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10月30日),第36屆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頒獎典禮在杭州學軍中學舉行。
今天下午,我們的記者立即向讀者通報了今年物理競賽的成績。下午,我們趁著頒獎典禮前的休息時間,采訪了來自寧波市鎮(zhèn)海中學、杭州市學軍中學、溫州市哲澳中學的學生。她們當中有本次物理競賽實驗最高分和總分第二名的獲得者,也有為學軍中學創(chuàng)下物理競賽歷史最好成績起到帶頭作用的學生物理競賽哪本書,還有50名進入集訓隊的僅有的兩名女生之一。
他們是如何發(fā)現(xiàn)自己在物理方面的天賦的?為什么選擇了物理競賽這條被公認為是一條高難度高風險的道路?他們對未來又有著怎樣的規(guī)劃?讓我們一起來聽聽——
學軍中學 蘭陳軍
比賽培養(yǎng)了我的精神和學習方法
作為東道主,學軍中學共有7名學生入選國家集訓隊,這是該校歷史上在中學生物理競賽中取得的最好成績。
其中,該校高年級學生蘭晨俊在50人集訓名單中名列第七,這也是學軍中學此次取得的最好成績。
對于這個結果,蘭晨俊顯得很淡定,“在我預料之中。”蘭晨俊說,今年物理競賽的題目數(shù)量比較多,自己考完理論題后,發(fā)現(xiàn)自己連試卷都沒做完,心里有些慌亂,但后來發(fā)現(xiàn)大家都是差不多的情況,于是就平復了心情,繼續(xù)從容面對實驗考試。
蘭晨俊告訴記者,初中時他就參加過數(shù)學競賽,從希望杯、瑞達杯到華羅庚杯,可以說當時所有著名的數(shù)學競賽他都拿過一等獎。但對于物理,他一直都是按部就班地學習,并沒有意識到自己有物理方面的天賦。
進入學軍中學后,數(shù)學、物理等奧賽的老師都向他伸出了橄欖枝,最終他選擇了物理。“其實我那時候并不是很喜歡物理,反而很喜歡負責物理奧賽的副校長方潤根。我覺得跟著方老師學是對的。”藍晨俊說,準備物理競賽耗費了很大的精力,學軍又要求他們盡量不在其他科目上落后,所以還是很辛苦的。在藍晨俊看來,物理競賽的經(jīng)歷除了積累了學科知識外,最重要的是培養(yǎng)了他不屈不撓的精神和更高效的學習方法。
“這也是我第三次參加物理競賽了,高一的時候拿了全省二等獎,高二的時候拿了全國一等獎,但當時排在60多位,只有前50名才有資格入選國家集訓隊。”這次終于如愿以償?shù)乃{晨俊表示,自己要努力爭取一個寶貴的名額報效國家,他也給自己的未來定下了目標:干工程、干實事,要考入清華大學錢學森班。
鎮(zhèn)海中學魏新
我基本上在初中就學完了高中物理,因為喜歡所以堅持了下來。
此次,浙江共有15名學生入選50人的國家集訓隊,鎮(zhèn)海中學高三男生魏新獲得總成績第二名、實驗成績第一名,創(chuàng)下了浙江學生在本次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中的最好成績。
對于這個結果,有些靦腆的魏新兩次用了“完全沒想到”這句話。他告訴記者,其實高手比拼,實力差距不是那么大,實驗成績方面,他得了80.6分,緊隨其后的是其他同學,期末考試多得了70多分,前50名的同學,實驗成績大多在60分以上。所以關鍵時刻,還是心態(tài)決定勝負,尤其是今年的試卷比較難,公司內部競爭還是挺激烈的,三年下來,我已經(jīng)習慣了這種高壓狀態(tài)。”
魏新說,他從小動手能力就很強,從樂高積木到單片機,再到編寫小程序,他樂此不疲。小學時,他曾想嘗試自己動手制作一架遙控飛機,但可惜因為種種原因沒能成功。之后,他也喜歡利用重要零件制作電子電路。
初中時,因為學校有理科興趣小組,又自學,到進入高中時,他基本學完了高中物理。“我很喜歡做實驗,平時我們的物理競賽訓練就是在實驗室網(wǎng)校頭條,做論文累了,就做個實驗放松一下。”魏新說,有人會問他,按照新高考制度,選擇參加物理競賽風險很大。因為如果物理競賽出不來成績,其他科目的成績就會受到影響。“如果有人問我要不要參加物理競賽,我會說量力而行。但其實對于我來說,我從來沒有想過要不要參加物理競賽。我很糾結,因為我很喜歡物理,學校領導和老師也支持我們參加物理競賽。當然,我高中的成績還是名列前茅的。”
記者了解到,魏新除了繼續(xù)備戰(zhàn)集訓隊的下一步選拔外,還接受了北京大學物理學院的橄欖枝,物理仍將是他四年大學生活的關鍵詞。
蔡欣懿(浙江大學附屬中學)
我的興趣廣泛,我相信女孩子也能學好物??理。
蔡心怡是一名來自溫州、聲音甜美的女孩,在50人的集訓隊中十分特殊,是50人中僅有的兩名女生之一,也是浙澳高中歷史上第一位考入物理系國家集訓隊的學生。
“我在小學三年級就開始學一些奧數(shù),但六年級的時候我就發(fā)現(xiàn)了自己在奧數(shù)方面的潛力。進入初中之后,我發(fā)現(xiàn)即便不怎么學奧數(shù),也能在學校里名列前茅,那時候的我特別開心,特別自豪。到了初三的時候,我的奧數(shù)成績已經(jīng)是全校最優(yōu)秀的了。初三下學期,我開始參加物理競賽,發(fā)現(xiàn)自己真的喜歡上了物理。”蔡欣怡說,物理競賽風險很大,她作為一個女孩子,一路走來遇到了不少阻礙,就連她媽媽,在她高二拿下全省物理競賽一等獎,可以減分考名校之后,也明確勸她放棄比賽物理競賽哪本書,沖刺高考。我是一個比較獨立的人,也一直相信自己能在物理競賽中走得更遠。”
蔡欣怡說,當她以20名的好成績進入國家集訓隊時,父母非常驚訝。“我覺得女孩子從小就受輿論影響,認為女孩子不能跟男孩子比。我上初中時,曾聽老師跟一個和我成績一樣的男孩子說,蔡欣怡上高中肯定考不上我,因為女孩子體力不夠。”蔡欣怡說,她要用自己的行動證明,女孩子跟她一樣,也能學好物??理。
除了物理,蔡欣怡的愛好也很廣泛,喜歡聲樂、舞蹈、吉他、尤克里里,也喜歡看各種領域的書。“其實從初中開始,我每周只有半天的休息時間,因為要上輔導班。但每天總會擠出一些時間用于愛好。即便進入高中后,每天也會抽出30分鐘到一個小時看書。我覺得這個愛好對我的物理競賽也很有幫助。”蔡欣怡說,她還選擇去北大物理學院深造。當然,在這之前,首要任務是努力通過集訓隊的選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