖或根據電路圖連接實際圖。 要求兩張圖的連接方法一致,包括電源、電流表、電壓表的正負極,各電器的位置和開關的功能一致。 畫電路圖的方法首先要了解實物圖,特別是各個電器的連接關系和開關的功能。 然后在腦海中進行處理,形成完整的電路圖。 最后按照電路圖的“橫橫豎”要求畫出相應的電路圖。 連接實物圖的方法是了解電路圖和實物圖的分布,然后從電源的一極開始,按照電路中電流的流動方向,逐段連接實物圖圖表。
連接時,盡量避免連接線相互交叉。 電路設計簡單。 電路設計應根據題目要求分析各電器的連接方式以及開關的控制對象。 例如:從“一個開關控制兩個燈泡同時點亮或同時變暗”的要求可以看出,電路連接方式有兩種可能:一是開關與兩個燈泡串聯;二是開關與兩個燈泡串聯。 另一種是兩個燈泡并聯,開關接烘干機。 在路上。 從“一個開關控制一個燈泡,另一個開關同時控制兩個燈泡”的要求來看,如果一個燈泡壞了,不會影響另一個燈泡。 可以看到,兩個燈泡并聯,一個開關接一個燈泡的支路。初中物理電學復習,還有一個開關連接到主路來控制主開關。 然后根據各電器的連接方式畫出電路圖。 3.學生小組實驗回顧。 用伏安法測量電阻和電功率是初中的兩個重要實驗。 這兩個實驗有很多共同點,可以通過比較來回顧。 伏安法測量小燈泡電阻和電功率的原理P=UI電路圖實驗步驟和數據(1)調節滑動變阻器,分別獲得三組電壓值和電流值。 (2) 用三組數據計算三組電阻值。 (3)計算三組電阻值的平均值作為導體電阻的測量值。 (1)調節滑動變阻器,使電壓表指示U1=U U3> (2)記錄對應的三個電流值I1 I3 (3)分別計算三個電功率值P1(P P2,P3)并比較壓敏電阻的作用(1)保護電路(2)多次測量平均值,減少實驗誤差(1)保護電路(2)測量小燈泡在不同電壓下的電功率。導體的電阻是導體本身的特性,其大小與電壓、電流無關。實驗中應注意的問題:(1)電流表、電壓表的正確使用。
(2)連接線路時必須打開開關。 (3)滑動變阻器的連接。 (4)通電前,將滑動變阻器調節至接入電路的最大阻值,實驗過程中逐漸增大接入電路的阻值。 通過比較測得的導體電阻和小燈泡電功率實驗,可以比較兩者在實驗原理、方法、步驟、數據處理等方面的異同,從而加深對兩者的認識。 同時,還要注意實驗結論的表達。 復習時還要注意引導學生一題有多個“變化”,一題有多個“連接”(1)在“伏安法測量電阻”實驗中,如果電流表突然損壞,如何處理?使用剩余的設備來完成實驗? 壓敏電阻的最大阻值為R0。 (2)在“伏安法電阻測量”實驗中,如果電壓表突然損壞,如何利用剩余的設備完成實驗? 壓敏電阻的最大阻值為R0。 (3)在“伏安法電阻測量”實驗中,如果電壓表突然損壞,又沒有滑動變阻器,如何使用阻值為R0的定值電阻來完成實驗。 (4)在“伏安電阻測量”實驗中英語作文,如果電流表突然損壞,又沒有滑動變阻器,如何使用阻值為R0的定值電阻來完成實驗。 4、實驗方法的復習 復習物理實驗時,要特別注意掌握實驗過程和研究方法。 物理學中常見的研究方法有:對比法、歸納法、等價代入法、實驗推理法(理想化實驗)轉換法(變換代換、轉換放大)類比法、模型建立法、控制變量法,特別是控制變量法、這是初中物理實驗中研究物理問題的重要方法。 它是當研究的物理量涉及多種因素時采用的最基本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