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你們學習了好多數學知識,在課下要及時的進行鞏固,這樣能夠把握住學習過的數學知識,下邊學大教育網為你們帶來2016年蘇科版八年級數學上冊《液體的浮力》練習題及答案,希望對你們學好中學數學知識有幫助。
1.液體內部浮力的特征:(1)液體內部向各個方向(填“有”或“沒有”)浮力。(2)在液體內部同一深度處,液體向各個方向的浮力大小。(3)液體內部的浮力,隨深度的降低。(4)液體內部的浮力跟液體的密度。
思路解析:由于液體受重力作用,而且具有流動性,所以液體對妨礙它飄動的容器底和容器壁都有浮力。實驗表明液體內部向各個方向有浮力;在液體同一深度,液體向各個方向的浮力大小相同;液體內部的浮力,隨深度降低而減小;液體內部的浮力還跟液體的密度有關系,密度越大浮力也越大。
答案:(1)有(2)相等(3)而減小(4)有關系
2.液體因為遭到而對容器底及浸在液體內部的物體形成浮力,因為液體還具有性,所以對側壁也形成浮力。
思路解析:因為液體受重力作用,且具有流動性,所以液體對妨礙它飄動的容器底和容器壁都有浮力。
答案:重力流動
3.圖14-2-1所示的各圖中,探究液體內部浮力的實驗是()
圖14-2-1
思路解析:不同的實驗有各自的實驗裝置,A是慣性實驗;B是用天平測質量;C是測液體內部浮力的實驗;D是平面鏡成像實驗。
答案:C
4.下述日用用具中借助連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A.噴泉B.鉛筆吸水C.灑水壺D.液體浮力計
思路解析:連通器必須是頂部相通,下端開口,且盛同種液體,當液體靜止時液手相平。符合連通器構造的有噴泉、灑水壺,所以AC選項正確,而BD錯。
答案:AC
10分鐘訓練(加強類訓練,可用于課中)
1.圖14-2-2中,采用減小受力面積的方式減小浮力的例子是()
圖14-2-2
思路解析:本題考查影響浮力大小的誘因。影響浮力的兩個誘因:一是浮力不變時減小接觸面積可以減少浮力;而減少接觸面積能夠減小浮力。二是接觸面積不變時減小壓力就減小浮力;降低壓力就減少浮力。A、C、D都是減小了面積,故而都是為了減少浮力,只有B是減少面積,減小浮力。
答案:B
2.關于液體內部的浮力,下邊的說法哪一種是對的()
A.在液體內部,液體向各個方向的浮力都相等
B.物體在液體內部遭到液體的浮力,各個方向的浮力都相等
C.在液體內部的同一深度,液體向各個方向的浮力都相等
D.在液體內部,液體向上的浮力總比向下的壓強悍
思路解析:在液體內部各個方向上都有浮力,同種液體中的同一深度處各個方向的浮力相等;深度越大,浮力越大。
答案:C
3.連通器在日常生活、生產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如圖1423所示的例子中借助連通器原理的是()
圖14-2-3
A.只有①②
B.只有③④
C.只有①③④
D.①②③④
思路解析:前面的事例中都是生活中有的,不僅攔河堤壩不是借助連通器原理外,其他都是借助連通器原理。
答案:C
4.如圖14-2-4所示,a、b、c頂部互相連通,自b注入水,當圖中水不流動時()
圖14-2-4
A.a中液面最高B.b中液面最高
C.c中液面最高D.a、b、c中液面一樣高
思路解析:a、b、c構成連通器,水不流動時,各容器中液面保持相平,與容器的形狀、大小無關。
答案:D
[MVC:PAGE]5.如圖14-2-5所示,三個完全相同的容器,上面分別裝有質量相等的三種不同液體,三個容器都是圓錐形,這么(1)這三個容器底遭到液體的浮力pc(填“”);(2)三種液體的密度相比較ρρρb;(3)三容器對桌面的浮力。
圖14-2-5
思路解析:依照液體對容器底的浮力形成的緣由,我們曉得,三容器中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力相等,而受力面積相等,因而浮力相等;三容器A容器中液體的容積最小,B容器中液體的容積最大,但它們質量相等,所以ρa最大,ρb最小;因為三容器完全相同,三液體質量相等,故三容器對桌面的浮力相等。
答案:(1)==(2)>>(3)==
6.一艘軍艦能潛入海水下1500m,問它能承受的浮力是多大?
