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無法提供1987年高考物理真題,但是可以為您提供一些當年可能出現的物理題目及解答:
1. 一根彈簧原長12cm,受10N的拉力時彈簧的長度為14cm,若受24N的拉力時彈簧的形變量是多少?
解答:
(1)根據胡克定律F=kx,其中x為彈簧的形變量,F為彈簧所受的拉力,k為彈簧的勁度系數,有:$F_{1} = k(x_{1} - L_{0})$
$F_{2} = k(L_{2} - L_{0})$
聯立解得$x_{2} = 0.05m = 5cm$
(2)根據胡克定律F=kx,其中x為彈簧的形變量,F為彈簧所受的拉力,k為彈簧的勁度系數,有:$F_{2} = k(x_{2} - x_{1})$
解得$x_{2} = 8cm$
這種題目主要考察了胡克定律的應用,需要考生對物理公式有較好的理解。
請注意,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建議親自做一下歷年高考真題,感受一下高考物理的難度。
1987年的高考物理題目及解析如下:
題目:一個質量為m的物體,以初速度v0從地面豎直上拋,空氣阻力不計。
解析:
1. 物體做豎直上拋運動,加速度為g,方向豎直向下。
2. 上升時間由v0和g決定,速度最大時經過的時間為v0/g。
3. 上升的高度由v0^2和g決定,最大高度為v0^2/2g。
4. 機械能守恒,動能定理和重力做功可以求出上升到最大高度時的動能。
例題:一個質量為m的物體從高h處自由下落,已知重力加速度為g,求物體下落的時間和下落的高度。
解析:
1. 物體做自由落體運動,加速度為g,方向豎直向下。
2. 自由落體運動的時間由高度h和加速度g決定,即t = sqrt(2h/g)。
3. 下落的高度由h = 1/2gt^2和t = sqrt(2h/g)可以求出。
答案:物體下落的時間為sqrt(2h/g),下落的高度為1/2gt^2 = h。
注意:以上題目和解析僅作為示例,實際情況可能因考試難度和題目設置不同而有所差異。
1987年的高考物理主要考察力學、電學和熱學等內容。以下是一些常見的問題和例題:
1. 力學問題:
簡述牛頓運動定律的應用。
如何用動量守恒定律解釋兩物體碰撞后的運動?
如何用動能定理求解變力做功?
例題:有兩個質量相同的物塊A和B,疊放在一起,B在上,A在下。現在給A和B一個向右的力F,使它們向右加速運動,求力F的大小和方向。
2. 電學問題:
什么是電容器的電容?如何求電容器的電容?
如何用左手定則判斷通電導線受到的磁場力的方向?
例題:有一個電容器,其極板面積為S,兩極板間距為d,極板上所帶的電荷量為Q。求該電容器的電容。
3. 熱學問題:
什么是熱力學第一定律?如何用熱力學第一定律解釋一些現象?
如何用理想氣體狀態方程求解氣體的狀態參量?
例題:一個密封容器中裝有一些理想氣體,氣體的壓強為p,溫度為T。求氣體的體積V。
總的來說,1987年的高考物理主要考察學生對基本概念、定律和公式的掌握程度,以及對這些知識的應用能力。同時,也會考察學生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高考物理的考題可能根據當年的實際情況有所變化,建議購買當年的高考物理試題進行復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