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學》初中物理難題及例題如下:
難題:
1. 一輛小車在光滑水平面上作勻速直線運動,小車前端固定一個彈簧,車后端固定一個質量較大的鐵塊,當小車靜止時將鐵塊撞擊彈簧后,彈簧發生形變,小車被彈起,當彈簧恢復原狀的過程中,小車和彈簧組成的系統____(填“會”或“不會”)發生動量變化。
2. 質量為m的小球在豎直平面內的圓形軌道的內側運動,經過最高點時,小球對軌道的壓力恰好為零,則小球在最低點的速度大小為____。
例題:
1. 質量為m的小球沿光滑的半圓形軌道內側運動,在最低點時軌道對小球的壓力恰好為零。求小球在最低點的速度大小。
2. 質量為m的小球自高為h處由靜止釋放,并與放在地面上的質量為M的木塊碰撞,碰后兩者都向右運動,木塊比小球多移動距離s,求小球與木塊碰撞時損失的機械能。
以上題目涉及力學的基本原理和概念,需要運用動能定理、動量定理等物理方法進行求解,同時需要注意一些特殊情況下的物理規律和約束條件。
請注意,由于存在許多可能解,以上答案僅供參考,建議咨詢物理老師或查閱相關物理書籍以獲取準確信息。
《力學》初中物理難題及例題:
難題:重力對物體產生什么樣的影響?請舉例說明。
例題:一個重為10牛的物體,在水平桌面上受到15牛的水平拉力向右勻速運動,則物體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牛;當拉力增大到18牛時,物體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牛。
答案:物體在水平桌面上向右勻速運動時,受到的摩擦力與拉力是平衡力,根據二力平衡條件得,摩擦力等于拉力等于15牛;當拉力增大到18牛時,物體對桌面的壓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變,所以摩擦力不變,仍為15牛。
以上例題涉及到的重力、平衡力及影響摩擦力的因素等知識點,是《力學》中較為重要的知識點,需要理解和應用。
《力學》初中物理難題及例題常見問題
一、難題
1. 解釋重力勢能和動能之間的轉化。
2. 解釋牛頓運動定律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應用。
3. 解釋液體壓強與深度、密度之間的關系。
4. 解釋摩擦力在物體運動中的作用。
5. 解釋動量守恒定律在碰撞問題中的應用。
二、例題
1. 質量為5kg的物體從高為10m的斜面頂端由靜止開始滑下,到達底部時進入水平面,物體與水平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0.2,求物體在水平面上滑行的最大距離。
【分析】
物體在斜面上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作用,根據動能定理列式求解重力勢能和動能之間的轉化。再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和運動學公式求解水平面上的最大距離。
【解答】
物體在斜面上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作用,根據動能定理得:
mgh-μmgS=0-0
解得:S=5m
物體在水平面上受到摩擦力作用,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得:
μmg=ma
解得:a=μg=2m/s2
根據運動學公式得:
x=v2/2a=5m
答:物體在水平面上滑行的最大距離為5m。
2. 質量為5kg的小球以初速度為v_{0}從斜面頂端滑下,小球與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_{1},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_{2},斜面的傾角為θ,求小球在斜面上滑行的最大距離。
【分析】
小球在斜面上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作用,根據動能定理列式求解重力勢能和動能之間的轉化。再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和運動學公式求解最大距離。
【解答】
小球在斜面上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作用,根據動能定理得:
mgh-μ_{1}mgcosθ(h-sinθ)S_{1}-μ_{2}mgS_{2}=0-mv_{0}^{2}
解得:S_{1}=v_{0}^{2}\frac{mg(cosθ+μ_{1}sinθ)}{g(μ_{1}+μ_{2})}(h-sinθ)
由于小球在斜面上滑行時速度減為零后不再運動,所以最大距離為:S_{max}=S_{1}+S_{2}
解得:S_{max}=v_{0}^{2}\frac{mg(cosθ+μ_{1}sinθ)}{g(μ_{1}+μ_{2})}(h-sinθ)+μ_{2}mgh\tan\theta
答:小球在斜面上滑行的最大距離為v_{0}^{2}\frac{mg(cosθ+μ_{1}sinθ)}{g(μ_{1}+μ_{2})}(h-sinθ)+μ_{2}mgh\tan\thet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