思路解析:液體內部的浮力與深度和液體的密度有關系。借助液體內部的浮力公式p=ρ液gh可以求出海水1500m深處的浮力。已知h=1500m,ρ液=1.3×103kg/m3,g取10N/kg,將上述各值代入液體內部浮力公式即可求得p=1.95×107Pa。
答案:1.95×107Pa
快樂歲月
半夜,蒙面歹徒在街上劫住一位衣冠楚楚的人,用槍指著他說:“把你的錢拿給我!”那人勃然震怒:“我告訴你,我但是眾議院議長!”“那……把我的錢還給我!!”劫匪憤恨地吼到。
30分鐘訓練(鞏固類訓練,可用于課后)
1.如圖14-2-6盛有某液體,pA、pB、pC分別表示A、B、C三點處液體的浮力,則()
圖14-2-6
A.pA=pB=pCB.pA=pC>pB
C.pA>pC>pBD.pA=pB
思路解析:依照液體內部的浮力與液面下的深度有關系,與液體的密度有關系。如今是同一種液體,這就是說只與深度有關系。A、B的深度一樣,所以A、B兩點處的浮力相等。C點的深度小于A、B,所以C點處的浮力最大。即:pA=pB
答案:D
2.如圖14-2-7所示,將一盛有水的試管傾斜后,液體對容器底的浮力將(液體不流出)()
圖14-2-7
A.變大B.變小
C.不變D.難以確定
思路解析:試管傾斜,液面高度增加,按照p=ρgh可知浮力減少。要深刻理解公式中每一個量的數學意義,液體的深度指的是由液面到該點的豎直高度,而不是液柱的長。更不是由該點到容器底的深度。
答案:B
3.圖14-2-8中正確的是()
圖14-2-8
思路解析:這是同一種液體,而且不流動,按照連通器原理,下端液面應當相平。所以ACD錯,B正確。
答案:B
4.在盛滿水的容器的側壁上開有三個小孔,水從小孔中噴吐液體壓強的是指什么,在如圖14-2-9所示的四幅圖中正確的是()
圖14-2-9
思路解析:以上實驗是為了探究液體浮力的特性而設計的,上、中、下三孔所在高度不同,因而,在容器中裝滿水后三孔在水底的深度不同,由液體浮力規律可知:同一種液體內部,深度越大,浮力越大,因而也噴射得更遠。
答案:B
5.一個裝滿煤的油桶高2m,在距底0.5m處有一點M,則M點的浮力為(已知ρ油=0.8×103kg/m3,g取10N/kg)()
A.1.6×.1.2×104Pa
C.0.8×.0.4×104Pa
思路解析:p=ρgh=0.8×103kg/m3×10N/kg×(2-0.5)m=1.2×104Pa。
答案:B
6.有4種不同年代的潛水裝置,它們潛入海水的最大深度如圖14-2-10所示,其中能承受海水浮力最大的是()
圖14-2-10
思路解析:都是海水,由液體浮力公式p=ρgh可知,越深的地方海水形成的浮力越大,因而,潛水裝置潛入海水越深,說明能承受海水浮力最大。
答案:D
7.(2010湖南啟東模擬模擬)兩個完全相同的容器中,分別盛有甲、乙兩種液體,將完全相同的兩個小球分別倒入容器中,當兩球靜止時,液手相平,球所處的位置如圖14-2-11所示,甲、乙兩種液體對容器底的浮力大小分別為p甲、p乙,則它們的關系是()
圖14-2-11
A.p甲>p乙B.p甲
C.p甲=p乙D.難以確定
思路解析:相同的小球在甲液體中沒有完全浸入,說明甲液體密度小于乙液體密度。而甲、乙兩種液體深度相同。由p=ρgh可知p甲>p乙。
