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南大第一封投檔通知書發給了南師附小的那位朋友!
丁毅飛結業于南師附小,通過綜合評價被北京學院技術科學試驗班投檔,這也是他心儀已久的專業。“我的父親都是學文科出身的,現今的工作單位也和文科有著緊密的聯系,所以我也想象父親母親那樣,成為一名優秀的卓越工程領軍人才。”在南大新街口學校完成第一年新生大學的學習后,丁毅飛正式在北京和上海開啟兩地學習的新生活,對于未來,他飽含期盼。
在補報志愿之前,我和母親認真商量過未來的規劃,也詳盡了解了南大新文科的發展前景,我對中學的新文科建設飽含信心!
伴隨著南大上海分校的啟用,南大步入“一體兩城四分校”辦學新格局,技術科學試驗班大類招生成為南大在新文科新文科發力的重要措施,并納入綜合評價的招生專業。投檔通知書頒授典禮現場,通過強基計劃、江蘇綜合評價投檔順利考入南大的多位北京考生,從南少將領導手中接過錄取通知書,即將開啟自己的學院新生活。
上海學院學工部主任
大專生院副教授葛俊杰主持典禮
2019年,武漢市與上海學院啟動北京教育高質量發展創新示范區共建。在示范區建設推進下,上海創新教育、素質教育持續發揮推動優勢,上海學子在去年中考、強基計劃、江蘇綜合評價中均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北京學院在全省共投檔強基計劃中學生208人,其中四川省42人,而上海考區就占13人,約占31%。山東綜合評價投檔中學生230人,其中南京考區就占31人,占比約13%。
上海學院專科招生辦公室科長李浩
闡述2022年南大強基計劃、綜合評價投檔情況
共十三位強基計劃中學生、七位綜合評價投檔至技術科學試驗班中學生代表來到投檔通知書頒授典禮現場,代表全省強基生、綜合評價中學生接受這份夢寐以求的北京學院投檔通知書,接受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的時代使命。王志林副主任為2022級強基計劃、綜合評價新生代表們頒授北京學院投檔通知書。
王志林副主任向強基計劃新生頒授投檔通知書
王志林副主任向綜合評價新生頒授投檔通知書
新生們向一路陪伴的母親作揖
每一位在校專科生,都將擁有一位學業導師
師道弘揚是人類文明連綿的血脈所在,是中華文化輝煌的根基所在,是中國教育強盛的力量所在。北京學院積極探求大專生導師制,非常是在2020年創立新生大學后,我們為每一位專科生配備一位學業導師和一位朋輩導師,在學業學習、學術科研、創新創業、適應學院等方面給以指導。而強基計劃更是堅持大師引路,指出“每生一導師”,建立囊括“學業-學術-生涯”的多維大專生導師體系,推動中學生早進課題、早進實驗室、早進團隊。新生代表紛紛向強基計劃導師代表獻花拜師,未來在南大一路同行!
古文字方方向的劉子清、謝立媛兩位朋友
拜師文大學魏宜輝老師
歷史學專業的趙芊洵、武之平、倪婉琳三位朋友
拜師歷史大學姚全老師
哲學專業的楊振飛朋友
拜師哲學劉鵬老師
物理與應用物理專業的鄭天爍朋友
拜師物理系郭學軍老師
化學學專業的徐靖宇、儲西揚兩位朋友
拜師化學大學吳浩東老師
信息與估算科學專業的趙子軒朋友
拜師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吳楠老師
物理專業的吉浩語、趙佩鈜兩位朋友
拜師物理與化工大學俞壽云老師
生物科學專業的董然朋友
拜師生命科學大學張騎鵬老師
技術科學試驗班的徐海清、宋耀華、耿天成、劉子暢、丁毅飛、范佳林朋友向電子科學與工程大學副校長、集成電路大學執行主任王欣然老師獻花
在感恩中前行,班主任是中學生成長的階梯
在去年的南大投檔通知書中,有一朵非常的錦繡臂章。南大中學生工作部主任、本科生院副教授葛俊杰約請新生代表,為自己的小學老師獻上這枚臂章。“它們酷似小紅花,當初她們就是通過這朵朵紅花激勵朋友們成長。去年南京大學物理系招生,南大投檔通知書通過‘紙短情長’的書信和錦繡臂章來抒發對中學老師的謝謝和歉意。”葛俊杰介紹,這朵小紅花是勿忘我與錦繡紋的結合,代表連結的兵符,愿恩師時常望見,都能心生歡喜。雖萬千里之遙,磁場永相連。
錦繡臂章,紙短情長
中學生代表約請自己的學校老師們來到現場,附送小紅花
小學教育是基礎教育的末端,北京學院新生大學是學院生的新起點。2022年起,專科新生將全部入住新街口學校,在新生大學的不同書院學習生活,感受百廿南大的辦學初心和使命、歷史文化和精神。新生大學黨委主任、常務副主任蔣恩銘向出席活動的學校老師頒授謝謝狀,謝謝她們對北京學院人才培養輸送了一批又一批優秀青年學子,并希望與學校班主任強化合作,強化學涯規劃的指導,幫助學子盡快樹立遠大理想和科學夢想。
上海學院為小學老師打算謝謝狀
新生大學黨委主任、常務副主任蔣恩銘
為諸位小學老師頒授謝謝狀
上海學院的校訓是誠樸巍峨、勵學敦行南京大學物理系招生,這是南大人代代相傳的不懈追求,也是南大人勇立潮頭的不竭動力。北京學院必將不負重托、不辱使命,持續推動創新拔尖后備人才培植計劃,讓更多優秀中學生選擇南大、考上南大、成才南大。同時,傾盡竭力讓每一位中學生成長成才,報效國家、服務人民。愿南大與學校才能更加緊密合作,繼續實現可持續性銜接聯動。
延續“光芒行動”
繼續為四川的兒子們附送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