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無法提供16年全國物理高考卷,但是可以提供一些相關例題。
例題1:
一質量為m的質點,系在細繩的一端,繩的另一端固定在平面上的O點。今將質點拉至繩成豎直位置時,由靜止釋放,質點經時間t到達最低點P處,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繩對質點做功為零
B. 繩對質點做功為$mgh$
C. 繩對質點拉力的平均功率為零
D. 繩對質點拉力的平均功率為$\frac{mgh}{t}$
分析:
本題考查了功率和動能定理的應用,知道合外力做功等于動能的變化量;繩子的拉力不做功,合外力做功等于動能的變化量.
根據動能定理求出繩子拉力做功的大小,再根據功率公式求出繩子的平均功率.
解:$AB$、繩子拉力的方向與速度方向垂直,繩子拉力不做功,根據動能定理得:$mgh = \frac{1}{2}mv^{2}$,解得$v = \sqrt{2gh}$,則繩子的平均功率為:$P = \frac{Fv}{2} = mg\sqrt{2gh}$.故AB錯誤;
$CD$、根據動能定理得:$mgh = \frac{1}{2}mv^{2}$,解得$v = \sqrt{2gh}$,則繩子的拉力做功的平均功率為$\frac{mgh}{t}$.故C錯誤,D正確;
故選:D。
例題2:
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質量為m的物體,在水平恒力F的作用下由靜止開始運動,產生的加速度大小為a,經時間t后撤去該力,物體在繼續(xù)滑行的時間為t_{0},求該力作用的時間t與物體繼續(xù)滑行的時間t_{0}之比。
分析:
物體在水平恒力作用下做勻加速直線運動,撤去外力后做勻減速直線運動,根據牛頓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大小關系。根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時間公式求出撤去外力后的速度大小關系。根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時間公式求出撤去外力后的位移大小關系。根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平均速度公式求出撤去外力后的平均速度大小關系。根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位移公式求出撤去外力后的位移大小與滑行位移大小之比。
解:物體在水平恒力作用下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加速度大小為$a_{1} = \frac{F}{m}$;
撤去外力后做勻減速直線運動,加速度大小為$a_{2} = \frac{F}{m}$;
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得:$a_{1} = a_{2}$;
物體在水平恒力作用下運動的位移為:$x_{1} = \frac{1}{2}a_{1}t^{2}$;
撤去外力后運動的位移為:$x_{2} = \frac{v}{2}t_{0}$;
根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平均速度公式得:$\overset{―}{v_{2}} = \frac{v}{t_{0}}$;
根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位移公式得:$\frac{x_{2}}{x_{1}} = \frac{\overset{―}{v_{2}}}{\overset{―}{v_{1}}} = \frac{\frac{v}{t_{0}}}{\frac{v}{t}} = \frac{t}{t_{0}}$;
所以該力作用的時間$t$與物體繼續(xù)滑行的時間$t_{0}$之比為:$\frac{t}{t_{0}} = \frac{\sqrt{2}}{2}$。
抱歉,無法提供物理高考全國卷及例題,建議查閱高考真題或咨詢物理老師。
高考物理全國卷主要考察物理概念和規(guī)律等內容,注重實驗能力和分析問題能力的培養(yǎng)。試卷包括選擇題和非選擇題,題型包括填空、簡答、實驗和計算題等。
建議通過做歷年高考物理真題,熟悉并掌握知識點,也可以向老師請教,攻克物理難點。
抱歉,無法提供物理高考全國卷的相關例題常見問題,但是可以給出一些物理高考全國卷的常見問題,具體如下:
1.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關系如何?它們與重力等其他力有什么區(qū)別?
2. 光的折射和反射現(xiàn)象如何解釋?它們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應用?
3. 什么是電場?電場強度有什么物理意義?它與重力場、磁場有什么不同?
4. 什么是能級?原子中的能級有什么特點?它們與電磁波有什么關系?
5. 什么是動量守恒定律?它在哪些物理現(xiàn)象中得到應用?
6. 什么是熱力學第二定律?它有什么意義?如何從微觀上理解這個定律?
7. 什么是萬有引力?它與其他力有什么區(qū)別?行星運動為什么滿足這樣的規(guī)律?
8. 什么是波粒二象性?光子有哪些特性?原子發(fā)光過程是如何體現(xiàn)這個特性的?
以上問題主要涉及高中物理的重點和難點,在高考中經常出現(xiàn),希望對您有所幫助。建議咨詢物理老師或查閱相關物理資料,深入理解物理知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