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高考物理試卷分為全國卷和各省自主命題的試卷,其中全國卷I和全國卷II的滿分為100分,而自主命題的試卷的滿分為70分。
以下是一份全國卷物理試題樣例:
選擇題:
1. 下面關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說法正確的是:
A. 地球對物體的作用力大于物體對地球的作用力,所以地殼上的物體有慣性時要承受地球的壓力。
B. 物體對地面壓力的作用是由于地球對物體有吸引力而產生的,所以壓力和重力是兩種不同性質的力。
C. 物體間相互作用時,先有作用力,后有反作用力。
D.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時產生,同時變化,同時消失,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線上。
填空題:
2. 牛頓第一定律是( )定律。
A. 實驗 B. 理想 C. 物理 D. 化學
解答題:
3. 如圖所示,一質量為m的物體放在水平面上,物體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現用與水平方向成θ角的斜向下的推力F推物體,求物體運動的加速度。
以上題目只是為了展示物理試題的形式和內容,并不特定代表2009年的高考物理試題。高考物理試題的難度和形式可能會根據不同的省份和年份有所變化。
請注意,以上答案和解釋僅供參考,實際的高考物理試題可能會有所不同,具體題目和答案需要參考當年的高考真題。
2009年高考物理試卷滿分為110分。
例題:
光滑水平面上有一木箱,木箱的質量為M=2kg,木箱在水平恒力F作用下由靜止開始運動,經t=5s,速度達到v=4m/s,求這一過程中力F所做的功和功率。
【分析】
木箱受到重力、支持力、推力及摩擦力的作用,根據牛頓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再根據運動學公式求出位移,再根據功的公式和功率的公式求解即可。
【解答】
木箱受到重力、支持力、推力及摩擦力的作用,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得:$F - f = ma$
解得:$a = \frac{F - f}{m}$
木箱的位移為:$x = \frac{v}{2}t = \frac{4}{2} \times 5m = 10m$
力F所做的功為:$W = Fx = Fx\cos\theta$
力F的功率為:$P = \frac{W}{t} = \frac{Fx}{t}$
代入數據解得:$W = 160J,P = 32W$。
本題主要考查了牛頓第二定律及運動學公式的直接應用,難度不大,屬于基礎題。
2009年高考物理的滿分為100分。
以下是一些常見的高考物理例題和問題,可供參考:
例題:
1. 有一輛小車重1200N,受到的牽引力是200N,車在水平方向上做勻速直線運動,車受到的阻力是多少N?
2. 木箱重為100N,放在水平地面上,一個人用10N的力去推木箱,但沒有推動,這時木箱受到的摩擦力是多少N?
3. 一輛汽車在平直公路上運動,根據給出的速度和加速度的正負值,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汽車一定做勻加速直線運動
B. 汽車可能做勻減速直線運動
C. 汽車一定做勻變速直線運動
D. 汽車可能做變加速運動
常見問題:
1. 什么是物體的受力分析?在物理中如何進行受力分析?
2. 摩擦力是如何產生的?它有哪些性質?如何計算摩擦力的大小?
3. 加速度是什么?它與速度和受力有什么關系?如何計算加速度的大小?
4. 什么是牛頓運動定律?它們在物理學中有什么應用?
5. 簡諧運動是一種怎樣的運動?它的受力特點是什么?如何描述它的運動過程?
以上問題僅供參考,具體題目和解答方式會根據每年的高考物理題目而變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