答案:A
8.潛水員潛入水底的深度有一定的限制,這與潛水員能承受的浮力大小有關。若某位潛水員能承受水形成的最大浮力為4.0×105Pa,水的密度為1.0×103kg/m3(g取10N/km),則該潛水員在水底能下潛的最大深度是()
A.4mB.40m
C.400mD.60m
思路解析:這是一道關于液體內部浮力的應用題。通過對教材的學習我們早已曉得,液體內部的浮力與液體的深度有關系。題干中早已曉得潛水員才能承受的最大浮力,這樣直接應用液體內部浮力公式,已知浮力和水的密度求水深。由公式p=ρgh變型得h=p/ρg可求。
答案:B
9.如圖14-2-12所示,半球形容器中都裝滿水,在水對容器壁的壓力示意圖中,正確的是()
圖14-2-12
思路解析:壓力的方向是垂直于受壓物體表面的,半球形容器的內表面是曲面,所以水對其壓力方向各不相同,但液體的浮力隨深度的降低而減小,所以D是正確的。
答案:D
[MVC:PAGE]10.比較A、B、C三點的浮力。如圖14-2-13所示,三容器中是同一種液體。
圖14-2-13
思路解析:依照液體內部的浮力與液面下的深度有關系,與液體的密度有關系。現今題目中已知是同一種液體,這就是說只與深度有關系。A、B、C三點的深度都是h,所以三點處的浮力相等。
答案:==
11.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好多廠商一改過去“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觀點,紛紛為自己的產品做廣告,但有些廣告制做卻忽略了其中的科學性。如圖14-2-14所示的廣告圖中有一處科學性的錯誤,請你找下來并簡略說明它違反了哪些數學原理或規律。
圖14-2-14
錯誤:,它違反了。
思路解析:茶杯借助的是連通器原理制成的,并且連通器頂部連通下部開口,下部海面應當是相平的,而圖中壺中海面顯著高于壺嘴海面,不符合連通器的工作原理。
答案:海面高于壺嘴連通器工作原理
12.圖14-2-15中A是小華家的臥室,B是衛生間,A、B兩地之間有墻,互相看不到,而且小華家在家裝時必須認清楚;臥室和衛生間的地面那個高?高度相差多少?因此,小華設計了一個檢測方式,他借助一根透明的塑膠管,在上面灌滿一些水,水管兩端各固定在一個鐵塊釘成的支架上,如圖14-2-15,請你按照這張示意圖,說一說小華檢測的方式,并同時說明這些方式所應用的數學原理。
圖14-2-15
思路解析:這是一個連通器的應用,連通器的特性是液體靜止時各液手相平;小華的做法就是看臥室和衛生間支架上的水位的高低來判定地面高低的。水位上升的高的那端地面低。
答案:應用了連通器原理。方式:分別測出A處火柱離地面的高度和B處火柱離地面的高度,比較兩者的大小就曉得兩地的高度差。
13.我國疆域廣闊,水資源豐富液體壓強的是指什么,地勢呈階梯狀分布,這為開發借助水能源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條件,修筑水閘是開發借助水能的基礎建設。
圖14-2-16
(1)我國的地勢特征是哪些?
