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屆全國大學生物理實驗大賽(創新)決賽今天拉開帷幕。華龍網記者劉釗 攝
11月25日,第九屆全國大學生物理實驗大賽(創新)決賽在重慶大學舉行,全國600多所高校參加大賽全國部分大學生物理競賽,最終來自231所高校的近1200名學生參加了決賽。
據悉全國部分大學生物理競賽,全國大學生物理實驗大賽分為教學大賽和創新大賽兩部分,其中教學大賽主要針對國家級示范中心學校。全國大學生物理實驗大賽(創新)是面向全國大學生的物理競賽,分為“命題創新作品”、“自選課題創新作品”和“大學生物理實驗講座大賽”三大類,旨在進一步激發大學生對物理實驗的興趣和潛能,培養大學生的創新能力, 實踐能力和團隊合作意識。
參賽者在比賽前調試設備。華龍網記者劉釗 攝
值得一提的是,全國大學生物理實驗競賽是國內最具挑戰性和影響力的物理競賽之一,它不僅考驗了參賽學生的理工思維能力,也考驗了學生的綜合創新能力。自2010年以來,該比賽每兩年舉辦一次,這是第一次在重慶舉行。
重慶大學物理學院書記韓忠表示,目前,西部地區物理實驗教學、實驗室建設、人才培養等發展存在不平衡。與沿海地區和東部地區相比,西部地區的一些大學開設了物理課程和實驗課程,但總體水平相對較低。他認為,在重慶大學舉辦的比賽,對于提供物理和物理實驗教學的高校來說,意義重大,不僅對985和211所高校進行了推廣,而且對當地一般高校也起到了引領作用。他希望大家也能抓住機遇,積極學習、謙虛地學習國內外兄弟高校的先進人才培養經驗,補短補短,打下堅實的基礎,提高能力,從而培養出更多、更快、能夠直面物理前沿的頂尖創新人才, 滿足國家戰略需要,適應人類未來發展。
參賽者在比賽前調試設備。華龍網記者劉釗 攝
記者從現場看到物理資源網,不少學生的物理實驗作品在現場展示。“比賽非常迅速地提高了我們的整體能力。”南京科技大學三年級學生朱榮波告訴記者,他們的工作“基于電磁吸引力的無倒棒”準備了近半年,無倒棒是利用電磁吸引力原理制作的。通過測量電流與風速之間的校準曲線,并采用反饋控制,使桿在風場中保持穩定。在此期間,他和他的團隊大大增強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和潛力,不僅鍛煉了他們的創新能力,而且提高了他們運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現場設備演示。華龍網記者劉釗 攝
本次競賽由全國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協會物理學科組、全國高校實驗物理教學研究會、教育部高校物理課程教學指導委員會、高校物理實驗專委會、中國物理學會物理教學專業委員會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