(2)水閘水壩總是建成下寬上窄的矩形,其橫截面積如圖14-2-16所示,試說明建成這些形狀的數學道理。
(3)舉世矚目的山峽工程歷經近六年的辛酸努力,總算在2003年6月1日下閘蓄水,6月16日水位將達到海拔135米,此時壩前水位將壓低55米,求:這次蓄水,水對壩底所降低的浮力。(g取10N/kg)
(4)一艘貨輪的船底在過山峽水閘時不留神被砸了一個洞,洞口的面積為10cmcm2,拿來堵洞的堵塞物遭到的水壓力為25N,求洞口在水下的深度。(g取10N/kg)
思路解析:理解和應用公式p=、p=ρgh及其變型。
答案:(1)我國地勢特征是東低西高;
(2)液體的浮力隨液體深度的降低而減小,為此,攔河堤壩建成上窄下寬的形狀,是為了抵擋水上部較大的浮力;
(3)水對壩底的浮力,取決于壩底水的深度,與海拔高度無關,故壩底降低水的深度應等于壩前水位提升的55m,因而降低的浮力也就是這降低的55m水所形成的浮力。
p=ρ水gh=1.0×103kg/m3×10N/kg×55m=5.5×105Pa
(4)p===2.5×104Pa;p=ρ水gh,
所以h===2.5m。
14.1648年的三天,一群好奇的聽眾圍著一個年青人,看他做著有趣的實驗,他把一個木盆裝滿水用瓶蓋擋住,在瓶蓋里面是一根狹長的管子并把它插入桶中,之后讓人站在高處往細管中灌水(圖14-2-17)。結果,只用了幾杯水,木盆就射孔了,水從裂紋中流了下來。在場的人無不對此倍感驚訝。這個年青人就是日本知名的物理家和化學學家帕斯卡。請回答:
圖14-2-17
(1)在這個實驗中,一桶水不足以使桶斷裂,而加上幾杯水,桶都會壓破。為何?
(2)液體對容器形成的壓力一定等于液體的重力嗎?
思路解析:(1)一桶水都沒有把桶壓破,幾杯水如何會形成這么巨大的力量呢?原先木盆的破與不破,并不是由桶內水的重力大小來決定的,而是由水對桶壁的浮力大小來決定的。由液體內部的浮力公式p=ρgh可以曉得,液體所形成的浮力與液體的深度和液體的密度有關,而與水的容積和重力無關。假定桶內裝滿水后,水位高50cm,則桶底的木板遭到的浮力也不過是5×103Pa,桶側壁的平均浮力為2.5×103Pa,這個浮力是不足以使桶斷裂的。而加上幾杯水后,這時的水位就大大增高了,假定此時的水位為10m,則此時的浮力為多大呢?1×105Pa。這個浮力相當于原先的40倍,這樣大的浮力作用在木盆上,再好的木盆也承受不起了。
(2)液體所形成的浮力與液體的深度和液體的密度有關,而與液體的容積和重力無關。因而對容器形成的壓力與液體的重力也無一定關系。其大小有時與液體重力相等,有時大于液體的重力,而有時又小于液體的重力。
答案:(1)木盆的破與不破并不是由桶內水的重力大小來決定的,而是由水對桶壁的浮力大小來決定的。由液體內部的浮力公式p=ρgh可以曉得,液體所形成的浮力與液體的深度和液體的密度有關。假定桶內裝滿水后,水位高50cm,則桶底的木板遭到的浮力約為5×103Pa,桶側壁的平均浮力為2.5×103Pa,這個浮力是不足于使桶斷裂的。而加上幾杯水后,這時的水位就大大增高了,假定此時的水位為10m,則此時的浮力為1×105Pa。這個浮力相當于原先的40倍,這樣大的浮力作用在木盆上,再好的木盆也會壓破。
(2)液體所形成的浮力與液體的深度和液體的密度有關,而與液體的容積和重力無關。因而對容器形成的壓力與液體的重力也無一定關系。其大小有時與液體重力相等,有時大于液體的重力,而有時又小于液體的重力。
以上就是學大教育網為你們帶來的2016年蘇科版八年級數學上冊《液體的浮力》練習題及答案,希望我們才能好好借助那些內容,因而在考試中取的好的數學成績。